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宗旗:从用户充电行为看未来充电技术发展

发布时间:2021-10-20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2021年10月19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发表“从用户充电行为看未来充电技术发展”主题演讲,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主编的《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首次发布,以下为演讲实录:

image002.jpg

  仝宗旗:大家好,我是中国充电联盟的仝宗旗。刚刚各位专家从标准、测试、技术创新等角度讲解了未来充电的发展方向,我来从用户充电行为讲解下未来充电技术发展。

  本次讲解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充电设施基础建设的综合情况。第二部分是用户充电行为研究对公用领域大功率快充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部分是发展建议。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情况

  1.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降低道路交通领域碳排放的关键路径

  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量9%,实现“双碳”目标,交通领域碳排放管控至关重要。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广情况看,截止到今年的上半年,我们从公安部官网数据上得知,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603万辆,纯电动车的保有量是493万。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月度销量信息上能看到,我们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10%。

  2.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提速,保障电动汽车推广应用

  从充电联盟的数据来看,充电基础设施一直是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截止到8月,充电桩保有量达到了210万,其中公共充电桩达到了112万。从整体1-8月的增量上来看,已经和去年的增量非常接近,达到42.3万的一个量级。

  3.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中公用类占主体,建设速度远超专用类

  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中,我们现在有两类桩:一类为公用桩,一类为专用桩。公用桩是面向所有社会车辆都能充电的充电站;专用桩主要用于政府/高校/单位等特定场景,非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场站。从我们公共类的充电桩来看,公用桩占比超过了七成。1-8月的增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0%,公用桩的增量远高于专用桩,在社会上公共充电的需求越来越高。

  4.公用领域大功率化趋势逐步显现

  从近3年新建的公用桩功率情况来看,120千瓦及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桩,年复合增长率增长的非常迅速。其中180千瓦及以上的超充桩,年均的增长率,最高达到了142.2% ,从这个趋势上来看我们现在大功率的充电桩及超充桩,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

  基于前面的行业数据,我们从用户充电的行为习惯上来做行业发展研究。

  二.用户充电行为研究对公用领域大功率快充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image004.jpg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白皮书聚焦点

  我们结合快电的数据及充电联盟的数据发布了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白皮书,也作为会议资料给大家进行了发放。白皮书的时间跨度是从2020年5月-2021年5月,将近这一年的时间选取我们在公用充电桩用户的相关充电行为特征及用户充电满意度情况。

  用户充电行为特征包含9项内容:

  充电时段特征,单次充电特征,快、慢充使用特征,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充电场所选择特征,充电车辆SOC情况,跨运营商充电特征,跨场站充电特征,跨城市充电特征

  用户充电满意度研究包含6项内容:

  充电使用体验,充电功能完善性,充电App信息展示清洗准确性,充电安全与稳定性,充电网络建设完善性,充电场站管理情况

image005.jpg

  下面重点说下7个方面的内容:

  1.快、慢充用户选择特征

重点我们说下快、慢充用户的选择,从公用充电领域我们看到,快充桩因充电速度快,成为99.3%用户的首选。但对比我们公用桩的建设来看,其实快充桩的建设比例目前是36.4%,也就是36.4%的快充桩在公用的充电领域里有99.3%的用户在选择快充充电。尤其营运车辆,对充电时间高度敏感,快充桩的使用频率多于私家车,营运车辆对快充的需求是非常高的。

  2.快、慢充充电高峰时段

  从充电时段上我们可看到,快充充电主要的高峰期在下午3点-5点,慢充的充电高峰期在凌晨1点-6点。也就是说在公用的领域,用户更倾向于在下午使用快充,在夜晚休息时使用慢充。

3.快、慢充单次充电特征

  从快、慢充单次充电特征来看,快充桩平均单次充电量比慢充桩高4.8度,用户使用快充更偏好“满充”、慢充更偏好“浅充”。私家车相比营运车辆,慢充桩的使用频率更高,因此从数据上能看到单次的充电时长更长,充电电量会更低一些。直流快充单次充电量是 25.3度,单次时长是49分钟。不同类型的车辆像网约车、出租车、商用车、私家车,充电电量和充电的单次时长都不同。

