主持人:纠正慵懒散拖,树立行业新风。各位亲爱的首都之窗网友,大家下午好,您正在收看到的是北京市政风行风热线“走进直播间”节目。 最近,有关治理空气污染的文件频频出台,不管是之前发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还是此后发布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又或者是《重点任务分解措施》,这些频频的文件组合重拳能不能治理好北京的雾霾?清洁空气,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欢迎您参与即将开始的话题讨论。今天我们也为您请到了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为您解读《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一起认识一下今天的嘉宾: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添,欢迎您!
陈添:大家好。
主持人: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于建华,欢迎您。
于建华:大家好。
主持人:市环保局机动车处处长李昆生,欢迎您。
李昆生:大家好。
主持人:市环保局污放处处长王春林,欢迎您。
王春林:大家好。
主持人:市环保监察总队总队长仲崇磊,欢迎您。
仲崇磊: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五位嘉宾是直播间的老朋友,首先问一下陈局,您对于今天的空气质量怎么评判?
陈添:今天的空气质量,我出门看了一下数据,北部还可以,目前延庆县大概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但是南区达到了125,平均24小时看的话,达到了轻度污染的水平。
一、《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主持人:接下来回顾一下《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于建华: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治理PM2.5为主要目标,主要目标是到2017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65%,达到6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有三个内容。八大污染减排工程。为了保障工程的落实,从科技经济、法律、组织保障提了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最后一方面是因为空气污染来自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提倡公民采取三方面的行动,一共有八大工程和六项保障措施和三大全民参与行动,这是《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二、造成北京空气污染的原因
主持人:谢谢。有关《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您可以登录首都之窗网站,我们有一个专题为您解读《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进入我们的有关于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首先看第一个疑问。机动车是不是污染源。网友提出来:你们多是指责机动车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可是2013年春节期间大量机动车已经停驶或者离京,工地也已经停止施工,按理说污染排放量已经降至一年中的最低点,可依旧还是重污染呀,所以我觉得机动车排放真不是主要原因,北京的地理条件就这样,没办法。对于这样的网友留言,我们怎么看?
陈添:他说的是2013年的春节期间,这个数据我记不太清楚了。首先是说空气质量的浓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网友说的非常对的,一方面是气象扩散条件,包括地理,包括水平扩散条件。另外一方面来自于污染物排放水平,两个之间叠加产生一个浓度,说它浓度高可能就超标,污染重。我们始终认为,气象条件包括地理的条件是属于外因推力,但是主要还是内因排放的水平。网友的问题好像说某个时期内车少了,并不意味着北京市整个区域的车少,北京市区内的车少的话,好像就跟车没关系,这个逻辑推理不是特别严密。我觉得是针对某个条件下的那个时候的气象条件可能更差,所以这两个之间不是说这个逻辑推理关系。另外一方面,大家说的今年十一的情况也比较多,现在整个污染源城里的可能少一点,整个华北,京津冀并不少。大家看城区少一点应该浓度下降,我们觉得还是没有必然关系。当然如果是说这个时期气象条件下,车要跟原来一样多的话,污染更重。
主持人:如果车不少的话,空气质量会更差,我们的地理条件要受气侯影响。
陈添:那个条件下降的幅度更大,总的来讲达到目前的排放水平,还是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的。难就难在社会的动态水平不太跟踪到气象条件变化那么快,比如说昨天就不错了,今天稍微差一点,昨天主要是气象条件变化。按道理说匹配会减少,但是社会管理的匹配度不容易跟得上,这个东西看什么条件。
