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搜索
  • >正文

徐长明:今年车市V型反转已成定局

发布时间:2015-11-16 来源:汽车产经网

 徐长明表示,今年车市“V”型反转已成定局,明年车市增速将重回两位数水平。
    2015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上,政策下的汽车市场再次成为会议热点话题。
    今年1~9月,乘用车销量1349万辆,增速显著回落;从月度走势来看,二季度起市场持续低迷,7月探底、8月需求企稳、9月出现回暖。进入到四季度,受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乘用车市场也迎来了值得期待的两位数增长。
    10月份,自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以来,单月1.6升车型增速从9月份的0.3%猛增至17.5%,强力拉动车市走势。
    会上,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今年车市“V”型反转已成定局。
    据了解,从四季度开始,一些车企借助政策推广,对未覆盖产品也相应进行减税促销。另一方面经销商信心也因此明显提振,进货意愿增强,有利于四季度销量提升。同时节能补贴政策年底即将到期,届时也将引发集中提前购买。
    然而,相较于2009年的购置税减半政策,今年的经济发展变缓、汽车刺激政策也不如2009年,因此政策刺激的需求提升幅度远不及2009年。
    2009年,鼓励政策曾拉动需求293万辆,同比2008年7.1%全年增速猛增至51.5%。据分析,在这51.5%的增速中,其中11%来源于汽车下乡及取消养路费的拉动增速贡献。对于今年,这两项增速已不再存在。同时,已限购的7座城市也会削弱该政策的刺激效果。
    不过,徐长明分析,即使达不到2009年的增幅水平,但2016年乘用车市场重新回到两位数(10%)增长水平将不成问题。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汽车趋势发展的看法,我想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第一个,今年的车市虽然是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但是后几个月,8月份之后的市场V型态势已经成为定居。
    第二个,未来几年乘车市场仍然恢复到中速增长的态势,中速相当于GDP的1.3倍。
    第三个,2016年乘用市场有可能恢复到2位数增长。
    大家可以看从图上看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增长率只有4.2%,但是V型的态势非常明朗,从季度角度看,一季度9.6,二季度0.9,三季度0.8,10月份是12%,如果按国产车数据比这个还要高。
    从月度上来讲,今年7月份是最低点,上半年一到七月份每个月都是往下走,8月份开始已经连续三个月回升态势,10月份回升态势非常明显。房地产市场给了那么多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但是汽车只给了一点点政策效果就非常明显。
    为了说明政策有效果这两个曲线,一个曲线1.6升以上的蓝色曲线,今年一直往上走,但是大家看紫色这个曲线是1.6升以下,受鼓励政策支持的车型。10月份一下增长到了17.5%,这个作用还是非常明显。明显1.6升以下受鼓励政策支持车型高速增长,总体上,也是由6%几到12%几的水平。
    今年车市为什么出现一个大幅度的下滑,主要还是宏观经济减速。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来,宏观经济速度不断的下降,2007年的时候是14.2%,今年到6.9,这样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信息,实际上购买力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尤其是汽车的购买是储蓄加当年收入两个因素加一起,其实购买力影响不大。今年下半年购买力加强,关键是信心受到明显。
    从微观指标来看,这个影响更大一些。比如说公务员的实际收入现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国有企业降薪,高收入人士下降,文体明星基本上没有太多活动可以参加了,所有电视台都变成大众舞台,他们的收入肯定下降的。高校机关的人员不允许参加这种班,国有企业也不允许,招生就变得困难。大学里面经济学院、商学院一大部分来自于这种收入。其他的费用也影响。现在科研费严禁报销不是正常的费用,教师的收入受到影响,五星级酒店、高档娱乐场所明显受影响。包括旅游区各位会议都不让开等等,这些方面的影响直接冲击的是豪华车和进口车,豪华车和进口车今年为什么受到这么大的影响。刚才讲的微观的情况是非常直接。当然,高收入人上去之后,他们花钱就少,就会影响其他人的收入。
    所以我们说今年车市的下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为什么说二季度有这么大幅度下降,从9点多掉到零点几,我们觉得有两个因素在里面。
    第一个就是股市,股市在4月份以后出现了股值的暴涨,导致入市的股民的数量大幅度增长,4月份之前是百万级,四五六月都在一千多万人入股市,我们调查有很多人因为想在股市上发点财,然后掉进去这部分比例比较高,6月份股市暴跌,大家想买车钱又没有,23%的人因为股市的暴涨暴跌影响了他购买车。
    第二个短期因素限购带来的恐慌性购买,导致去年二季度车市的购买非常大。我列了几个大城市,南京去年二季度比前年2季度同比增长93.3%,重庆是74.7%,成都68%,郑州54.7%,这么大幅度的证章基数就上去了。今年虽然销量没变,数字是下行了。
    这两个短期因素去掉了,再加上经济遏制度下降,在没有鼓励政策的情况下也是一个V型的反弹,只不过反弹力度比较小。再加上鼓励政策,大概就会恢复到10%左右,这是我说的终端数据。这个月又过去半个月,最近这两天跟企业联系,四季度的数量从企业数据看肯定要超过10%,现在企业又开始拉破。比较好的一个点经销商对车市有信心了,压货就接了。这是今年车市的一个看法。
