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搜索
  • >正文

这些体位很重要 难度不高却能保命

发布时间:2016-04-08 来源:易车

当交通事故马上就要发生,并且无法避免了。你会怎么办?双手画十字,向上帝祈祷?或者,开始忏悔自己操蛋的一生?不,下面这些“体位”和撞车“技巧”才是你该做的。
    事件回顾:4月2日下午1时左右,沪宁高速常州段上发生了连环车祸。起因是两辆大货车不慎相撞翻车,并且当时雨天路滑,车辆制动性能下降,后面3辆大客车、20辆小客车在多点多段相继追尾相撞。事故造成2人当场身亡,1人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另有26人需要住院抢救治疗。
    反思:该事件是所有人不想看到的,但发生了,也可以给人们很多思考。比如,沪宁高速车祸发生后,四公里内的应急车道都被堵死了,为救援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除此之外,很多受伤的人员,其实只要在事故发生前的一瞬间,做出正确的处理,是可以避免掉相当一部分伤害的。
    你告诉我你怎么逃?怎么躲?虽然已经无处可逃,我们就要放弃“治疗”吗?或是开始祷告,大声尖叫,抓住男朋友的手?非也。真要是那么做,那你就别抢救了......
    很多撞车都是突发性的,人算不如天算,当意外发生的时候,要做的就是尽量把伤害减到最低。我们总说防患于未然,经常宣传如何避免事故,但当事故发生后,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同样重要。选择合适的撞击角度,事故发生时车内人员的身体姿势,车辆发生碰撞时,该如何固定身体,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救了你,甚至救了一车人的性命。
    撞车的时候要“刚正面”!
    在遇到马上要追尾的情况下,一般人都会下意识的紧急转向尝试避开前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车辆没有失控,也没有完全避开,那么碰撞会由100%的正面碰撞变成小范围碰撞。其实这样会更不安全。听起来是不是很反常?
    即将追尾或者碰撞,一般人的自然反应肯定是尽量避让。但事实上,如果你避让过后最后对撞重叠率为25%左右,车辆和伤员的损伤会远大于50%重叠率的对撞;而50%重叠率的对撞,损伤也会高过100%重叠率,这也就是说,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两车行驶方向为同一条直线,无论是追尾还是对撞,损伤都要比错开撞小。
    我们从物理原理上看待这个问题——碰撞面积越小,压强越集中。而且现在汽车的前端和后段几乎都是采用吸能构造,让更多部分参与到碰撞中,就可以吸收更多的撞击能量,最大程度上疏散碰撞力,从而减少对车内乘员的伤害。
    错开角度的碰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会导致车辆的轨迹偏移,比如,为了躲避其他车辆而翻到沟里、桥下,更惨的可能跑到卡车底下了。而且,正面对撞或者追尾的话,车内人员所受力的方向都是正向的,人在车内的运动轨迹也比较单一,而且大部分汽车对于正向的保护程度要比侧向保护更好(比如正面气囊的普及率要比侧气囊高得多)。
    当然,如果错开的幅度很大,周围也没有行人、卡车、悬崖之类的危险场景。最后只是“擦家而过”,那么最后损伤的程度可能会比较轻微,避免了一场严重的事故。所以在眼前面临一次大碰撞时到底该不该打方向躲避,打的话该打多少。差不多是个生死攸关的抉择。
    那下面来说说姿势和体位吧
    在驾驶者遇到正面碰撞无法避免的瞬间,应双手握住方向盘,两腿向前绷紧,身体尽量向后倾斜,把头部贴住座椅头枕,用以避免在撞击瞬间头部与挡风玻璃相撞。也可以减少身体与弹出气囊间的相对速度。
    在撞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因惯性作用而向被撞方向倾倒,接着又会反冲,这一瞬间容易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这时乘客应该尽量蜷缩身体,保护身体主要器官,双手抱住头,用以保护和固定即脊椎。
    当驾驶人判断撞击力量较大,或者撞击部位接近驾驶座位时,应该使身体迅速离开方向盘,同时将两腿抬起来,避免碰撞时发动机和方向盘后移而造成的严重伤害,即使车身严重变形,这样做也会为救援带来方便。
    副驾驶是最危险的座位,在发生撞车的时候,应该抱住头躺在座位上,同时屈身抬膝保护腹部和胸部。
    如果车辆受到撞击之后造成了侧翻,车内人员应用力握住车顶把手,固定住身体,把头部保护在双臂和胸部之间。如果不可避免的要被抛出车外,应该沉着冷静,尽量控制身体运动方向,避免被车辆碾压。落地时应双手抱头顺势向惯性力方向滚动。
    撞车的时候千万不要大喊大叫,应该紧闭嘴巴,因为在交通事故中类似咬舌自尽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结语:谁都不希望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很多时候事故并不是我们自己导致的,即使有着再高超的技术,也无法完全化险为夷。虽然即将发生事故的时候,给人的反应时间非常的短,但也一定不要放弃、人在危险情况下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会立即上升,警觉性提高、反应变灵敏。在事故发生的瞬间完全可以作出判断和反应。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