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摇号中签不买车处罚征求意见结束

目前征求意见的结果还没有出来,在北京缓解拥堵网站上,相关部门正在进行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关于北京小客车指标中签以后不买车,是否给予惩罚的意见征求,里面包括了4个选项。第一就是摇中购车指标以后,有效期仍然是6个月,也就是不进行现行处罚,维持现有的规则。第二个选项是中签以后不买车,在一年内不得再次摇号。第三个选项就是中签以后不买车,在两年内不得再次摇号。最后一个是其他看法。而且注明了要在这四个里一定要选择一个。
  据了解,目前北京的中签者购车比例在30%左右,也就是说确实存在中签以后不买车的群体,但是由于现行的规定是北京摇中购车指标以后,指标的有效期是半年,这样即便是在今年1月份首次摇号的中签者,也要等到7月底的时候才能第一次比较完整的统计出最终有多少指标转化成购车行为,或者说有多少指标没有买车。
  在采访中,也包括在北京交通部门网站上看到的一些市民留言。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对中签者不买车进行处罚,原因很简单,中签者本身不买车,但是其他人可能有一个更强烈的用车需求,就导致了这种指标在一定时间段内被浪费了。
   另外一种声音说,从申请购车指标以及后续的买车,本身都是个人行为,个人可能因为油价的上涨、停车费的调整、小区内的停车位是否充足,甚至包括家庭急需支出等客观原因,改变最初的购车选择,现在简单的一种事后处罚,也不是一种特别人性的方法。
  现在北京大多是全家齐上阵,全家都来参加摇号,而实际上这个家庭可能并不需要这么多的车。这样现象的出现,可能还是跟目前北京摇号的中签比例有关系,像马上6月底要进行第六次摇号,中签比例可能要在34:1,面对这样的中签比例,一些家庭为了增加中签几率,往往是全家齐上阵,全家总动员的摇号方式。
  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说与其对不买车进行事后处罚,不如把目前的摇号退出机制、退出的程序做得更便捷,向大家讲得更清楚,全家齐上阵参加摇号的家庭,在满足它自身的需求以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能够更方便的退出来,这样可能能更好把北京目前这种有限的小客车指标资源做到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