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13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作为电子行业前沿科技的盛会,2016CES展于6日~9日拉开帷幕。CES不再只是电子类产品的盛会,越来越多的来自与汽车科技相关行业也涌入CES会展,将自家运用在汽车上的新技术提前展示,在本届CES展上,共有115家参展商上来自汽车科技行业,其中包括福特、宝马、大众等汽车界大佬企业,也有提供核心技术支持的零部件企业等,它们不仅技术更迭速度加快,同时也代表着未来技术发展之风向标。
汽车制造商领域
乐视:Faraday Future电动概念车
乐视这次在CES上首发FF电动概念车,一时间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分明是冲着特斯拉来的,况且还是在特斯拉的美国老家。据悉,这款FF ZERO 1电动概念车,也就是乐视此前宣称的那款乐视超级汽车,它由乐视与Faraday Future联合打造的,最大功率将超过1,000马力。Faraday Future FFZERO1概念车的前脸造型非常特别,细长的LED头灯贯穿整个车头,此外该车的车顶由一整块玻璃制成,而在尾部则配备了一块竖直的透明扰流板。
乐视推出的这款纯电动车,采用“四核”动力,最大功率将超过1,000马力,这也使得它从静止加速至96km/h(60mph)仅需不到3s。此外,这款车还具有自动驾驶的功能,该功能在日常道路以及赛道上都可以运行。目前这台Faraday Future FFZERO1概念车或许并不会量产,但Faraday Future很快就会在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建造一所先进的工厂。
奔驰:E级无人驾驶汽车
在这次CES展上,奔驰展出了E200和E300两款无人驾驶汽车,据称最快在未来两年内上市。
奔驰虽然没有发布新一代E级内饰的整体造型,但是最具看点的液晶仪表盘等细节有所发布。此外,奔驰官方还表示新一代E级获得了美国内华达州自动驾驶路试资格,其也是世界上首个获得在这里测试许可的量产车型。
据悉,全新一代奔驰E级能够在内华达州内的所有州际和国道上进行自动驾驶测试,但前提是车内的测试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自动驾驶测试培训。另外,在车辆测试时必须有两名以上的测试人员在车内,除了主驾驶位置负责在意外情况下接管车辆的人以外,车内还需要另一名测试人员进行协助。为了方便在马路上识别出自动驾驶车辆,内华达州的自动驾驶测试车都安装了红色的牌照。
宝马:i Vision Future Interaction概念车
BMW i Vision Future Interaction概念车基于宝马i8敞篷版设计,车辆会针对当前驾驶模式和周围环境自动进行调整。驾驶者在自己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或Mobility Mirror上开始行程之前,可以查看车辆电池电量或者提供的路线。之后,这些信息被自动传输到这款车的相应菜单、平面地图显示器以及全景显示器上的驾驶者信息中。BMW i Vision Future Interaction配有平视显示系统、带三维视图显示的组合仪表以及一个几乎扩展到整个前乘客侧的21英寸全景式显示器。诸如车速、限速或导航信息等最重要的数据将投射到前风挡玻璃上,而组合仪表就布置在方向盘后。
此外,全新的BMW CONNECT互联系统也搭载在车上,其基于云服务打造,可以将用户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提前为用户安排好行车路线,例如出行喜好,同时其还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此外,宝马还为摩托车手提供BMW CONNECT服务。
大众:全新电动概念车
在2016CES展上,大众正式发布了BUDD-e概念车,新车采用大众最新的MEB电动车平台打造,同时还应用了手势控制、e-Mirror等多项新的技术。新车前脸采用了三横幅式的格栅设计,大灯组和格栅相连,看上去非常的个性。侧面采用了平直的车顶线条,车顶还加入了太阳能电池板,21英寸的轮圈看上去非常运动。
据大众表示,这款车的车门是能够通过触摸和手势控制的,当乘客说一些指示的时候,这款车能够识别语音并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当后排某位乘客说“将温度升高一些”的时候,该系统还能够识别这位乘客的座椅位置,并将他所在的这个区域温度进行调整。此外,该车还能够和家里的智能设备高度互联,当车回到家的时候可以自动打开空调或灯光。新车搭载101kW•h的电池组,电动机在前后轴上各安放一个,实现四轮驱动。目前大众没有公布其输出功率,但是表示其最高时速可到150km/h,纯电最大续航里程能够达到600km。而一次充电到80%,只需要15分钟。
丰田:全新地图绘制系统