    第二个方面我们分享一下未来几年的车市,我们估计会恢复到中速增长的态势。这个速度大致相当于GDP增长的1.3倍,或者是GDP等速,后面可能比GDP要略低一点。这个结论的得出是根据我们对全球汽车市场做的时政分析。每个国家的市场都有两个快速增长时期,一个时期是高速增长期,持续5年左右,销量年均30%,第二个时期是平稳快速增长期,这个时期持续10年,相当于第一个时期的2倍市场,但是速度就低了,比第一个时期低20%左右,日本用了8年时间,韩国用的12年时间,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将从2009年延续到2024年,第一个时期销售量增长率相当于GDP的3倍,从日本韩国的情况来看,第二个时期相当于GDP的2倍多一点。我们国家平均来看第二个时期,整体来算大概是1.5倍。但是从现在算没有这么高了。
    实际上这个图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路径跟日本不一样,日本是高速度短时间,我们是相对低的速度,相对长的时间。为什么有这种路径的差异,我们研究的结论决定因素就是收入的状态,日本收入差距非常小,它呈现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我们现在收入差距非常大,有城乡差距,中东西的差距,2001到2008年高增长地区涉及到五六个省,从2009年到现在时间,高增长转移了,到了中部地区。这两年湖南湖北陕西河北,河南、安徽、内蒙、江西等等这些地方速度非常快,今年整个车市这么大幅度的下降。
    我们的发展是T队,速度在不同时点上高,平均速度就下来了。由于2009年到2010年,等它降下来的时候国家有刺激政策,两年的销量翻了1倍。这个数据应该是2013年才达到的,后面就有一些超前消费,2010年算起速度是10到12,从现在算起大概8%到10%,最近几年可能有10%。总体的速度大概在近期1.3倍,中期是短速,远期就比GDP数要底。
    大家说这个结论有可能按我刚才说的速度测算,到2024年我们测试的数据是3680万辆,如果按照日本的保养水平测算我们的峰值点是6771万车辆按欧洲4国饱和点来算我们是6674,按照丹麦的水平饱和点是6138点,我们都没有突破,所以还是能够往前发展。
    我们看一下左边的数据是销量,第二类是人口,这两个一除就是一百个人一年买多少辆汽车,这个数据乘以总人口数就是一个国家销量的饱和点。我们如果按照欧洲四国的平均水平测算,什么因素决定每一百个人决定买多少辆车,是有千人汽车保有量决定的,千人汽车保有量高的国家,美国的千人保有量是802,丹麦是478,保有量除以15那就是销量的饱和,什么因素决定了千人汽车保有量,90%的决定因素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也高的国家千人保有量越低,人口密度越低的国家千人保有量越高。这里面本日本几十个城市列出来,日本的千人保有量只有250辆,大概就是北京的千人保有量水平,现在我们国家上海、北京接近他们的水平,也就是说北京、上海的千人保有量搞不到哪去。只不过控制手段不一样,我们显得行政化,日本显得市场化,日本必须有车位才敢买车。我们国家这个政策不能用,用了之后肯定管不住。实际上是一样,不管什么办法,总得要控制。
    现在2000人的城市千人汽车保有量在500多甚至到700这个水平,我们国家千人保有量是多少,我们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是143人。这个不科学,大家看不同的省份人口密度不一样,颜色越深的表示人口密度越高。我们的研究范围从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只有6%的人在这条线的西边,94%的人在这条线的东边。
    德国、意大利、英国差不多都是每平方公里300人,况且日本的人口密度是我们的接近4倍,他的千人保有量都达到580左右,这是基本的规律,要尊重它。
    所以我对未来的汽车市场有信心主要是这个。600辆大家觉得太高,我们现在不敢认这个数字,千人400辆乘以15亿人口,我们就是6亿辆汽车,一部车15年,我们在2024年之前都在这个之下。现在很多在提质疑汽车分享,也包括人口城市化的模式,如果将来中国的城市化都到北京、上海,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居住,那就达不到。我们明年准备再做一次详细的研究,把城市化的模式放进去。这也是影响我们国家未来饱和点的一个很关键的决定因素。
    另外就是汽车分析等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但是我觉得千人四百辆,无论如何这个水平达不到。北京这么大的人口密度都差不多千人300辆,再小一点400辆,这是按照刚才我说的中长期来看1.3倍。还有八九年的时间汽车市场还是比较好的,在各种实体经济里面可能速度慢的,跟实地经济相比这么大规模的产业,汽车行业是最好的。
    2016年这个市场我们说会高于长期潜在购买力,这是对比一下2009年,2009年2008年增长了293万辆汽车。这个提升我刚才做了一下分析,由于GDP的拉动,大概拉动了7%,49个百分点里面他占了7个点,货币拉动了7.2%,购置税减半拉动了20.6%。汽车下行拉动4%,这是我们的测算,明年来讲,下车下乡不存在,这11%没有了。
    经济的角度来讲明年很难像2009年这样,GDP的预测大概是6.8左右。2009年M2从19.8提升到27.7%,消费就增加了,购买力没有那么多,大家都去买车了,这是一个。明年这个因素不存在,我们估计M2大概和今年水平差不多的状态,在13%。明年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因为。明年购置税政策也达不到2009年的效果,我们现在消费的环境,GDP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另外就是千人汽车保有量,当时只有21辆,现在千人100应该是80辆。当时是刚刚进入第二个起点,而我们现在到了终端,越往后面走速度越慢,环境不行。再加上GDP,2009年四个季度直线下行,明年的GDP数字大概是比较持平的。总的来讲购置税达不到那样一个效果,总的来讲,明年购置税拉动六七个点,明年的速度超过10%应该概率是非常大的,甚至会更高一点。
    从今年四季度的情况来看已经超过10%了,接近15%,明年全年这样的高度是可以。明年会高于GDP的潜在增长点,这是我跟大家交流的三个观点。今年是V型,中长期1.3倍GDP速度,中期是等速,明年的实际增长速度比长期潜在增长要略高,我估计要超过10%,谢谢大家!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