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搜索
  • >正文

何晓庆接棒高新华,奇瑞12年更换8位销售老总

发布时间:2017-06-2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人事风波不断的奇瑞汽车,又迎来新一轮高层人事调整。这次调整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新面孔”,但原分管国际市场业务的副总经理何晓庆将接替原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高新华分管国内业务,而高新华则重新分管产品开发,回到其“老本行”。

何晓庆

何晓庆

6月25日,智库君从奇瑞内部获得消息,奇瑞6月中旬以来接连通过内网发文,对公司副总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分工作出新一轮调整,而这也是奇瑞汽车总经理陈安宁上任两个多月后,对奇瑞进行的密集人事调整。
  从奇瑞内网发布的官方文件来看,将聘任李立忠、Raymond Bierzynski、刘杨三位为公司执行副总,分管相应模块业务;副总经理何晓庆分管国内销售;副总经理高新华分管产品开发。另有李康、潘燕龙、余久锋三位新聘为公司副总,其中潘燕龙将分管国际销售。
    国内、国际一盘棋
  众所周知,奇瑞销售公司的人事问题一直备受诟病,之前,曾一度出现12年调整了7位销售公司总经理,这在汽车企业内是非常罕见的。
  两年多前,原奇瑞汽车研究院院长高新华出任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是在上任销售公司总经理黄华琼卸任以后,而高新华的出任,也曾使业内对奇瑞的人事调整提出质疑,为何分管研发的人分管销售?
  而高新华在上任两年的时间内,虽然奇瑞2015年和2016年纷纷取得了集团销量55.01万辆、同比增长8.3%和70.47万辆、同比增长28%的业绩,但相比其他自主品牌,奇瑞近两年的表现只能用“稳”来形容。特别是国内业务,相对而言,其国内主要的竞争对手吉利汽车2015年汽车总销量51万辆,同比增长22.1%,2016年销量更是增长超过50%。
  如果你的竞争对手跑得比你更快,那么你就落后了。显然,这样的增长率,对于在产品上不断布局、推陈出新的奇瑞而言,显得太平淡了。
  相反,奇瑞的国际业绩亮点频繁。2016年,奇瑞8-15万区间产品占总销量80%,出口实现8.8万辆,占中国乘用车总出口量的28%,保持连续14年乘用车出口第一的好成绩。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人事调整,陈安宁希望由何晓庆分管国内销售之后,将奇瑞在国际市场的资源和成功经验输送至国内,助推国内产品升级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创造销量新业绩。
  实际上,就在几个星期前,吉利也在人事上进行了再布局,不同的是,吉利是将国内销售公司副总调任至国际。“国内国际一盘棋”的思路,已经在中国汽车企业中打通。
  另外,重新回到研发岗位,对于高新华而言,在经历了一线的打拼后,更加了解一线需求,也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
陈安宁再次重组内阁
  当然,陈安宁此次“再组阁”涉及到的不仅仅是销售层面。众所周知,陈安宁在担任总经理之前的职务是常务执行副总经理,同时担任观致汽车董事长、捷豹路虎董事长,身兼数职的陈安宁,在奇瑞堪称“大内总管”。
  此次调整后,陈安宁原先常务执行副总经理的职能由包括3位执行副总经理在内的6大模块负责人承担。包括李立中、白雷蒙、刘扬、何晓庆等在内的六位“板块长”,将分别管理奇瑞的生产制造、产品开发、财务和营销等六大模块。
  “这有利于进一步实现业务模块化管理,提高决策效率。打造全体系专业能力。”知情况人士透露,陈安宁希望打造懂产品、懂市场、懂后台的跨领域高层团队,以使奇瑞未来真正实现 “从市场到市场”完善奇瑞“V”字形正向体系。
  而通过业务“轮岗”调整,有利于打造一个兼具工程师思维与商业思维、融合国际国内市场经验的高层领导团队,不断打通内部体系之间的瓶颈和阻碍,实现模块化、矩阵式的高效管理。
  对陈安宁而言,在“模块长”管理制度实施后,也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花更多的精力,完善奇瑞顶层设计。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