丰田今年似乎更加保守了,因为它并没有带来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车”,而是带来了一套全新的地图绘制系统。这套系统的亮点在于,地图的绘制精度高达5cm范围,可精确识别道路分界线、限速和道路标识。其用意在于进一步方便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与升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所在便是汽车的GPS定位和道路识别这两大功能。而相比于谷歌需要借助其他车企来完成自己的野心,丰田自给自足的做法就方便的多了。
克莱斯勒:车载互联系统
在今年的CES展上,FCA将展示最新开发的第四代UConnect信息娱乐系统,该系统相比老一代拥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启动时间,并增加了触控设计以及高分辨率屏幕。新系统将与苹果CarPlay和Android Auto进行互联,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将配备有检测驾驶分神以及抬头显示等功能。
北汽新能源:i-link智能网联系统
“i-link系统”是北汽新能源开发的车联网品牌,此次亮相CES并推出美国版,很可能就是要打进美国市场。该系统采用自然语音识别技术的信息娱乐系统,通过搭载手机的无线充电设备,将实现电动汽车远程查询、检测、控制、预警等功能。
在此之前,北汽联合乐视投资的美国Atieva公司,主要研究、开发和生产电动汽车核心动力系统。Atieva将与北汽合作推出一款纯电动概念车,并将在2016年北京车展正式发布,北汽可能负责代工生产和研发技术。那么在北京车展之前,北汽有可能要率先宣布这款纯电动车将搭载i-link™智能网联系统,并以此作为进军美国市场的开端。
零部件供应商领域
博世:智能城市与互联交通
在今年的CES展上,博世围绕智能家居、智能城市、互联交通、工业4.0四大主题进行展出。当中,停车和车联解决方案是其展出的主要内容。
停车解决方案安装在停车场路面的博世传感器能够探测到某一停车位是否被占用。之后传感器通过无线传播把这些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这些数据在服务器上将合成实时地图。车主即可在自己的智能手机或网络上获得实时地图,挑选出空置的停车位,并进行导航。
此外,停车方案中博世还展示其自动代客泊车功能,车主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命令汽车自己寻找停车位并完成停车。博世表示目前正在开发停车场内全自动泊车所需的所有组件。
带有触觉反馈功能的触摸屏产品增加了人机之间触觉交互,从外观上看,它与标准的显示屏并没有差别。多种材料表面的仿真处理使它能够通过触摸识别每一种元素,有助于减少车主分散注意力的可能。
地平线监测设备互联直到现在,人们还通过电子地平线监测设备提供倾斜数据以及转弯的锐度,以补足导航数据。博世互联后的地平线监测设备将在此基础上加入关于交通拥堵、事故和施工现场等实时的、动态的数据。这种解决方案让司机不仅能够更加安全地驾驶,还能更好地提前了解路况。
Highway pilot系统适用于高速公路驾驶。传感器监控汽车周围环境,然后汽车把这些信息与超精准的实时地图数据结合起来。装上这个系统,在大多数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自动化水平将大大提高,使得车主驾驶车辆更加轻松。博世已经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公共道路上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测试,预计到2020年,Highway pilot系统将投入大规模生产。
此外,mySPIN、逆行预警系统、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传感器等也在展出之列。
麦格纳:车联网安全及驾乘安全
麦格纳在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布局上一直较为稳重,在智能互联发展上亦如此,此次参展,以“探索•前行”为主题,聚焦解决车联网及驾乘安全在内的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核心挑战。麦格纳此次展示的技术结合了麦格纳安全网关及阿耳戈斯汽车网络安全软件,为优化车联网安全提供了一个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区别于仅起到防火墙作用的传统软件,麦格纳与阿耳戈斯合作提供的系统可以在早期就识别出潜在恶意威胁,从而预防恶意网络攻击。
车内影像和抬头显示技术通过基于摄像头的监控系统,可以追踪驾驶员的视线并估测其疲劳程度和注意力分散程度,从而帮助驾驶员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驾乘安全性。而抬头显示器可以将后视摄像头的图像无障碍投射,并通过视线追踪系统判断驾驶者是否正在抬头观察内视镜以获取后部车况。
采埃孚天合:疯狂概念车配置其创新技术