主持人:网友说北京从2010年以后就开始限制了机动车的增长,可为什么从2010年以后,北京市的空气污染会突然变得严重起来?这个题跟上面网友的问题有点关联性。
于建华:应该说在2010年采取一些措施限制机动车的增长,但是从机动车的总量第一还是在增加的。第二个,应该说咱们在治理大气污染的同时,这个城市各个方面还是不断发展的,以污染排放增量来说,不管是人口,还是能源消费量也是在增加的,所以每年有一定的新增的污染排放量,我们采取了很多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应该说,对于这些污染的减排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今年大家觉得有一些污染的过程感觉是多一些,这个可能相关的气象专家也做过分析,今年的气象条件比常年略微不利一些,这个过程中,限制机动车增长会减少,减慢污染增加的程度,通过严格一些标准等等都会减少污染。
陈添:我再解释一下,首先空气质量状况,当然大家可能不一定特别能够接受我这样的说法,这几年来,或者是更长的尺度来看,按数据来看的话,十几年来,是在改善的。我们按照老的标准体系,现在大家之所以感觉逐步变重的原因,是特点发生变化了。以前关注的少,现在PM2.5的关注度大了,或者是性质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原来往下下降了,是成绩了,现在细的冒出来以后,感觉上有差别。换句话说,过去有成绩,忽视了或者是没有完全控制了细颗粒物的问题,这是大家感觉上的。另外一个从污染角度来看,刚才你说的车的摇号,是少了,但是总量是在增加,这个增加的过程来讲,总的耗油量,总量在增加,就是增加慢了而已,不是绝对的下降。我们这几年所做的工作,通过比如说末端的一些治理,把污染重的车淘汰,倒出空间给新增加的车,包括黄标车淘汰来讲的话,我们所做的工作跟增量比较也就打个平手而已,相互抵消了一些。所以感觉上来讲的话,不会改善那么快。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第二个疑问,有网友说我曾经以为冬季的采暖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可是今年的采暖季已经开始了,目前看来污染反而没有夏天严重,看来冬季采暖并不是污染源?
于建华: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就冬季和夏季比较而言,一年我们采取很多的措施防治大气污染,对全年运行的措施,全年都在产生效果,对于冬季,燃煤锅炉所采取的措施,这季节发生效果以后,相比全年会凸显。对冬季来讲,污染源确实是增加的,因为冬季我们要取暖,但同时冬季也有气侯特点,寒冷、多风,自然的扩散条件也很好,冬季的污染程度逐渐减少,咱们说冬季也有咱们对燃煤措施在不断加大力度改善的原因在里面。
主持人:第三个疑问,网友说自首钢搬迁以后,北京的重工业就没有什么了,可北京依旧污染严重,看来工业减排的红利也并不是有很大的显现?
王春林:原因工业是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的比较大,现在来看占的比重是小了,但是实际上总量并没有减。还有一个,原来工业虽然挺多,但是小的比较多,在城区的比较多,这些年因为搬迁调整城区基本上看不到大的工业,但是郊区工业也不少,包括工业开发区,这个都比较集中,而且现在规模实际上比以前要大,总量包括产值规模等等实际上都是以前的好多倍。从整个来看,这个量绝对值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再一个,现在跟生活有关的很多方面也有很多,比如说采暖,煤用电,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也都在发展和增加,这么来看,感觉上你生活的环境附近可能工业污染源少了,实际上包括再放大一点,像周边地区,河北这个区域,这个量会更大。所以这么来看,就是工业污染在一段时期还会是咱们北京大气污染的一个比较主要的一个来源。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说尽管首钢搬离了北京,它和之前的搬迁是没有区别的?
王春林:对城区影响比较明显,但是首钢搬走之后,从大的区域来看,空气上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比如说石景山地区,现在一看还真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从大气污染扩散的规律,周边的影响非常明显的。
主持人:您的周边指的是北京的郊区还是京津冀地区?
王春林:两个范围吧,一个是郊区有很多的工业在发展,再一个比如说河北、天津或者是华北,这个从几次大的重污染天气过程来看,受这个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主持人:我们综合网友的问题,来总结一下,对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还有冬季采暖的燃煤等等,还有小的煤炉,小的作坊,小的工厂的排放,到底哪些是北京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还是大家是半斤八两?
