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分析

国家自2009年密集发布了多项新能源汽车政策,对我国的新能源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基于汽车生产、使用、回收的过程,分析从2009年至2012年全国和地方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从而了解到这些政策在哪些环节对节能减排起到作用,同时对薄弱环节提出个人建议。
  1.典型城市
  从“十城千辆”试点的25个城市中选取,考虑到车辆类型和销量因素,选择以下6个城市:北京、上海、沈阳、合肥、杭州和深圳。
  (1)北京:北京市纯电动专用车2011年销量排名第一,总计313辆,且示范效应强,样本丰富;(2)上海: 上海世博会期间有1147辆新能源汽车,同时是我国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3)沈阳:沈阳市常规混合动力轿车销量2011年排名第一,总计411辆;(4)合肥:合肥市纯电动轿车2011年销量排名第一,共666辆;(5)杭州:杭州市常规混合动力客车销量排名第一,共412辆;(6)深圳:深圳市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纯电动客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销量排名第一,分别是280辆、211辆和1263辆。
  2.汽车生产、使用、回收过程的定义
  汽车的生产、使用、回收过程是指从原料采集、原料制备、产品研发、产品制造和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消费者使用、售后维修保养,最终再循环或作为废物处理等环节组成的整个过程。其中,生产阶段包括:原材料采集和加工、产品研发、零配件生产和整车生产。使用阶段包括:包装、运输、分销、消费者使用和售后维修保养。回收阶段包括:回收、拆解和再制造。
  3.新能源政策分析
  按照汽车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列出每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的主要内容,了解政策在各阶段的扶持力度。在综合分析中,将列出各项措施在典型城市中的覆盖率,从而可以看到政策的普及程度。
  (1)国家层面新能源政策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层面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越来越完善。从最初的十城千辆计划,将重点放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和使用上,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将政策渗透到新能源汽车生产、使用和回收的每个环节,可以看到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和支持管理力度在逐渐增强,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会带来更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才会出台越来越完善的政策法规来解决。
  (2)北京新能源政策分析
  北京作为首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项目中起着带头作用,所以各方面的政策也更加细致,和国家性政策几乎同步,也是先着重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再将政策覆盖到生产研发和回收利用。
  从汽车的生产到回收过程看,在生产阶段:北京是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包括北汽集团控股的福田、现代、奔驰等,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有着天然优势。
  在使用阶段:购车财政补贴金额大,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等,都使北京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即将出台的纯电动汽车不受摇号限制,很可能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又一记有力的助推器。
  在回收阶段:电池回收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环节,如果不重视,将严重影响汽车总体环保评价,所以《北京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蓄电池梯级利用与回收再利用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3)上海新能源政策分析
  2010世博会期间,上海市开展了集中化、高强度、大规模的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2011年4月,“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揭牌,上海成为我国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上海市嘉定区被指定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
  随着中国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上汽荣威E50于2012年11月5日在沪上市,上海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将尽快推出。目前,上海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经上报国务院,正等待最终审批通过,预计年内可以出台。补贴政策中一大亮点是汽车牌照免拍牌,而且没有购车资质的限制。上海车牌拍卖的平均价格在6万元左右,加上此次补贴政策的另一项措施,对纯电动乘用车每辆4万元的地方补贴,以及国家给予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6万元补贴,这意味着在上海购买纯电动汽车,可以一次性节省16万元。
  与此同时,按照规划,上海市将在“十二五”期间淘汰20万辆黄标车,对车主给予一定补贴。多项措施并举,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在上海的发展。
  (4)沈阳新能源政策分析
  沈阳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适合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沈阳市集中了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海通用北盛等整车生产企业和18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从2009年开始,沈阳市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引进了深圳五洲龙混合动力客车项目,华晨汽车混合动力概念车亮相上海车展。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也和全国各城市一样,出台了示范推广车辆,配套设置建设和购车补贴。沈阳根据城市气候特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以混合动力车为主,适度进行纯电动汽车的示范,同时在城市公交、出租等公共用车领域率先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
  (5)合肥新能源政策分析
  合肥是“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城市”也是“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合肥的新能源汽车政策覆盖了汽车生产到回收的各个环节,其中整车和蓄电池租赁的创新商业模式、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城市公交系统、新能源汽车免收临时停车费等都成为推广政策的亮点,市财政设立蓄电池回购专项资金则为提升新能源汽车总体环保评价铺平道路。
  (6)杭州新能源政策分析
  杭州新能源政策中着重创新性的商业模式。2010年1月22日,市经委积极引导和支持众泰汽车在杭州地区尝试采用“以租代售”的运营模式,进行众泰2008EV早期的市场培育,同时为用户提供定期检测、随时上门、应急救援等免费服务,为消费者出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此举开启了纯电动汽车租赁模式的全国先河,有效地解决了电动汽车购车成本高等一系列难题。
  杭州的新能源研发及产业化实力也发展很快。2009年,杭州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不足10家。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的推进,2010年,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企业迅速增至23家。全市拥有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服务、商业营运等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7)深圳新能源政策分析
  深圳在新能源汽车生产阶段提出的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参与制定新能源汽车标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另外,在推广使用阶段,一系列的财政补贴和新能源汽车停车及路桥费减免、电费补贴、上路优先权等方面都非常细致而富有创造性。
  (8)新能源政策推广分析
  从新能源政策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购车补贴、配套设置建设、政府采购、公共服务领域推广等关键方面都做到100%覆盖率,最大限度的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推广,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指导性作用。
  虽然上牌、限行、停车费等其它优惠一项只有67%的覆盖率,但是考虑到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于2011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的新能源汽车免车牌拍卖、摇号、限行等措施带来的指导意义,北京市即将出台的为纯电动汽车设置专门号段,未来个人购买电动汽车将不受摇号限制等措施,上海市即将实行的纯电动乘用车牌照免拍牌措施,以及合肥与深圳发布的停车及路桥费减免措施,相信100%覆盖率将会很快实现。
  典型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创新商业模式的推出也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助力,随着这些商业模式的成功,相信此项措施的覆盖率将会有所提升。在汽车的回收阶段,目前只有全国性的指导意见,样本城市中只有北京和合肥提出此项措施,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出此类政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在汽车使用方面对节能减排有显著效果,但是因为生产成本高和配套设置不健全等因素,在市场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此时,各级政府推出的相关扶持政策,极大的推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从新能源汽车生产到回收三个阶段全面分析,整个产业链的节能减排效果都要重视。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制定和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涵盖了汽车从生产到回收的各个阶段,以及为了更好发展新能源汽车而提出相关标准的制定。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目前各个城市还是以产业化和推广为重点,但是如果在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相信不但能够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效果,同时还会给本地更多的生产企业带来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