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28 来源:汽车协会网络部
与此前汽车排队通关的热闹现场相比,2010年的黑河口岸显得异常冷清。黑河口岸是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的主要口岸之一,2008年之前,中国汽车出口到俄罗斯异常火爆,口岸附近聚集了许多家汽车出口代理商;但随着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受阻,现在的黑河口岸已经很难看到排队通关的汽车,附近的汽车出口代理商也失去了原有的活跃。
据欧洲企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俄罗斯汽车销量(包括乘用车和轻卡)为147万辆,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跌了49%。面对俄罗斯汽车市场的萎靡不振,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举步维艰。除却金融危机给俄罗斯汽车市场带来的影响,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销量大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中国汽车企业究竟如何才能挽回这块即将失去的汽车市场呢?对此,《中国汽车导讯》记者采访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顾翔华。
《中国汽车导讯》:请问您是从何时开始研究俄罗斯汽车市场的?
顾翔华:我们从2007年年底组织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开始研究俄罗斯汽车市场,想就俄罗斯有关汽车方面的主要政策和汽车市场的变化情况做出比较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力争为出口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和比较全面的决策依据。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收集、整理和分析了国内外大量有关资料,完成了《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方略研究》课题报告。
《中国汽车导讯》:当初成立课题组研究俄罗斯市场的起因是什么?
顾翔华:2004年起,中国汽车经人介绍进入了俄罗斯市场,当年只出口了206辆。此后,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市场出现快速增长,短短3年时间里,俄罗斯成为了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市场。然而,一些企业开始向我们反映,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变得阻力重重,他们埋怨俄罗斯当局对中国汽车存在歧视。同时,我们从俄罗斯政府官员、当地的行业协会、用户处也发觉了他们对中国汽车存在不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中国企业对俄罗斯市场缺乏深入研究,于是我们认为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课题研究。
《中国汽车导讯》:请问中国企业出口俄罗斯为何会遭遇越来越多的阻碍?
顾翔华:经调查研究后发现,在中国汽车高速出口俄罗斯市场的背后,存在很多问题,如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国际经营经验、缺乏自主技术、质量不够稳定、售后服务跟不上、配件供应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在同样出口到俄罗斯的其他国家产品中就很少出现,这就是差距(当然也存在出口产品和俄罗斯主要汽车产品档次接近,冲击其汽车工业等问题)。如果中国汽车企业不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失去俄罗斯市场只是迟早的事情。我甚至可以说,不仅仅是俄罗斯市场,如果中国汽车企业仍然按照目前的做法做出口,在其它国家的汽车市场也会遭遇相同的困境。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令俄罗斯本土汽车的销量大幅下跌,这是导致中国汽车出口受阻俄罗斯的外因,加上中国汽车在出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一内因,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必定困难重重。
《中国汽车导讯》:是否可以说,中国汽车企业真的要退出俄罗斯市场了?
顾翔华:不能说俄罗斯市场一点机会都没有,2009年12月,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制定了《2020年俄罗斯汽车工业发展规划(草案)》,并提出了一系列量化目标:到2020年汽车工业产值占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达到2.38%;全国小轿车保有量从目前的3200万辆提高到5200万辆;小轿车年产量提高到320万辆,其中170万辆为本国品牌等。所以中国的汽车企业还是有机会的,特别是商用车。然而,中国汽车企业也必须注意到一点,在这一《规划》中也建议提高征收外国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并采取非关税措施来调控进口?
《中国汽车导讯》:中国汽车企业究竟如何才能挽回这块即将失去的汽车市场呢
顾翔华:我认为最重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企业要练好“内功”;其次,不能浮躁,要认真研究与汽车出口有关的每一个细节,做好长远打算。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汽车强国的标志,讨论如何实现汽车强国梦。苗圩副部长在2009年第1000万辆汽车下线仪式上指出,汽车强国至少应该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二是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三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发展趋势,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这第二方面就是说只有汽车强国才可能大量出口汽车,事实也真是如此。
其实,中国汽车在出口俄罗斯中遇到的问题,是整个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和通病,反映出中国汽车离国际化还是有距离的,这也真是大国到强国的距离。要真正提高国际市场的份额,至少需要做到三点:第一,要大力提升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形象;第二,企业要不断学习和积累国际经营的经验,向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水平看齐;第三,要制定长远的出口战略,包括深入研究对方的市场结构、政策法规、经济文化等等,只有这样,中国汽车出口才能有质的转变。
作者:王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