陈添:这几个问题在一起就是想探讨一下,整个的影响北京市目前空气质量的一些来源。这个很多说法都是从一个局部,一个片断进行一下定论的。我们有一个部门是专门做分析的,是常年的每时每刻的进行监测,你说的PM2.5的浓度,每年都测下来,采集上来之后进行成分分析,这里面是什么东西,这都是有数的,比如说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占的比例。包括地壳元素的一些东西。还有你呼吸到肺里的东西。比如说硫酸盐是来自于燃煤,是二氧化硫转化过来的,这个路线是清楚的。硝酸盐是来自于氮氧化物转化的,烧煤,烧油,有机动车的排放,还有VOC的东西直接产生,来自于工业的部分,包括炼油、化工。刚刚你说到首钢,他对扬尘,地壳元素等等能直接分析出来。现在北京市的污染状况还不是挑一个最大个的,弄掉它就改善了。它是全部是咱们的来源,刚刚你漏了很大一块的扬尘,目前的状况是针对所有的,只要是能干的要抓紧治理,还不是说刨出一个主要的就行,别的来源都存在。方向是没错的,只是说咱们的力度要继续加大,现在要求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咱们要不断的改善。
三、北京空气污染不会形成“光化学烟雾事件”
主持人:再问一个网友问题。拜托几位嘉宾说个实话,北京这两年的空气污染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形成了光化学烟雾事件的程度?
于建华:我们一直在及时客观的把一些相关的情况通过微博和信息进行发布,这个情况第一个是光化学烟雾事件本身没有界定,但是从北京大气污染形成的机理上讲,空气中光化学反应确实存在,因为PM2.5的生成来源比较复杂,有直接的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的细小颗粒。也有另一部分直接排放的是气态的排放物。第二个是今年的印象中持续的空气重污染,比如说一月份的空气重污染,连续几天达到严重污染级别的,但如果要和光化学烟雾事件结合起来,我不认为它是光化学烟雾事件,第一个一月份天气很冷,第二个是雾很大,湿度很大,这种和光化学烟雾的机理不完全相似,所以目前北京的PM2.5来源很复杂,成分也很复杂,需要多方面治理,协同推进这个工作,但是并没有形成光化学烟雾事件的程度。
主持人:那夏天的那几次污染呢?
于建华:我举一月份的例子,就是它是最重的,夏季没有它多,真正的严重的事件发生是有很多的因素在一起才会发生的,目前北京的排放程度,确实是存在一些重污染天气的发生,这个可能短期内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生,但是现在到不了那种程度。
主持人:我想说的是尽管到不了这个程度,但是每个人都不齐参与的话,说不准某一天就会到达那个程度,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努力起来,为北京的蓝天,为自己的呼吸群。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的新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什么的措施?
于建华:刚才简单介绍了一下,主要八大污染减排工程,包括压减燃煤,现在大约在2300万吨,我们通过相关的措施,到2017年使年燃煤消费量压减到1000万吨,这个比例比较大。机动车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我们今年已经实施了机动车第五阶段的标准,同时五年内还要研究制定新的标准,五年之内要淘汰100万辆老旧机动车。对工业企业,除了达标改造之外,我们要设置关于准入的条件,对不符合首都定位的条件,要制定淘汰的目录。对扬尘,现在是要求5000平方米开复工工地要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研究增设扬尘的保证金,对严重的企业要取消在京的资质等等。分别制定了详细的措施,除了制定2013年到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之外,市政府将相关的措施分解到相关的企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这个事。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落实五年《行动计划》的84项任务分解,各个部门已经启动实施。
主持人:您说我们企业有准入条件,淘汰目录,企业的扬尘有保证金,这些都定下来了吗?
于建华:有一些政策是不断的研究和释放的,有的已经开始实施了,比如说工地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已经开始推广,比如说扬尘保证金,目录,市住建委和经信委都在研究制定。
四、2016年实现车用燃油升级
主持人:接下来说跟我们关系更大的业务里面的。是北京油品的事,刚才嘉宾说了北京地区的油品升级到第五阶段了按照《行动计划》,2016年力争率先实施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并配套供应车用燃油。预计北京地区的油品升级最快会在什么时候呢?
李昆生:计划是在2016年,第一个是京五的指标跟欧洲和美国接轨了,现在美国是15以下,欧洲是10个以下,已经完全接轨了,我们想在第六阶段,实际上是把几个也是关键的环保指标,像烯烃等进一步加严,一个是减少机动车的排放,第二个是减少VOC排放。
主持人:我们打算加严到什么程度,现在有目标了吗?
