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5%和13.7%,超出行业预期,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2016年的中国车市就像一匹“黑马”给了大家惊喜。
增长“逆袭”
产销均超2800万辆,同期分别增长14.5%和13.7%
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较快增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受购置税优惠政策等促进因素影响,月度销量除2月份以外,其余月份均明显高于上年同期,销量累计增长率呈“直线上升”走势,总体呈现产销两旺发展态势。数据上来看,2016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5%和13.7%,高于上年同期11.2和9.0个百分点。
而从销量增长率上来看,在2009年的劲增之后,2010年也是实现32.4%的增长。不过之后从2011年到2015年的五年间,销量增长率分别为2.5%、4.3%、13.9%、6.9%、4.7%。其中仅除了2013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外,其他均为个位数的增长。于是业内看来,低速增长已成为中国汽车发展新常态。在2015年中国车市经历了4.7%的低迷增长后,2016年的“逆袭”显然出乎业内预料。
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首超千万辆
2016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42.1辆和2437.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5%和14.9%,增速高于汽车总体1.0和1.3个百分点,其快速增长对于汽车产销增长贡献度分别达到92.3%和94.1%。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比上年同期,轿车产销分别增长3.9%和3.4%;SUV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增长45.7%和44.6%;MPV产销增速分别为17.1%和18.4%;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38.3%和37.8%。SUV和MPV保持稳定增长,市场占比持续增加,拉动作用明显。其中,SUV增长主要集中在2升以下的车型,交叉型乘用车持续萎缩。
2016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过千万辆,共销售1052.86万辆,同比增长20.5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1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看来,“主要是SUV在起作用,使得我们中国品牌连续两年保持增长。”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51.03万辆、379.15万辆、296.46万辆、179.20万辆和64.40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50%、15.55%、12.16%、7.35%和2.64%。、其中美系持平,其他系别均下降。
货车拉动商用车增长
2016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69.8万辆和365.1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分别增长了8%和5.8%,增幅进一步提高。
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4%和8.7%;货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1.2%和8.8%,货车3月起产销持续上升,拉动作用明显,增长贡献度分别达到116%和126%。尤其重型、中型货车增幅明显,成为拉动商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分析,“一是公路货运和城市物流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中、重型货车(含牵引车)和微型货车的快速增长;二是GB1589-2016新国标的实施和全国大规模治超也促进了货车的增长;三是煤炭、钢铁等原材料的需求加大,也间接拉动了货车的增长。”
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超80%
2016年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7万辆和40.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9%和6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9.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7%和17.1%。
总体来看,“受“骗补”影响,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总销量低于年初预期,但总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另外从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表现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导入期逐渐进入到成长期。而且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逐渐从商用车转向乘用车,从公交走向城市物流。不仅如此,伴随充电设施不断完善,在产品线不断丰富的促进下,私人购车比例也明显增加。”关于2016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师建华总结了以上几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比例中,纯电动汽车占主导,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超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