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走向汽车强国”论坛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0-05-28 来源:汽车协会网络部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绍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按照本次论坛的要求,我汇报的题目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我准备从三个方面来汇报:
  一、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2010年开始,我们企业和国家一起面临许多新的考验:
    第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国家的实力决定着贸易地位。企业和国家一样,如果没有面向国际的实力,就没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第二,人民币面临着升值的巨大压力。这意味着进出口之间将产生新的格局变化,更多的国际产品将进入中国,和国产品牌进行直接竞争,汇率和竞争的双重压力导致企业利润空间降低。
    第三,公众对企业的监督力量增强。消费者和媒体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关注达到空前高度,而且传播和影响有国际化趋势。
    第四,低碳化成为制造业发展主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主体做出低碳化承诺,企业将在下一步发展中承担这一责任,节能减排是下一步技术发展的方向。
    结合上述宏观环境的新变化,纵观我们所处的汽车行业,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主题:中国汽车企业必须在竞争中走向成熟。这种竞争就是以国际化为前提的竞争。未来,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是:集团化趋势明显,行业集中度提高;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大厂商未来发展的重点;国际大企业重心转移,纷纷加大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入,国内竞争国际化加剧。国外企业集团在研发过程中越    来越重视中国元素,未来将专门研发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新的历史形势下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这是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企业品牌的国际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支撑。
    其次,这是支撑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对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非常强;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保证了汽车产业仍然是中国的“朝阳产业”。
    第三,这是汽车企业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自主品牌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需要通过打造“国际竞争力”的努力加以改变;核心技术的掌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通过打造“国际竞争力”的努力加以实现;通过国际化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整合,是大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我们面临的首要课题就是品牌竞争力的提高。接下来,我就“品牌竞争力”这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要素,谈一谈看法。(企业竞争力包括7方面:品牌、产品、技术、标准、管理、文化、人才)
    二、品牌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根本
    国际竞争力包括显性竞争能力、隐性竞争能力和跨国协调能力等几个方面。其中,显性竞争能力可以通过市场价值、抗风险能力、经营规模、经营效率、市场地位、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的提高体现;隐性竞争能力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增长潜力、产品质量、竞争资源的筹供能力的提高体现;跨国协调能力可以通过管理输出能力、文化整合能力、本地化能力、母国国力的提高体现。这些最终都将浓缩成为企业的品牌,用户最终认知的也是企业的品牌。所以说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是“品牌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包括输出产品和技术的能力;输出管理和文化的能力;引进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能力;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获利及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品牌竞争力是汽车企业的根本,产品和技术则是支撑企业品牌的载体和核心,要做好品牌,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产品,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那么,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对于汽车产品,其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功能、价格、质量”上,要使三者有效结合,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就必须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有效集成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内外部资源,制造出让用户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汽车产品,不断提高品牌的影响力,最终形成品牌的溢量能力和溢价能力。
    三、中国一汽的最高战略是“品牌战略”,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多年以来,中国一汽一直坚持“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不动摇。自主产品层次多、品种全、覆盖广,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丰富的自主产品基础上,中国一汽品牌架构是:“中国一汽”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企业品牌,下辖“中国一汽”和“红旗”两个伞品牌。“中国一汽”伞品牌涵盖红旗品牌之外的一汽自主乘用车和商用车。其中自主乘用车产品线品牌包括“一汽奔腾”、“一汽威志”、“一汽夏利”、“一汽森雅”等;商用车产品线品牌包括“一汽解放”、“一汽佳宝”等。“红旗”伞品牌定位于高端乘用车和多功能车,主要包括基于L平台豪华车、H平台高档车两大平台系列产品。
    中国一汽品牌内涵是:“品质、技术、创新”。
    第一,品质承载责任。
    在市场竞争中,品质是质量、信誉、责任和文化的集合。品质的内在表现是产品,品质的外在表现是品牌,品质是企业产品和企业人品的集中体现。一汽将通过客户导向的设计理念、严格筛选的供应商、一流的造车工艺和专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在安全性、可靠性、操控性上体现责任,在环保性、经济性、舒适性上引领需求,在感动服务、超值服务、放心服务上兑现承诺。
    第二,技术创造优势。
    技术的存在取决于人们的需要,并满足其需要。技术是产品得以实现的基础。中国一汽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拥有节油技术、柴油电控技术、可靠耐久技术、商用车自动变速器技术、材料工艺技术、汽油机技术、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和双离合变速器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安全技术等核心技术,致力于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可靠耐久、电子智能、材料工艺等五大技术领域,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自主开发平台、发动机和汽车电控技术研发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所有这些熔铸了中国一汽人汗水和较高的技术成果,都将以高品质的产品为载体,不断推向市场。
    第三,创新引领未来。
    中国一汽的创新是与汽车产业环境和企业发展阶段紧密结合的创新。无论是适应法规与客户需求的创新,还是提升品牌与开创发展趋势的高端创新和突破性创新,都将源源不断的转化为技术和品质,为消费者带来实质性利益。依托厚重积累,强化自主创新,不断掌握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推出新产品,不断为用户提供口碑相传的满意产品,为用户创造物有所值的生活享受,就是中国一汽的创新追求所在。
    特别是在新能源方面,中国一汽将把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开发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战略来抓。“中国一汽”低碳战略把高效化、电动化和多样化低碳技术注入“中国一汽”的产品中,为人、车、社会的和谐发展承担责任。低摩擦、低风阻、轻量化技术、天然气发动机、高效动力总成及附件、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方向,将使中国一汽的汽车产品减少10%-100%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同技术应用在不同级别产品上的低碳化发展已经形成了清晰的路线图。
    在已有积累电动车开发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一汽充分利用混合动力轿车打破国际技术壁垒、获得65项专利、有38项发明专利获得美国专利局授权的研发积累,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10月,一汽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将小批量投放市场。到2012年,按照商品化模式,建立适应电动车生产、营销及售后的服务体系,使一汽新能源汽车具有国际竞争力。相信中国一汽的低碳战略会为品质、技术、创新承载更多的科技节能环保使命。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全球竞争要求我们必须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中国一汽将充分利用、合理配置资源,以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为核心,通过产品国际化、标准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用品质承载责任,用技术创造优势,用创新引领未来,让“中国一汽”的产品享有世界美誉,让“中国创造”的产品成为我们的自豪!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