李昆生:现在还没有太明确的指标,比如说烯烃含量的指标现在是25,欧洲的指标现在是18,美国的指标比如说美国的加州不到10,我们想进一步加严,确实受制于中国炼油企业的工艺水平这方面还是要做出一些努力,我们了解到,给北京吃小灶应该能做得到,北京的标准有一个示范作用,怕全国都来学这个标准,全国的石油就供应不上了,这是汽油。柴油像苯的指标这些我们也希望更加加严,这些环保型的指标降低之后确实能减排,并没有没有接轨,我们希望六阶段尽量的加严,减少机动车排放的污染。六阶段的前提比如说先控油,再说六阶段的标准,我们没有提到底是什么标准,昨天在中汽协开了一个座谈会,也有企业问说六阶段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现在执行的是欧洲标准体系,到欧六的时候汽油的排放限制跟欧五是一样的,柴油车会进一步的加严,北京市这十年来没有发展柴油轿车,主要是一辆柴油的车相当于三倍以上的汽油的车的排放。到欧洲六号的时候,它的标准定的氮氧化物跟汽油轿车还有一点差距,一个是60毫克,一个是80毫克每公里,美国从2004年就开始执行一样的标准,比如说都是60毫克,柴油轿车做起来困难,要加上两套系统,都加上去以后,一个车要贵3000美金,所以就不像欧洲市场。所以美国市场的柴油轿车比例很小。所以有的专家就建议,要定的更严格一点,我们看加州的标准很严格,柴油车再向它靠会非常严格,达标起来确实有一些难度,我们了解的情况,国外的企业,基本上定标准就能达得到,现在确实对一些自主品牌有一些担忧的。
主持人:现在实际上还没有一个完全的定论是吧。
李昆生:现在还在研究,因为转变标准体系是一个挺大的工作,跟汽车厂,跟检测机构,跟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都有很大的关系。
主持人:以后北京会发展柴油轿车吗?
李昆生:现在看柴油轿车的标准怎么定,如果跟汽油的一样了,但是价格会很高,可能比同排量,同体积的汽油轿车贵比如说几万人民币。
主持人:就看消费者怎么选择了,如果标准一样的话,我们也会发展柴油轿车?
李昆生:我们也在论证之中。
主持人:能不能发展,什么时候发展得看标准什么时候定。
李昆生:对。
主持人:网友说2004年以前都是小排量的车在路上,现在都是大排量的车在路上。
李昆生:我同意网友的观点,我们现在的环境容量是有限的,有2000多万人,500多万辆机动车,这种环境里,大家都要想,我们要为减排做贡献,大家才能有好的环境,我们已经不可能有更奢侈的环境了,大家都要开大排量的车。现在SUV非常时髦,尽管国家的税收政策已经做了调整,比如说2.0排量的是一千块以上,但是并没有抑制住这种消费冲动,我们在新的空气行动计划里面,我们是反着提,我们是低油耗,小排量的给予鼓励,比如说鼓励你买混合动力汽车,买小排量汽车,国家现在有政策了,鼓励大家买小排量的车。
主持人:给什么样的鼓励呢,是不限行还是不摇号?
李昆生:现在是从购车上来给予鼓励,比如说给予三千块钱,你买混合动力的或者是小排量的,再给一笔钱。
主持人:对大车会有限制吗?除了鼓励小的和混合动力的,会不会限制高的?
李昆生:这一轮空气行动计划里面提到了政策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说要加大车辆的使用成本,提高车辆的使用成本,比如说从驻车,燃油消耗都要提高成本。
主持人:网友说河北从本月15日起在市区实行单双号措施,河北都实行了,北京还远吗?
