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重提“有位购车”

原标题:基本车位缺口达350万个,出行车位将按1比0.2配置 本市将重提“有位购车”
    “按照国际通行原则推算,本市基本车位缺口达350万个,其中居住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和平房胡同区停车问题最为突出。”5月29日,副市长张延昆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加强机动车停车服务与管理,构建科学完备的静态交通体系”议案办理工作情况。他表示,全市规划停车位总量原则上将按照国际通行原则中基本车位1比1、出行车位1比0.2的标准统筹考虑。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市机动车停车位约290万个,机动车保有量则达到559.1万辆。目前,全市普通居住区配建的车位,即基本车位仅为每户0.3个至0.5个,全市出行车位缺口约30万个。
    议案办理报告中提出,本市居住逐渐向城市外围发展,而行政、办公、文教、医疗、商业等功能仍集中在中心城,职住分离现象明显,同时,由于出行停车成本总体偏低、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以及驻车换乘(P+R)停车场规模不足等因素,致使小汽车高强度使用,加剧了中心城的停车压力,这其中医院、商业、行政办公等设施出行车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在下一步的停车管理工作中,本市将全面实行“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并逐步过渡到“有位购车”,力争到2017年底,停车秩序乱和收费乱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到2020年底,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治理制度。
    据了解,在年初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丰台代表团和107位代表联名提出8件有关静态交通的议案,大会决定合并为“加强机动车停车服务与管理,构建科学完备的静态交通体系”的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在议案办理过程中,市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门部署,责成市交通委为主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27个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联合办理,市人大城建环保委、有关市人大代表全程参与了研究工作。
    2016年计划出台机动车停车条例
    目前,本市停车方面仅有一部政府规章,有关规定未能涵盖全市的停车工作,且规章规定的处罚手段单一,对违法停车的最高处罚仅为200元、不扣分,力度不够。
    对此,张延昆表示,本市2016年力争出台《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按照“有位购车、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思路,对停车定位、停车差别化供给和收费政策、规划与土地供应、吸引社会投资、强化路侧停车管理、统筹停车资源使用和加强执法等重点内容予以明确。
    列席会议的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上世纪90年代后期北京曾经实施过有泊车车位证明才能购车的措施。现在看,这个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在2004年取消了这个措施。现在,在车位缺失严重的历史情况下重提“有位购车”,是一个思路,虽然有相当大的实施难度。
    对于“有位购车”的说法,周正宇解释说,到底哪个车位算是你的?是按购买的车位算,按租赁的车位算,还是按临时停放的车位算?这些情况很复杂,具体如何界定还将征求社会各方意见,依靠立法来明确。
    据了解,本市将于2015年起按照每户0.3个至1.3个车位的新标准提高居住区停车配建指标。
    路侧停车收费人工转电子
    解决路侧占道停车是停车管理改革的重点,据了解,本市2015年将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停车普查工作,就设施设置、车辆分布、设施使用、设施供给与需求、经营与收费、管理与执法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停车位登记制度,最终将普查结果数字化,掌握不同地区停车资源规模和空间分布,测算平均停车时间、车位周转率、车位利用率等技术指标。
    发挥“互联网+”停车的优势,在车位查询、停车引导、车位预订、费用支付以及错时停车方面引入更多信息化手段,是解决出行停车的方法,本市计划从2016年下半年起,依托市区两级停车管理中心,采用视频监控、地磁、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技术,将目前的人工收费改为电子收费,实现人钱分离和收支两条线,所收费用全额上缴同级财政。同时通过立法授权或委托管理,对路侧占道违法停车进行取证、拖车和协助执法,对私划路侧停车位、擅自收费、违法占道停车等行为依法处罚并纳入诚信体系。
    为配合这一措施的实行,本市将于2015年年底成立市、区两级停车管理中心,负责停车备案、占道停车管理、停车信息系统运行,授权或委托其取证、拖车和协助执法。同时,2015年还将建设完成100条以上严管街,实现停车入位、违停必罚、交通有序。
    相关链接 
    6成受访居民曾在市区违章停车
    2015年4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城建环保办公室会同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本市停车服务与管理民意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近半年情况看,61.3%的有车被访居民有过因车位不足在市区道路随机停车的情况。
    调查还显示,61.6%被访的有车居民在居住地没有发生停车费用。从居住类型看,没发生停车费用的居住地主要是无停车设施的楼房区和平房区。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小区停车是市民居住停车的首选方式,其他依次为路侧未划线停车、路侧划线停车,平房区被访居民在小区停车的比例相对较低,中心城区居民在小区停车的比例低于远郊。
    调查还发现,9成以上有车家庭户月均停车花费321.4元。44.0%的有车家庭认为停车成本对购车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
    市人大:停车涨价未达到调控预期
    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普金介绍说,长期以来,除占道停车外,本市停车收费主要是“管理服务费”。2011年停车价格虽然进行了大幅调整,但由于一些单位提供免费车位、驾驶员违章停放逃避缴费等原因,中心城机动车出行中有86%实际上处于“免费停放”状态,致使调价措施未能达到预期。
    据调查,在工作日期间,中关村地区日均违章停车800多辆,而停车位空置达5000多个;翠微商圈日均违章停车1000辆左右,停车位空置2000多个。郭普金表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一些驾驶员为自身方便或逃避缴费而有位不入、乱停乱放,与此同时,“低价停车”、“免费停车”观念依然普遍存在。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调研中还发现,全市经营性停车场6448个,经营企业达3913户,大量路侧、立交桥下等公共停车资源被企业挂靠经营、层层转包、以包代管,停车收费流失比较严重,企业议价收费、乱收费现象降低了市场信用,影响了市民停车缴费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