  4.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

  从充电设施功率的使用特性上来看,大功率的充电设施更符合用户的使用偏好,在公共的充电站里超过87%的用户选择120千瓦及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桩。其中180千瓦及以上的超充桩,用户的选择率超过11%。在我们的公共充电中大家还是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去满足充电需求。从车辆的类型上来看,包括网约车、出租车、商用车、私家车,商务车,商用车的用户对于大功率的快充需求更大,超过91%的用户会选择120千瓦及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桩。所以从我们不同类型的车辆上看到大家对不同功率的充电桩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

  5.用户跨城市充电特征

  从用户跨城市充电的一个行为特征来看,在公用桩里19.9%的用户具有跨城充电行为,平均跨城市3个。高速大功率快充保障了用户平日的跨城需求,这里面我重点介绍一下,在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后,行业及媒体等都比较关注充电问题。针对此点我认为:至少从平日来看,我们高速充电这个场景是满足大家日常需求的,对于国庆或者是集中需求突然爆发的充电场景,不管是我们充电基础设施的扩建,还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或者是需要大家提前进行充电路线规划,是多方面的原因。仅从大功率充电建设的情况来看,可能短期内解决不了节假日集中出行高速拥堵时的及时充电问题。

  商用车因城际运输的需求,跨城占比最高。私家车因出城周边游的需求,跨城占比例也超过了20% 。这里面强调的一点:整体上来看,C端用户还是以城市内出行为主,城际间远途出行占少量。

  6.用户跨场站充电特征

  从用户跨场站的行为特征能看到,超过95%的用户具有跨站的充电行为。平均跨站14座,其中跨40座以上的充电场站用户占比超过5% ,网约车的用户跨站比例最高。商用车跨站数量最多,能达到162座。私家车的跨站用户比例是最低的。

  7.用户跨运营商充电特征

  从用户跨运营商充电特征能够看到,近87%的用户有跨运营商的行为,平均跨6家运营商。其中跨10家以上运营商的用户,占比超过了13%。网约车跨运营商的用户占比是最高的,从数量上看最高能达到50家,私家车跨运营商的用户占比是最低的。从这个数据上我们能够看到,运营类车辆更关注充电场站的营销模式及运营时间。

  三.发展建议

  从发展建议上,提出6个方向。

  1.优化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目前通过车辆大数据分析,进行的精细化布局,已经过了跑马圈地的时期,现在要解决公共充电场,高速公路,城乡道路等公共充电网络的布局。

  2.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形成能源补给“一张网”

  包括车与桩,桩与桩,现在实现了局部地区的互联互通,我们希望能够看到全国互通,满足C端用户选用少量APP,能够快速简洁的去充电。

  3.提升充电设施运维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监管

  目前可看到运营较好的充电场站多为有人值守,且相关配套设施较多。后续我们要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我们的充电平台,通过大数据的预警,保证充电过程中的安全。

  4.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

  前面嘉宾讲到无线充电,超级充电,大功率充电等。相关技术不仅是我们的充电桩设备制造企业、运营企业、车企、标准制定单位,大家都在对新的技术进行规划,测试,量产。随着智能网联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充电端,自动充电技术,无线充电、充电机器人、充电臂等,都在提升我们行业整体智能化水平。

  5.构建综合能源服务体系,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助力碳中和

  除了充电站,电力行业,车企,其他的能源形态等,我们要思考如何综合构建服务体系,目前可看到部分企业已经在先行先试。

  6.多业态融合共建,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充电服务生态

  我们现在看到充电场站,包括居民区附近的充电场站,商圈等,多行业都有加进来,例如:自助洗车,购物娱乐等。充电后续应该为充电+的商业模式。在这个商业模式上如何提升充电服务及充电体验,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充电联盟会与广大企业一起探讨的问题。

 

以下为发言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