李昆生:北京提出来重污染的时候要单双好限行,我们提倡大家还是少开车,或者是小排量的车,或者是排放水平好的车,现在有OBD排放诊断报警系统,你的排量超了之后会报警,告诉你要尽快维修。
主持人:网友说,您再怎么鼓励我们也得限号的影响。
李昆生:北京市场有两块的消费,一块是20多万辆的摇号,明年变成十几万辆,这部分我们鼓励买新能源车,小排量车,混合动力车,北京还有一块市场,大概每年30多万是更换车辆,比如说这一轮的空气行动计划设定的是重点淘汰国一、国二的车辆,现在受摇号的限制,换车每年都要有30多万辆,这部分车换车的时候,小排量的要鼓励,新能源的车要鼓励,混合动力的车要鼓励。
主持人:您说的国一、国二标准的车是不是100万辆老旧机动车范围之内的?
李昆生:现在北京市的黄标车基本上快淘汰完了,还有一万多辆正常使用的,剩下的就是国一、国二的,现在加起来还有100万辆左右,未来四、五年要重点淘汰这部分车。这部分车,因为大部分车主还是要保留车牌,他开了十来年,肯定是近几年要换车,我们是希望他换小排量、混合动力或者是新能源的车辆,我们希望跟相关部门出台一些更好的鼓励政策。
五、做饭油烟对PM2.5的影响
主持人:另外网友说此前有媒体做过试验说是“炒菜5分钟,PM2.5增加20倍”,难不成这智力空气污染您还不让人吃饭了?要不然您让咱家里的抽油烟机都改成有净化功能的?
仲崇磊:油烟污染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里有一个理解的误解,首先环境保护是以人为本,为了人们的健康,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展的环境保护。所以,不是说,为了让老百姓不吃饭为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这是一个观点。另外一个是关于餐饮业油烟污染的屋檐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一块是老百姓自己家里做饭,大家有生活经验,你炒菜的时候,必然冒出来的,这是事实。第二是经营性的餐饮行业还有大的机关食堂,可能产生的污染量也会很大,所以分两块。目前的治理,首先是对于餐饮行业的油烟污染开展专项的整治,全市正在开展这项活动。
主持人:怎么整治,是加空气的净化排放还是不让炒了,还是怎么有疏有堵?
仲崇磊:不能禁止,是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的减少产生的污染,这里是对于产生的油烟进行净化。这里有几个要求,第一是所有的餐饮业,所有的机关单位的食堂都要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这是第一。第二是要求对油烟净化设施要定期的开展清洗、维护,这个大家也好理解,我们的油烟机时间长了也被油堵住了,这样通过两个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排出来的油烟。我们的执法检查也是围绕这两个方面,第一是是否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第二是检查油烟净化设施是否在正常运行状态,如果运行不正常,或者是排放超过了标准,我们都会依法进行处罚。
主持人:预计全市多少餐饮业要安装这种设施呢?
仲崇磊:局统计,目前全市这一类的有六、七万家的数。
主持人:下一步会不会鼓励市民家中安装有净化功能的抽油烟机?
仲崇磊:其实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的空气污染来源与各个方面,我们要想根本上解决北京的空气质量的问题,就要积小善成大善,每一个污染环节都应想办法治理,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为治理污染出一把力,空气污染改善才能真正的实现。
主持人:网友说,北京的燃煤烧烤摊非常多,假设全市有5万个摊点,每个摊点每年用煤5吨,全年的烧烤耗煤就达25万吨,产生的煤烟量是非常惊人的。建议对此进行严格管控,监控每辆运煤车的去向,禁止向烧烤摊供煤,从而切断露天烧烤的源头。
仲崇磊:烧烤的油烟的污染是城市的顽疾,相关部门也开展了相关的工作。对这个事情要这样看,我们现在也有相关的规定,在一些特殊的区域,是禁止的,它的污染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危害,特别是周边的人,他在烧烤的时候产生很多致癌的物质,对周边人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第二个是它排放的东西对我们一个区域的空气污染也产生危害,主要是这两个方面。如何治理这个事呢,也就是说从几个方面来入手吧。首先大家还是要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尽量的不要去吃这些烧烤类的东西,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第二个方面,是烧烤的环节,应该禁止露天烧烤,因为它产生的油烟没有经过治理,直接排放的,如果非要吃的话,应该是在正规的操作间里进行烧烤,产生的油烟经过净化,减少对环境上的危害,既满足了一部分人口味的需要,又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主持人:关键是如何做一个平衡。
仲崇磊:对。
主持人:夏天很多的朋友包括我的朋友会找一个草地进行BBQ烧烤,是不是这样的行为也会禁止或者是大家自觉一下不要做这样的行为呢?