在本年度CES展上,以超前设计文明的瑞士Rinspeed推出了其最新款自动驾驶原型车——∑tos(西格玛托斯),∑tos配置了采埃孚天合的可伸缩方向盘,具备离手感应等多项功能,并在自动驾驶模式下为司机提供辅助。其中,驾驶模式管理DMM的显示屏位于方向盘上方,当司机点击“Push to Drive”选择自己驾驶,系统手动模式“M”亮起;如果司机的双手脱离方向盘,系统则显示自动模式“A”,由车辆接管驾驶。在自动模式下,司机可以把方向盘折叠放置,留出更多空间。采埃孚天合的可伸缩型方向盘,为车辆的内饰设计增加了很多可能性,还能帮司机创造个性化的驾驶环境。
为使仪表盘区域的占用空间最小化,采埃孚天合还为∑tos建议了在顶棚内安装前座正面碰撞安全气囊的独特设计。除方向盘和顶棚气囊外,∑tos的安全带织带技术也由采埃孚天合提供。
美国镜泰(GENTEX):视觉增强技术
镜泰公司在2016年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开最新车用视觉增强技术,并搭载于凯迪拉克CT6和XT5车型。
据镜泰工程副总裁Neil Boehm介绍,凯迪拉克CT6和XT5搭载多项镜泰独家技术,包括XT5所采用的自动防眩外饰镜,该车镜带有盲区告警功能;以及镜泰 HomeLink®车载互联系统等。而全新的“全屏幕车镜”FDM™(Full Display Mirror)技术则是初次亮相,凯迪拉克CT6和XT5成为首批搭载的量产车型。FDM™采用LCD屏幕,通过实时全景视频流改善司机后向视野。
此外,镜泰HomeLink®系统、无框车镜设计、新摩托车视觉技术和航空用可遮光窗玻璃等技术也齐聚2016年CES上。
大陆:联网能量管理系统与动态云数据
大陆集团带来的动态eHorizon(电子地平线)系统、联网能量管理系统(cEM)等,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动态eHorizon(电子地平线)从2012年起,大陆集团已在商用车市场上证明静态eHorizon技术能够实现显著的节油效果(平均幅度约3%),静态型eHorizon技术所用的是车载静态地图中的特定数据。大陆集团在此成功技术的基础上又将eHorizon技术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通过应用云智能和群体智能技术,使动态eHorizon 后台的数字地图信息时刻保持更新和准确。大陆集团由此将限速变量、交通灯、建筑物或道路障碍物等各种动态数据和车道专用数据都纳入其涵盖范围,供车载电子系统直接使用,或供驾驶员了解相关信息。
联网能量管理系统(cEM)以分段交通信号或限速变量等动态云数据为基础,通过预测车辆前方情况而调整节能管理功能,通过熄火滑行和再生制动的优化组合使驾驶规划更高效。总体而言,联网能量管理系统可使耗油率再降低3%~4%。
科技和互联网公司领域
微软与沃尔沃日产哈曼等共同开发联网汽车
微软与汽车商沃尔沃、日产及供应商哈曼(Harman)、自驾汽车技术公司IAV达成协议,一起开发联网汽车。
与哈曼的合作将专注于汽车、消费者和企业市场的联网技术,包括远程信息处理、云平台和生产力工具的开发;与IAV合作,将利用Windows10中的Continuum模式,将Win10设备内容直接串流到汽车仪表板中,让用户在路上也可以工作。
高通携手奥迪推出车载芯片骁龙602A
本届CES展上,高通宣布和汽车厂商奥迪达成合作并展示搭载高通骁龙602A处理器的奥迪Q7,而该芯片同样会出现在奥迪的部分2017年款车型中。
据悉,高通并未透露更多关于骁龙602A处理器的细节信息,不过发言人表示骁龙602A不仅在图形处理方面能够为车载娱乐系统提供更好的支持,也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了更多帮助。在车身传感器和骁龙602A的协作下,汽车可以实时检测路况和周边情况,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自动驾驶。并且在安全方面,摄像头全程监视驾驶员注意力,如察觉到疲劳驾驶会提醒驾驶员。
沃尔沃将采用英伟达Drive PX 2超级计算机平台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英伟达推出“Drive PX 2”系统,其处理能力高达8T/s,可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信息,经由图形处理器分析处理后自行学习,形成一套完整的图像,实时给出最佳行驶方案;沃尔沃的新车将首先搭载该系统。
新科技同时也面临新挑战
从本届CES展上汽车制造商们发布的新产品和新规划来看,汽车行业在新技术上下了重注,从互联汽车到自动驾驶技术,这些新的技术为汽车行业的革命创造了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对挑战,如果这些技术还没有成熟,或者消费者还没有准备好迎接这些技术,那么这种挑战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美国汽车协会(AAA)政府关系和交通安全宣传常务董事Jill Ingrassia在CES上表示,车载技术具有解决美国交通死亡事故高发的潜力。据悉,美国交通死亡事故虽然在2014年达到了新低,但事故率还是高达平均每15分钟一例。
随着汽车制造商越来越拥抱驾驶辅助、车道检测、自动紧急刹车等技术,他们有望进一步降低这一数字。未来,汽车行业打算整合自动驾驶功能,以减少汽车驾驶途中的人为失误。
