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6
推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普及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
关键词: 甲醇燃料/能源可持续发展
现状: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缺油、少气、富煤”。根据国家年度能源报告,2018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上升至69.8%。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还将持续攀升,传统能源短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影响大国形象的严重问题。
问题:当前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推广工作尚未展开,主要还是对甲醇燃料抱有疑虑,政策支持不足,特别是对甲醇燃料性质的认识不够科学、客观。
建议:一、关于甲醇燃料推广普及。在国家层面明确甲醇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合法地位,将甲醇燃料明确列入清洁燃料目录。
二、关于甲醇汽车推广普及。加强甲醇汽车的准入及运行管理,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中放开甲醇车辆区域限制,对纳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甲醇车辆依法办理机动车登记,实施运营管理常态化。
三、在技术创新方面。由有关部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对甲醇燃料、甲醇汽车技术的持续创新,建议通过增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方式,支持多种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比如热效率高、清洁环保的甲醇增程式电动汽车等。持续保持我国在甲醇燃料、甲醇汽车研发应用方面的全球技术领先地位。
四、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广甲醇燃料热力、动力领域规模化应用,鼓励“醇补气”,弥补主要清洁燃料-天然气的不足,充分认识较大幅度实现锅炉、窑炉的减排是蓝天保卫战成败的关键。
五、客观、科学地评价各种车用能源的利弊,建立不同燃料种类机动车排放物种(苯类、醛酮类等)的检测、排查标准,而不仅仅针对甲醇燃料,消除对甲醇燃料、甲醇汽车认识上的误区,建立良好的推广普及环境。
六、在制定有关环保标准时,要科学、客观、符合我国国情,妥善解决生存与发展的矛盾,不能一味提高排放指标,脱离仍然处于发展中的实际国情。
不要把污染的帽子全部加在柴油车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 谭旭光
关键词: 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
现状:柴油车运输是我国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占全国物流的80%左右,特别是重型商用车,这是我国实现物流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问题:如何改变现在柴油车高污染的问题,关键是迅速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建议:欧美发达国家对重型柴油车依赖度更大,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蓝天白云。我们千万不要把污染的帽子全部加在柴油车上。
一、加快淘汰国三以下排放车辆,有计划迅速实施国四、国五车的退出,所有的运营商有一个可预期、有计划的退出机制和方案。
二、要明确中长期规划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对造假行为要加大追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
扩大机动车实施国六排放标准试点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杨铿
关键词: 空气污染/国六标准排放
现状:“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目前环境治理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努力。
问题: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是近些年雾霾频发的主要“元凶”之一,所以要进一步出台政策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
建议:一、从尽快推进国六标准燃油的供应和使用、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扶持力度、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三方面下手。
二、要总结已试行国六排放标准城市的经验,在全国加速推进落地执行,如北京、广州、天津及成都等部分城市都拟于2019年分别针对重型或轻型机动车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建议及时总结这些城市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经验,加大力度将试点范围扩展到更多城市。
三、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符合国六标准排放的新车,比如,可以通过税收减免,或者在汽车牌照等方面对国六标准汽车倾斜,提高消费者的积极性。
清洁能源汽车应多元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会副主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 张来斌
关键词: 电动汽车/清洁能源
现状:近年来,电动汽车相关技术进步最快,市场进入最多,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分别达到100万辆和200万辆,这两个数字在2020年将分别达到200万辆和500万辆,总量和增速均领跑世界。
问题: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密度低、低温衰减、充电不便和电力生产环节污染严重、废电池处理等瓶颈问题还有待突破。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天然气汽车和乙醇汽车等在这些方面具有相对技术优势,但这些汽车在技术成熟、生产成本、资源供应和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各自问题。
建议:一、应积极推出积分制、碳交易和专有路权等创新性非财政政策,以继续激励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补贴支持,通过实施“十城千辆”等推广计划使氢燃料电池汽车尽快实现商业化S型曲线上升,最终甩开补贴而盈利,并支持加油加氢合建站,有效解决土地资源问题。
三、应积极支持因地制宜发展天然气汽车,并逐步完善加气站建设和加气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支持政策。
四、乙醇、甲醇和生物柴油汽车比传统燃油车清洁且都是国产能源,但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产量有限,而煤制甲醇存在环境污染和毒性等问题,建议支持在资源丰富区域试点发展乙醇、甲醇和生物柴油汽车。太阳能汽车还远未达到实用化,建议作为概念车技术储备支持继续研究。
五、中国传统的燃油汽车目前市场占有率依然在95%以上,未来10年也是市场绝对主力。因此,建议继续积极支持发展高效燃油汽车,为构建清洁交通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六、根据不同需求和不同技术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对于行驶距离短且相对温暖地区,发展电动汽车;而对于行驶距离长、载重要求高和较寒冷地区,优先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天然气汽车;在资源丰富地区试点发展乙醇、甲醇和生物质柴油汽车。
七、未来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要做到真正绿色,应该依托可再生能源,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则有赖于消纳和存储的载体。建议鼓励车载电池、电解制氢与可再生能源形成最佳组合协同发展。
八、不断坚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平台,将汽车、绿色能源和移动信息技术紧密整合协同发展,更好服务于中国人民对安全、便利、经济和环保的美好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