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03 来源:网易汽车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打车行业火爆发展,吸引汽车公司和科技巨头纷纷抛出橄榄枝。目前亚洲市场竞争激烈,打车市场最后花落谁家还是未知数。
今年5月25号,丰田汽车宣布入股美国打车公司优步,外界认为丰田用千万美金购买了优步不到1%的股份。据悉,优步在2015年12月最新的一轮融资后估价略超600亿美金(约3949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与大众汽车最近的市值几乎一样,而且高于通用汽车的市值。同样是5月底,大众宣布决定投资3亿美金(约19.7亿元人民币)给以色列打车创业公司Gett(Gett目前在伦敦、莫斯科和纽约比较流行)。而在1月份的时候,通用汽车宣布投资5亿美金(约33亿元人民币)给来福车(优步在北美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
汽车制造商纷纷青睐打车服务公司,部分原因是随着打车服务越来越流行,更多的人不再选择购车、租车或使用传统出租车,而打车服务公司的司机作为一个群体,逐渐成为了潜在的大买主(部分打车公司开始租赁汽车给其司机)。行业分析家也认为大型汽车制造商关注人力驾车出行到自动驾驶汽车的转变。例如,通用汽车和打车公司来福车已经透露明年它们会共同测试自动驾驶电动出租车;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也已经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Alphabet也是优步的投资者之一。
另外,IT巨头们也不甘示弱。苹果公司最近向中国打车行业巨头滴滴出行投资10亿美金(约66亿元人民币),这一举动彰显了科技和网络公司对打车行业的兴趣。像优步的投资方除了Alphabet之外,还有百度、微软这样大名鼎鼎的科技公司和亚马逊总裁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而滴滴出行也得到了阿里巴巴、腾讯和日本软银的支持。
这些IT集团对打车行业如此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打车服务性质从单纯的打车APP逐渐转变成能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多功能服务平台。
印度尼西亚号称“摩托车界的优步”的Go-Jek在这一方面可能处于领先地位。现在Go-Jek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不仅可以让司机接送自己,还可以让司机帮忙购物和寄送所有东西,无论是电视机还是杂物。据了解,Go-Jek的司机可以配送餐厅外卖,也可以将理发师或家政人员送达客户家中。Go-Jek今年2月份还跟日本的LINE公司合作,让消费者可以通过LINE软件叫到自行车或寄送服务。优步也在有样学样,在美国市场测试货物和外卖食物快递服务。LINE是韩国注明门户/搜索引擎网站Naver旗下的聊天软件子公司。
由于种种原因,亚洲的道路设施和公共交通并不发达,这反而使其成为打车新创公司发展的肥沃之地。目前在亚洲市场,打车公司遍地开花,寻求覆盖全球市场的优步与它们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在中国,苹果的新合作伙伴滴滴出行表示它在400个城市占有87%的私家车打车市场份额。与此相对,优步称其在约40个城市占有30%的市场份额。滴滴表示,其平台上每天有1100万的出行次数,而优步去年在中国每天提供的出行服务为100万次。2015年12月,滴滴出行将中国市场两大打车公司滴滴打车和快滴打车合并,取得了市场主导地位。优步2014年开始才在中国开始提供服务。优步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今年2月份表示,去年优步在中国亏损超10亿美金约(66亿元人民币),因为它将在中国扩大市场份额作为首要任务。卡兰尼克说,优步期望能在两年内在中国部分地区盈利。
在印度,占市场领先地位的打车公司Ola在100多个城市里每天提供35万次出行服务,主要通过挂牌出租车、私家车和电动三轮车进行。今年三月,Ola还增加了摩托车服务。优步则进驻了印度27个城市,声称每天订单超过15万个。优步3月也推出了试点摩托车打车服务,与Ola竞争。Ola与优步之间的竞争很激烈。Ola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一项“微服务”,乘客可享受打车每公里低至6印度卢比(约0.59元人民币)的优惠。优步紧随其后,在10个非大都市将最低价格削减22%,乘客每公里仅需支付约5印度卢比(约0.49元人民币)。Ola的估价在50亿美金(约329亿元人民币)左右。
去年12月,中国的滴滴、印度的Ola、美国的来福车以及新加坡的Grab组成了一个四角联盟,以在它们各自的主战场与优步一较高下。联盟规定,这几个打车软件相互连接,一国公民在出国旅行时可使用其他软件打车,但同时各自要尊重其他成员的市场领土。这一联盟在中国和印度取得了市场主导地位,但在东南亚国家并未取得相同地位。
2011年成立于马来西亚的Grab在新加坡与优步正面交锋。新加坡的消费者早已习惯通过智能手机软件使用传统出租车,而且当地的出租车费也比较合理。
在印度尼西亚,出租车行业老大蓝鸟(Blue Bird)在2011年首先掀起了使用智能手机打车的潮流,后来当地创业公司Go-Jek在2015年1月推出自行车服务,让智能手机打车服务变得更加炙手可热。今年5月这两家公司宣布在软件技术、支付方式和推广领域合作。现在Grab和优步都在攻占印度尼西亚市场,以追赶Go-Jek和Blue Bird。
在泰国,打车行业没有胜者,但是优步和Grab似乎在激烈竞争。优步亚洲业务负责人道格拉斯·马(Douglas Ma)2月份向《日经亚洲评论》表示,优步在泰国有3.5万名注册司机。
综上所诉,优步还没能在任何一个飞快发展的亚洲市场建立明确的领先地位,而其他打车公司也在努力发展,它们都有机会在不止一个市场建立市场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