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搜索
  • >正文

自动驾驶晋升主角 智能技术全面渗透 2017CES汽车盛宴再演续篇

发布时间:2017-01-10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又到一年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时。
    最近两年,车企、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汽车科技类公司在这个一年一度的国际展会上“抢戏”已成为常态。从传感器到车规级半导体芯片;从车载智能硬件到自动驾驶概念车,这些全新的汽车技术及产品正在将传统意义上属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的盛会,转变为汽车新科技的走秀“T台”。
    1月5~8日,2017 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如期召开。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至少有515家公司展示了自身在汽车领域的最新技术。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外国公司在本届展会上公布其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领域的新动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走出国门”,通过这个舞台展示实力。
    ■自动驾驶当仁不让
    据《中国汽车报》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在本届CES上一半以上的参展企业展示了与汽车相关的技术与产品。而在这其中,自动驾驶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
  从汽车制造商角度看,各大车企带来了更加贴近量产的自动驾驶汽车。日产展示的是IDS概念车,福特发布新一代Fusion自动驾驶原型车,现代也为观众带来概念车loniq,菲亚特克莱斯勒(FCA)也在本届CES上推出首款纯电动自动驾驶概念车Portal。不同于其他厂商概念车的运动型设计,Portal是一款以家庭为使用场景的Minivan(小型客货车)。FCA方面表示,该车具备包括自动驾驶、V2X通信、语音识别在内的一系列智能化功能,是为“千禧一代”消费者设计的家庭交通工具。
    在零部件供应商阵营中,德尔福联合Mobileye开发的CSLP自动驾驶平台公开亮相,大陆集团展示了最新研制的高清三维激光雷达。该公司宣布,这款激光雷达可与雷达、摄像头等其他ADAS传感器一道为自动驾驶提供更多支持。与众不同的是,大陆集团的高清三维激光雷达没有任何活动机械部件,实现了固态化。
    在半导体厂商的梯队里,英伟达出尽风头。在被认为是每届CES“非官方开幕致辞”的演讲上,该公司CEO黄仁勋担任主讲嘉宾。在此之前,一般这个“位子”都由英特尔、微软、苹果等消费电子领域巨头的“掌门人”所占据。
    在黄仁勋的整个演讲中,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认为人工智能才是无人驾驶的最终解决方案,并介绍了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BB8在美国多个州进行测试的情况。据称,该车可以在行驶过程中识别其他车辆、交通指示灯、车道线、路标等相关道路信息。此外,黄仁勋还展示了英伟达全新的汽车AI计算平台XAVIER。该平台搭载8核的ARM CPU与拥有512核Volta架构的GPU,在达到30 TOPs性能的同时功耗仅为30W。据介绍,XAVIER将用于驾驶员与车辆的日常交互,帮助车载系统协助驾驶员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智能化技术全面渗透
    从自动驾驶技术最近一两年的发展速度来看,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不断得到快速提升,并呈现全面渗透的趋势。曾经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的“黑科技”,正迎面而来。
    在本届CES上,人机交互领域的创新成为焦点。IAV推出最新的互联驾驶解决方案,法雷奥展示了一辆具有自我感知、使用绿色能源的智能互联汽车,博世带来具备面部识别功能的智能概念车。此外,大陆集团、现代汽车、德尔福等企业也发布了各自关于人脸识别、人机交互、智能出行方面的最新技术与产品。其中,汽车业的百年老店——宝马展出了概念车i Inside Future,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车内交互技术。
    准确地说,i Inside Future是整合了HoloActive系统的概念座舱,宝马对HoloActive的官方解释是“通过手势控制进行操作的全景显示系统”。 该系统包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悬浮屏幕、手势控制与触觉反馈。在HoloActive运行时,仪表盘首先会将显示信息投射到前排中央扶手前的半空中,使得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对于屏幕“触手可及”。接着,一个装在车内的高灵敏度摄像头会对驾驶员在悬浮屏幕范围内的手势动作进行捕捉,从而依据指令进行相应操作。最后,装在座舱中的超声波发射器会向操作者指尖发送脉冲信号,让手指产生轻微压力,为用户提供类似按压实体屏幕的触觉反馈。
    从宝马此次发布的HoloActive系统可以看出,这家高档汽车制造商正在打造更加智能的人机交互技术。这对于宝马而言不仅仅是概念,而是切实努力的方向。目前,手势控制技术已经应用在宝马5系和7系上,相信不久的将来HoloActive系统的功能将有可能在新车上实现。
    相较于宝马,丰田在人机交互领域走的是另一条发展路径。在本届CES上,该公司爱i概念车(Concept-爱i)正式亮相。据称,这款概念车展示的主旨是实现丰田“通过人工智能建立人车伙伴关系”,让汽车充满爱的愿景。资料显示,Concept-爱i所搭载的人工智能可以根据驾驶员的综合表现与驾驶技术,推测其喜好与驾驶习惯,进行路线规划并提供娱乐功能。通过与驾驶员进行实时交流,车载人工智能可以保证行车安全,提升驾驶体验。值得注意的是,丰田宣称将在几年内对概念车进行公路实测,推进相关功能的量产化进程。可见,丰田希望让这项前瞻技术真正进入汽车生活。
    ■中国企业声音渐起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有能力和机会在智能网联领域迎头赶上国外竞争对手。我们或许可以把本届CES看作这种趋势的一个缩影。相比往年,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展会上崭露头角,向世界展示来自中国的汽车科技。
    作为国内智能网联领域走在前列的整车厂,北汽与长安两家汽车制造商参加了本届CES。其中,北汽集团展示了智能化战略的推进情况,并与百度联合发布Roadhackers智能驾驶平台。这已经是北汽连续第二年出征CES,可见其全球性视野及对智能网联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而长安汽车在去年年底入驻美国硅谷后,也选择在本届CES上公布自动驾驶领域的成果,并展示与百度公司合作的最新进展。
    近来深陷舆论漩涡的乐视,也在CES上大规模造势“笑对”传闻。在乐视汽车战略合作伙伴法拉第未来的新车发布会上,乐视创始人、乐视控股董事长兼CEO贾跃亭亲自上台加油助威。据介绍,法拉第未来此次发布的FF91概念车取得了2.39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续驶里程最长达700公里。此外,该车配装数量众多的传感器,能够实现自动泊车等功能。
    此外,国内的一些科技企业和初创公司也来到本届CES展上一显身手。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地平线公司联合英特尔联合发布ADAS系统,可帮助车辆实现在高速公路与市区环境下对道路障碍物的识别;聚焦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初创公司驭势科技展示了其自主设计的第二代无人驾驶概念车;主打视觉识别的纵目科技公司联合高通推出基于骁龙820A平台开发的ADAS产品系统;北京行易到公司则推出了其第三代车载77GHz远程毫米波雷达和第四代车载77GHz中近程毫米波雷达。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