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宣布,从11月18日零时起上调部分补贴燃油价格,其中标准燃油价格从每公升6500印尼盾(约合0.54美元)上调为8500印尼盾(约合0.71美元),柴油从5500印尼盾(约合0.46美元)涨至7500印尼盾(约合0.63美元)。印尼是东南亚乃至全球油价最低的国家之一,政府每年拨付大量预算资金用于燃油补贴,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负担。此次上调油价,时值新政府上任不足一月时间,在印尼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印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一、上调油价引发的市场反应
印尼上调油价得到了国内市场和国际评级机构认可。油价上涨当天,雅加达综合指数收于5102点,上涨了约0.9%,是10月23日以来最高收盘价,外资净购入股票约2437亿印尼盾(约合2031万美元),使今年累计外资净流入达48.9万亿印尼盾(约合40.8亿美元)。当天印尼盾汇率达到1美元兑12153印尼盾,升值了0.4%,是近3个星期以来新高。国际评级机构对佐科的决定赞不绝口,认为及时上调油价有利于印尼经济可持续发展。惠誉表示,上任伊始即上调油价,表现了佐科强劲的执行力和审慎的财务原则,体现了其推行经济改革的坚强决心,向市场释放了新政府将迅速实施改革的积极信号。上调油价后,印尼政府将有更多财政空间,提高公共资本支出能力,并有助于改善财政平衡。穆迪表示,上调油价将使印尼政府财政较为充裕,对印尼主权评级是利好消息。佐科履行竞选承诺,及时上调油价,体现了其作为改革领导者的魄力和良好信誉,使投资者更加看好印尼的经济发展前景。标准普尔表示,上调油价是印尼政府实施的积极改革,有利于其主权评级。但目前的措施只是权宜之计,并非对燃油补贴制度的根本性改善,除非对国内燃油补贴机制进行根本调整,否则印尼的财政状况依然受到全球石油价格波动影响。
上调油价在印尼国内引发不同反应,在得到较大支持的同时,在印尼一些地方发生了小规模游行示威,抗议政府涨价政策,但与之前因油价上涨引发的示威和骚乱相比,这次规模较小,大部分城镇保持平静。去年油价上涨曾引发全国性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甚至演变为暴力抗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时任总统苏哈托试图减少燃油补贴,导致油价暴涨并引发骚乱,成为执政30多年的苏哈托在动乱中下台的导火索之一。
二、印尼燃油补贴制度及其弊端
燃油补贴政策是指政府补贴国内外石油产品差价,保证国内消费者享用低价燃油。印尼燃油补贴制度始于苏哈托掌权初期,当时的印尼需要政治稳定和民众支持。期间苏哈托政府大力推动国内经济改革,针对印尼能源种类多、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备丰富等特点,实行了燃油补贴政策,保障国内低价燃油消费,刺激制造业等工业发展。在执行初期,印尼燃油补贴制度受到了民众欢迎,使中下层民众也能平等地享用国家丰富的石油资源。通过享用政府补贴的低价燃油,印尼工业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了包括能源、原材料在内的低成本生产资料,使工业制成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骤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尼工业化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尼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几十年中,印尼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工业体系也日趋完整,加上国际油价不断增长,使一成不变的燃油补贴制度逐渐显露弊端。一是燃油补贴在印尼各阶层分配不均。印尼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对石油产品的消费更不平衡,据统计,印尼贫困阶层燃油消费支出约为其月收入的0.2%,而富裕阶层的支出则是其月收入的7%—8%,约71%的燃油补贴被拥有汽车、摩托车等中产阶层以上人口享用,背离了政策初衷。二是石油消费猛增拖累印尼财政。印尼油品的持续低价位刺激了国内油品消费,加上工业化发展对用油需求猛增,侵蚀了石油出口创汇能力,同时还需要进口大量石油,加重了印尼财政负担,成为影响贸易平衡、削弱印尼盾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苏希洛总统执政的10年间,印尼政府花在燃油补贴上的财政支出就高达1370万亿印尼盾(约合1141亿美元),2015年印尼燃油补贴开支将达227亿美元,占财政支出的15%,成为政府的沉重包袱。三是燃油走私问题严重。燃油补贴使印尼国内的汽油和柴油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水平,为燃油走私提供了空间,导致燃油走私猖獗,使国家资源大量流失。据不完全统计,印尼每年因燃油走私蒙受的损失高达8.8万亿印尼盾(约7.3亿美元)。四是导致能源结构单一。印尼是一个能源极为丰富的国家,除了石油,还有多达2.9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超过300亿吨的煤炭储量,约占全球40%的地热,以及丰富的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资源。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实施燃油补贴政策,导致民众倾向于使用廉价方便的燃油,且几乎没有节约意识,导致其他能源未得到合理开发,阻碍了能源多元化发展。