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26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近日,小鹏汽车宣布与蔚来在充电领域开展合作,在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的态势下,造车新势力之间达成了合作第一单。造车新势力的“抱团取暖”会继续吗,小鹏是否会与蔚来展开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吗,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两家头部企业,小鹏与蔚来的一举一动颇受业内关注。
♦充电领域率先合作
日前,小鹏汽车发布消息,宣布与蔚来NIO Power达成合作,小鹏及蔚来车主将共享各自超充站信息,支付流程也将互联互通,为车主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充电体验。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小鹏汽车将会陆续与蔚来NIOPower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充电桩分布数据、支付流程的互联互通,小鹏车主可通过小鹏汽车App扫码使用蔚来超充桩快速充电,蔚来车主也能在全国多座一二线城市使用小鹏超级充电桩为车辆充电。
小鹏汽车高级副总裁肖斌表示:“小鹏汽车非常高兴能与蔚来 NIO Power达成互联互通合作。作为主机厂探索自营充电业务创新的先行者,小鹏汽车与蔚来 NIO Power 将会在合作中挖掘更高效率的公共充电网络运营模式,为扩大用户出行半径而努力。”蔚来副总裁沈斐也表示:“这仅仅是开始,NIO Power正以开放、共享、共赢的态度,与所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努力,致力于提升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加电的便捷性,让更多人了解、喜欢、用好电动汽车。”据一位小鹏内部人士透露,这次充电合作是李斌和何小鹏两人当面达成的。从达成意向到合作落地,用时近两个月。
据了解,除充电站互联互通合作之外,蔚来 NIO Power 还将加入小鹏汽车家充业务供应商体系,为部分小鹏汽车车主提供家充桩安装服务。目前,所有小鹏汽车会随车提供一台7kW的壁挂式交流充电桩,以及30米布线施工范围内的基础施工。施工由小鹏汽车授权委托的第三方安装服务公司进行,提供2年设备质保以及1年施工安装质保。自3 月首批 30 座超级充电站投入运营以来,小鹏汽车超级充电网络已初具规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郑州、天津、青岛等一二线城市均有布局,当前单桩平均充电功率可达90kW,并提供最高 2 小时免费停车、极速 WIFI 等服务。蔚来NIO Power于7月在苏州开始首个超充站试运营,截至11月底,在长春、西安、开封等10座城市建立了超级充电站,每个超充桩最大充电功率105kW。利用双方在充电领域各自的网络加入合作范围,无疑对双方车主都是重大利好,推动双方达成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
♦超级充电领域合作是必然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充电桩都可以互联互通,为何车企还要推进超级充电桩的合作?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充电时间。虽然大部分公共充电桩都提供快充服务,但毕竟数量有限且功率高低不一,而提出“充电比加油还方便”的蔚来正是主打提升用户体验,光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完成超级充电桩的建设,这就使得联合颇具现实意义。充电网络互联互通后,小鹏车主可以通过小鹏App找到蔚来的充电桩充电,而蔚来车主也可以使用小鹏充电桩。这种充电桩的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是双方各自拥有的超充桩,这些充电桩的最大优势在于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好的充电服务。
不仅蔚来与小鹏展开超充桩合作,全球范围的合作也正在成为趋势。服务于欧洲市场的充电网络Ionity,是宝马集团、戴姆勒股份、福特汽车和大众集团与奥迪和保时捷的合资企业,致力于共同开发泛欧洲高速充电网络。其成立就是源于欧洲充电运营商较少,车企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充电网络。9月,韩国车企现代和起亚宣布将加入该网络。据外媒报道,目前Ionity正在积极推进功率高达350kW的超快充桩建设,截至5月25日,Ionity已安装及可用的超快速充电站101个,这是其在扩大充电网络上取得的一座里程碑。
在国内,7月,星星充电与大众汽车集团、一汽集团、江淮汽车按3∶3∶3∶1的出资比例组建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MS),四方共同推动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12月11日,大众集团旗下在华合资纯电动汽车品牌思皓,与星星充电合作的思皓E20X凤凰里程项目启动,采用新车里程租赁模式。用户支付99元基础会员费后,即可以平均每公里1元的价格用车,项目在南京和常州首先开通。威马汽车宣布也与特来电签约,未来将共同建设、运营与维护威马品牌充电站。
♦深入合作尚难拓展
尽管蔚来与小鹏都未对外回应关于未来是否有可能扩大合作,但此次双方的合作却引来了诸多猜测。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阿里、腾讯和华为也是经历了很多磨难才走到今天。坚定地走下去,就会看到曙光。期望大家多给探索者空间,而不要因为某一个节点的得失就下结论。”合作或许为造车新势力“抱团取暖”应对残酷竞争的一种自救方式,这可能催生出更多深入合作吗?
“蔚来和小鹏是造车新势力中表现较好的两家,他们的此次合作可以看作是一种强强联合、‘抱团取暖’。”中国汽车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严峻的发展形势下,造车新势力面临较大压力,“融资变得非常困难,资本市场不可能有那么多钱持续投向造车新势力。”回顾这一年的发展,很多造车新势力计划中的融资计划搁浅,甚至有些造车新势力的项目进程受阻而被淘汰。在这种情势下,“抱团取暖”未尝不是一种可行选择。师建华建议,某些竞争力不足的企业主动寻求合作,不排除被合并重组以赢得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