仲崇磊:现在是这样说的,第一是各个区县都划定了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之内从道理上是禁止露天烧烤的,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目前来说,还是可以露天烧烤的,你在禁止范围之内的,你就从自觉性来说,提高公民的自觉性,你尽量不要再这个地方烧烤,这个主要还是这一方面。另外一个,我们有很多方式,这个也就是您刚才说的,你是取舍,你要好的环境,还是说你要一个其他的一种感受吧。
六、加大对道路扬尘的治理
主持人:谢谢您。还有网友说,凡是有大车的地方,必有漫天扬尘。您去夜晚的东五环看看,再去万科青青家园门口转转,那大车通过后的扬尘就跟八戒来了一样,这怎么治理?
仲崇磊:道路扬尘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在北京市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主要的原因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拉渣土的运输车辆由于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密闭,首先是一个遗洒,第二个是有一些工地周边,经常会有大量的遗洒,再一个是车一过,扬尘就起来了。第二个是道路的清洁度,这也是产生扬尘的另外一个方面。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两个方面来入手,首先是绝对的杜绝各种遗洒的行为,第二个是要把马路洗干净。
主持人:对,也有网友提出来多增加洒水车吧,公交车或者大车卷起的扬尘没别的办法。
仲崇磊:这两个还不一样,是用高压水冲马路,把马路洗干净。
七、提高空气污染预警质量
主持人:北京市最近修订《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所有的应急措施是否启动全都依赖于空气污染预警的情况,所以我也想了解一下,第一个是我们的预警能不能准确?第二个是能不能实现区域预警?比如说海淀或者是其他区域没有重污染,达不到车辆单双号的措施,这样是不是区别开来?
于建华:这个是对的,目前北京市空气重污染预案将预警分为四级,蓝黄橙红。预警一是个挑战,本身空气重污染的预警是在气象预报的基础上叠加污染的情况来预测未来几天污染的变化的区别。这里有几个条件,第一个是气象条件准确程度到什么上,第二个是污染程度。第一个比如说蓝色级别的时候,预警指数非常高,只对未来24小时的污染预报,从时间的临近程度和气象准确性比较高。对预警一级要采取很多包括停车停课的措施,除了判断三天连续严重污染之外,还要预留出启动通知的时间,这个气象条件预报的准确是一个挑战,再一个是污染的变化是一个挑战,这个是有难度的。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做这个呢?往往重污染是一个比较强的信号,它又不是像小雨或者是轻雾可能瞬间改变,大的污染往往不容易漏掉,这里难在准确来的时间和停止的时间,所以关于预警能不能准确,应该说我们现在能按这个要求把重污染预警预案启动好,实施好。如果说提前一小时就污染了,或者是差一小时污染没有结束,这个有点差异,但是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区域预警,从预报的模式来说,区域是可以做一些技术上的分析和预测的。目前国家在组织相应区域的预警能力,但是在实施层面的时候,因为涉及到一些措施,都是有地方政府发布和组织实施,严格说区域之间有一个信息提前告知或者是共享,真正的信息的发布是由政府来发布的。
主持人:因为涉及到停课等等一系列的工作。
陈添:实际上事实是这个我们现在就在做分区预报,一旦出现能启动预案的四种色,就很少有独善其身的人,更何况有周边的影响,因为污染程度很大了。今天所说的正好是一个过渡期,这边快一点,那边慢一点,慢慢就平了,实际情况来讲,都是差不多。
主持人:分区域预警可能没有意义,并不像空气预报这样。
陈添:对,没有独善其身的人。第二是我们是为了减排才说预警,所以来讲的话,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现在来看,分区域预报能做,但是操作起来还是整体的更加有效一点。
主持人:网友说北京有多少小作坊,小煤炉,他们对北京的污染有多大?