五是导致印尼国内石油产量和储量不断下降,难以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印尼探明石油储量基本稳定在6亿吨左右,但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比重从2006年的0.4%降低到目前的0.2%。如未增加新探明储量,11年左右印尼石油将被开发殆尽。2006年以来,印尼的石油年产量降到5000万吨以下,且逐年快速下降,2012年已降至4460万吨。同时石油消费量却逐年攀升,由2006年不足6000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7160万吨,增长约19%。从2006年起印尼就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于2008年退出欧佩克(OPEC),2012年印尼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37.7%。此外,燃油补贴导致石油的过度消费,不利于节能、环保和减排,环保压力日益增大。
三、上调燃油价格的利弊分析
当地评论认为,上调油价将对印尼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一是减轻财政负担,提振印尼盾汇率。削减燃油补贴对减轻印尼政府财政负担的作用立竿见影,使国内石油消费得到一定程度抑制,补贴燃油消费量下降,减少了政府的燃油补贴支出。同时将缩减石油进口量,减少进口石油的财政支出,缓解当前债务压力,减少财政赤字,并将使外汇储备得到维持,提振印尼盾汇率。印尼财政部预测,上调油价将每年为印尼政府节约120万亿印尼盾(约合100亿美元)的财政预算,并减少印尼经常账户赤字至少20亿美元,将有效缓解财政支出紧张的状况。从长远看,削减的燃油补贴将为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等重要领域支出提供更多财政空间,有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二是遏制燃油走私。上调油价后,印尼市场的燃油价格同国际市场价差降低,走私利润空间缩小,有利于减少国内燃油走私活动。三是优化能源结构。削减燃油补贴会抑制国民的石油消费量,有助于优化印尼能源结构,逐步减少石油消费占国民能源消费比重,促进开发可再生能源。四是向投资者释放积极信号。上任不到一个月即上调油价,表现了佐科总统强劲的执行力,体现了其推行经济改革的坚强决心,向市场释放了新政府将迅速实施改革的积极信号,使投资者更加看好印尼经济发展前景,从而吸引更多外资涌入。
但上调油价也会对印尼经济产生负面效应。一是导致国内通货膨胀风险上升。财政部长班邦表示,油价上调后,2014年底印尼通胀率将上升2个百分点至约7.3%,高于先前5.3%的预期。去年6月印尼政府调高油价后,年通胀率上升到8.4%。二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油价上涨将导致企业物流、工资和生产等成本上升,特别是对能源依赖度较大的交通运输、渔业捕捞等行业,经营成本也将大幅增加。印尼运输业协会副主席布迪表示,此次上调油价使运输成本将提高约10%。三是失业率和贫困率上升。由于经营成本上升,一些企业不得不裁员或者倒闭,导致失业率上升。对于印尼普通民众而言,油价上涨意味着生活成本的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将不可避免受到冲击,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印尼共有约2900万印尼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油价每提高1500印尼盾(约合0.13美元),贫困率即上升约0.7%。
四、印尼政府相关配套措施
为缓解上调油价产生的负面影响,近期印尼政府密集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逐步调价。为避免过多上调油价负面影响集中爆发,印尼政府实行渐进性调价政策,即每年减少20%补贴,于第5年完全取消补贴并实现燃油价格市场化。二是上调基准利率。为配合上调油价,防止恶性通货膨胀,11月18日印尼央行将已连续保持13个月的7.5%的基准利率调升为7.75%。三是将节余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等生产性部门。印尼政府将把节余资金投入“海上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和生产性部门,减少印尼高昂的物流成本,同时增加对农民和渔民补贴,以提高农业和渔业生产。财政部长班邦表示,明年政府将安排115亿美元用于发展基础设施,其中13.3亿美元用于发展灌溉设施和建设水坝。利用节余资金,未来5年内,印尼的电气化率将从目前的83.2%上升至85.2%,卫生设施覆盖率从60.5%提高至62.4%,贫困率从超过10%下降至9.7%。四是多项措施保障民众生活。印尼政府在宣布上调油价之前,已着手开展对贫困人民的社会援助,包括发放福利家庭卡、健康卡和智能卡,以减少贫困民众因燃油调价带来的困难。为缓解民众的生活压力,印尼政府将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资金补助和医疗保险,同时向贫困学生提供资助。交通部长乔南表示,为降低因上调油价增加民众交通出行成本,交通部将实施公交企业进口税与增值税减免、车辆转让费用减半等政策,并提供贷款便利、整顿公交车辆苛捐杂税、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等支持措施。五是成立油气改革小组,彻底解决油气领域顽疾。近日印尼政府成立油气改革小组,以解决长期困扰印尼政府并影响油气发展潜力的顽疾,以确保印尼油气领域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内市场燃油供应,从根本上解决燃油补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