通用汽车动力系统研究实验室总监Gary Smyth承认,通用和很多汽车制造商都认为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将是未来不可避免的趋势,在那种环境中,汽车可以一直自动控制。然而,他表示,这种技术仍然“任重道远”,目前还有很多尚未解决的复杂难题,例如汽车导航时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障碍,譬如一场交通事故或者警察临时交通管制。
Gary Smyth表示,目前,汽车行业需要洞见未来10~15年的发展趋势,并为市场提出解决方案。他说,通用汽车正在计划到2017年生产出能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高速、高拥堵路况下,减少驾驶员失误的风险将会对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不过,Jill Ingrassia警告说,如果这种技术真的能够改善安全,那就需要驾驶员掌握这种技术。如果驾驶员发现他们在行驶途中能够接管汽车控制,他们就需要时刻准备好在恰当的时间结束汽车自动驾驶,重新换成人工驾驶。这就需要培训新的驾驶员,正如当前的驾驶员,是在汽车没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情况下花了一辈子时间来培训驾驶技能的。对汽车行业来说,互联是另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Gary Smyth说,通用汽车2016年所有车型都将具有4G LET互联功能。虽然通用早在大约20年前就推出了安吉星(OnStar)系统,后又推出了具有一定程度车载互联功能的汽车,但Gary Smyth表示,目前整个汽车行业对于车载互联技术究竟有何用途的理解仍然处于“婴儿期”。
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学院临时主任Carol Flannagan指出,互联汽车不仅能够与紧急救援系统交流,还可以和其他汽车以及基础设施进行恒定的通信,这就会产生堆积如山的数据。Carol Flannagan表示,最好的办法是鼓励行业间数据分享,特别是要培养一种文化,保存数据不给个别公司竞争优势。他解释说,私营企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都可以从数据分析中获益,汽车数据对于其他行业也有关联和价值。Flannagan举了一个例子,将车祸数据与医疗数据,就能发现类似事故中死难者的相关性。如果汽车行业保留数据不给其他组织机构,那么汽车行业就无法享受到这些技术带来的好处。
当然,这种开放数据的方法还关系到网上数据如何处理,以及驾驶员隐私和安全如何保护等问题。Ingrassia再次指出当涉及到数据时消费者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消费者来说,知道谁能查看和分享他们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都是汽车行业在全面拥抱这些新技术之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美国智能交通学会主席兼CEO Regina Hopper强调,这些技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仅仅在行业内部为人所知。如果这些挑战无法化解,汽车行业就只能止步不前。
中国企业离真正“占领”CES有多远?
目前,自主品牌在汽车科技领域可能仍处于一种跟随状态,与海外品牌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在这种状况之下,对于CES这类可谓引领未来走向的展会,自主品牌现阶段可能不能有更多展示。
需要指出的是,一家汽车企业所谓汽车科技领域的能力,与其资金投入永远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对于当前的自主品牌而言,虽然有些自主品牌车企的研发投入与其销售收入的占比与海外品牌已不相上下,但从绝对值来讲,还是存在着较大的金额差距。而这种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主品牌相较于海外品牌而言,还很年轻,历史沉淀和积累还不够。因此,相关行业专家认为,当前自主品牌在汽车科技领域与海外品牌的差距,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要自主品牌能够不断的从点滴积累,必然会不断缩小与海外品牌的差距。在这一方面,苹果和谷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它们从来不参加CES展会的,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产品创新的影响力。因此,自主品牌要认清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从而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进行前期充分的准备,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