王春林:这个确实没有统计,大家能看到一些现象,包括媒体曝光的,群众举报的,到那儿一检查,确实是几无的小场子,小企业,特别是上世纪还搞过说要发展乡镇经济,搞了一些乡镇企业,后来都转了,又成了其他的一些小企业。现在我们一个是通过信息部门在做调查,再一个是在行动计划里面,也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一个是要整治村镇产业聚集区,把这里不合规的工业企业整治淘汰,变成合规的,另外让它向聚集区聚集。另外是在调整退出1200家污染严重的企业,主要的还是调整转型,首都经济要发展什么样的行业,国家有一个指导目录,北京也有一个指导目录,比如说电子,高附加值的这种,包括生物制药,现在正在做,主管部门也在做这些工作,包括工业企业传统的比如说原来的冶金、化工等等的转型经济,有的不能完全退出,比石化行业不能完全退出,但是有一个转型升级,还有传统的建材行业也存在转型升级,所以在北京一个是确实要提高准入的门槛,我们的工业是这么三个方面,一个是限制一批,新建的要提高门槛,加严要求,第二个是治理一批,第三个是退出一批,通过新的改革,怎么借这个事进行大的产业调整,把首都经济的概念做成一个生态的这方面内容多的行业或者是产业。比如说首钢搬迁之后,基本上做成一个动漫的城,还有一些高新技术的企业,就是这方面的发展才能解决问题。现在看到的还是有一细小的落后的,比较脏的,比较乱的,这个确实经常有曝光,我们还是结合今年的建设,也整顿了一批这样的企业。
主持人:网友说,谁能发布PM2.5的空气质量,现在很多的APP软件都在发布信息,但是打开之后,显示的数值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于建华:北京市有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也及时的发布信息,为了方便市民查询信息,咱们也开发了相应的手机软件,北京空气质量播报,大家可以到北京市环保局的网站下载软件,应该说这个环境监测信息由专业部门统一发布,但是软件公司把一些相关的数据通过下载或者是其他的方式整合在一起编一个软件,很多的算法和公式是不正确的,所以我建议大家要想通过手机的方式了解空气质量,还是通过环保部门的网站下载专业的软件,它的信息是最为权威和准确的。
主持人:这么多软件公司制作的东西,现在有没有一条规范或者是标准,这些公司其实不能私自的发布这些东西,因为算法不一样,可能导致公众获取信息会混乱。
主持人:现在国家有要求,对环境信息环保部门要发布,对规范信息,从国家到地方都在研究方法,相信今后会有更加明晰的要求出台。
主持人:另外我们也想知道,今天谈了新五年《行动计划》,包括最近一段时间频频解读,大家也在关注,我们也想知道新五年《行动计划》的效果最快什么时候显现?
于建华:新五年《行动计划》有很多的措施,实施会有一个过程,何时显现,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特别准确,前两年作为启动和全面铺开的时候,可能不如后期显现的多一些,因为它在起步期。
主持人:还有包括全民参与,包括少开车,生态驾驶行为,包括不去露天烧烤,选择有净化功能的餐厅去烧烤,在还北京蓝天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陈局还有什么话想对公众来说呢?
陈添:非常感谢网友提这么多问题,体现了他们对北京市环保工作的关心、支持、爱护和参与,提的问题都非常实在,也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到了,有的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会回去很好的吸收。我想说的是现在的计划和分解任务,乃至预案都发布了,我们之所以叫《行动计划》,重点不在计划,重点在于行动,大政方针已定,这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就像网友提到的一样,我们共同参与,一起行动起来,每人付出一点小的力量,哪怕有污染源排放的地方,都去付出和减少,而不是挑大的小的,每人付出一点销量,积小善为大善,就会为《行动计划》作出贡献。
八、结束语
主持人:最后我想引用著名学者的话,他的意思是你怎么样,你的家就怎么样。也就是说我们为北京的蓝天多做一点努力我们能呼吸到的新鲜空气会多一些,你的行为会影响到你的空气质量和呼吸质量,今天感谢五位嘉宾作客我们的直播间,也感谢网民的参与,本期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