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搜索
  • >正文

汽车上那些花哨但不实用的配置

发布时间:2016-05-13 来源:AL频道

如今,汽车在满足基本代步用途后,人们对配置的需求也日益高涨。不客气的说,国内很多一部分 消费者对于配置报着“用不用是我的事,但有没有是你的事”的想法,有些配置别管实不实用,都要要要。事实上有的配置,在我看来真的是然并卵。各位,注意 了,我要开始吐槽了!有些可能偏主观,但这种现象一定是存在的。
  真皮座椅(加装织物座套)
  这一点恐怕是长期以来很有争议性的一条,我不否认真皮座椅的舒适性和档次感,但是有的车主购车时宁可多花钱装一套原厂真皮座椅,提完车扭脸就去路边汽配店买 一套二三百块钱的织物座套,这就真的有点匪夷所思了。身边甚至还有极端的个例。买车时:“座椅加热?要!座椅通风?要!”买完车:“哎呀,这加热会不会给 这真皮座椅烧坏啊,哎呀,这通风会不会给皮子抽秃噜了”
  包裹的这么严实,侧气囊还怎么弹出?
  还有一点很重要提醒各位:如果您的爱车有前/后排侧气囊,就算非要加座套也一定不要买全包围式的,否则万一发生事故,侧气囊在座套里面炸开后果不堪设想。
  语音控制
  厂家宣传这一卖点时总是说的很高大上,虽不能一概而论,但实际体验上也有部分真的是一把辛酸泪,要求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就不说了,反应延迟和流畅度真的让人煎 熬,尤其是对那些试图边开车边导航或者边打电话的朋友,我倒劝您有着分心的时间,不如先把车安全的停在路边,然后赶快导航或者电话。当然,这个系统以目前 来看,在规范普通话发音和磨练耐心的方面还是功不可没的哈哈。
  原车导航
  这是一个公认存在的bug,原车导航再怎么更新现在也是完全被手机导航碾压之势,而且更新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怎么算怎么划不来。关键的是:志玲姐姐的声音那么好听还要啥原车导航!
  驻车脚刹
  首先要说明的是,脚刹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只是在目前的驻车方式来看,脚刹是使用率相对较低的一种。脚刹和手刹的原理基本一致,只不过将手提式拉线改为脚踏的方式,而脚刹之间的释放方式还有不同,有的车型踩脚刹制动后再深踩一下释放制动,而有的则是需要用手拉一下释放。
  有一次车停在一个小坡上,朋友下车时手刹没有拉紧,于是我赶忙将手刹拉紧,如果那辆车是脚刹的话,那副驾的人就是再眼疾手快也没有办法,想想还是有后怕。
  车载电视
  现在不少车型可以加装电视信号接收器,但车载电视还是不太实用,首先画质低、信号稳定性时有波动,其次大多数时间都在开车,对于驾驶员真的会很有分心的影响,存在意义大于使用意义。
  车载烟灰缸、点烟器
  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在老普桑上面第一次看到点烟器这个功能感觉帅爆了,加热后还会自动弹起。但是慢慢地大家更习惯用打火机点烟、烟灰直接弹出窗外,而且更多的是用点烟器接口连接USB线,点烟器早不知道扔哪去了,如今这项功能真显得有些顾影自怜。
  自动泊车
  不知道为什么提起来自动泊车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文章代言的途安广告,途安虽说人气不高,但是当年这个广告可谓深入人心,也拉开了“自动泊车时代”的序幕, 如今但凡是个标榜科技感的车型,不配个自动泊车出门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而且泊车的方式也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让人不禁感叹这城里人停个车都这么会 玩。不过说真的,跟这项功能本身的逼格比起来,实际驾驶中人们还是更愿意自己掌控方向盘停车入库,对于一套电控系统的接纳度还并没有那么高。
  电动吸合门
  之前,对于电动吸合门这个配置,我的内心是激动的,听起来很高级很有档次的样子,但实际一番体验下来,心中的失望度增加了不止一点。电动吸合门可不同于电动 门的概念,它并不能自己开关门,只是当你关门的力度欠缺没有把门完全闭合的时候,它才能像个吸铁石一样把门关上,经过我和身边的几位朋友体验发现,对于朋 友在关门最后时刻总是会减小力度,也就是说最后关门的一刹那反而会刻意阻止门关上,这又是何必的呢?有个朋友当初就是觉得这个配置很有逼格才买的车,结果 前两天吃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自己的爱车天天被各种不知情的人“啪啪啪”的大力关门,听得自己心都碎了。
  大多数SUV的第三排座椅
  现如今SUV圈掀起了一阵七座的热潮,哪个新车上市没有七座车型必然会被冷嘲热讽一番,很多车型也都标配或选配第三排座椅,似乎觉得只有七座SUV才配得上大空间、全尺寸的称号,可是相比轿车,本身长度就不占优势的SUV装了第三排座椅后真的有那么大空间吗?
  是不是有点扯犊子!对于大多数SUV车型,哪怕空间表现再好的第三排座椅,也只是能勉强塞下两个成年人的体型,受空间限制,第三排座椅普遍坐姿较低,整体坐 姿很尴尬。对于那些家中人口较多,必须上七座的消费者,您还真不如老老实实买辆七座MPV,全家人舒舒服服的坐上去,谁也不委屈。而那些执着于SUV的用 户,真不用纠结七座和五座,日常您也基本用不着第三排。
  轿车驾驶侧车顶拉手
  最开始,驾驶员一侧的车顶不是拉手,大多是一个眼镜盒,但随着气囊越来越普及,发生事故时气帘的弹出会瞬间打碎眼镜片,这对于驾驶员和乘客都是很致命的,索 性全部统一成拉手。对于那些车身比较高上下车不太方便的越野车,有一个拉手可以辅助一下,我个人是实在想不通对于轿车,这个拉手对于驾驶员有什么用?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