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搜索
  • >正文

高田安全气囊业务面临终结

发布时间:2015-11-11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车企纷纷宣布弃用高田安全气囊
  2015年6月上旬,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向美国参议院表示,将对410万台使用了高田安全气囊的汽车进行替换,转而使用天合汽车集团制造的产品。据悉,此次更换从6月8日开始,接受更换天合公司安全气囊的消费者不需支付任何费用,此后FCA将不再使用高田安全气囊,替换掉的安全气囊将由经销商退还给高田公司。
  2015年8月底媒体称丰田欲从比高田公司规模更小的日本化药公司购买1300多万件气囊气体发生器,旨在降低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可能带来的危险。据当时媒体介绍,丰田汽车向日本化药公司开出的1300多万的气囊气体发生器订单,是根据已经配备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的汽车数量得出的。因为订单数量巨大,丰田汽车要求这家二线供应商能够扩大生产,从而保证他们从明年7月起至2020年期间能够供应超过1300万件的气囊充电器。丰田的这一消息被视为丰田弃用高田气囊的开始。
  2015年11月上旬,本田汽车公司发布声明称,该公司已经掌握高田公司气囊测试数据造假的证据,将彻底弃用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在声明中,本田表示,该公司已经查阅过高田公司的内部文件,最终发现高田气囊在特定的气囊气体发生器上进行了测试数据造假。未来在全球范围内,本田和讴歌品牌下所有将推出的新车都不会再使用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仅会使用非高田制造的替换零件。
  2015年11月上旬,继本田之后,日本马自达宣布其未来新车将不再使用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而三菱和斯巴鲁则表示正在考虑是否弃用高田气囊。
  2015年11月上旬,日产汽车发言人戴恩-科贝特在一封电邮中告知外媒《汽车新闻》:“为了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近来发布的公告保持一致,我们已经决定不再在未来车型的气囊中使用内含硝酸铵的充气泵。我们将继续以客户的安全为先,尽可能快地更换被召回汽车的充气泵。”
  就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而言,大部分中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对高田的产品配套已经十分谨慎。去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开始减少高田气囊的采购量,大众等整车品牌也在几年之前引入了新的气囊供应商。而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等法系品牌以及长城汽车、广汽传祺汽车、奇瑞汽车安全气囊,主要由天合、奥托立夫以及锦恒等企业配套,并没有采用高田气囊,只有力帆汽车是采购高田比例较高的企业,其80%以上的车型配装了高田气囊。
  世界安全气囊格局将生变
  据之前的资料显示,高田气囊和其他两家公司控制了全球80%的安全气囊市场份额,其中,瑞典公司Autoliv是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掌握约40%市场份额;高田和TRW紧随其后,分别占据20%的市场份额。但如今随着“高田事件”的日益发酵,高田安全气囊的市场份额在飞流直下,致使上周高田股价在本田汽车宣布不再使用高田气囊组件后就开始下滑,仅在三天时间内就跌了39%。这些消息已经给高田公司带来了轩然大波,使得分析师们纷纷质疑高田公司能成功度过此次丑闻。高田公司总裁Shigehisa Takada也于上周承认,在“是否能从这次“暴风雪”中幸存下来”这个问题上,公司面临风险。
  竞争的过程往往就是此消彼长的过程,随着高田的没落,占据市场重要地位的奥托立夫和天合无疑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今年年初,瑞典零部件供应商奥托立夫已经与包括本田在内数家车企达成合作协议,将为这些企业提供高田故障气囊的气体发生装置,订单总量超过2500万件,并且还有数百万件订单正在讨论之中。今年6月,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美开始对410万辆使用了高田安全气囊的汽车进行维修,转而使用美国天合汽车集团制造的产品。当然最为直接的表现还当属,在奥托立夫生产高田问题气囊气体发生器的替换件的消息曝光之后,奥托立夫的股价一度飙升30%至历史最高点。虽说从年报数据上,并没有让奥托立夫看到多少惊喜,但毕竟今年二季度,奥托立夫安全气囊产品销售额达12.64亿美元,同比增长7.1%,总算扭转了一季度大幅下滑的局面。而且,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因“高田事件”获得的新增项目需要大概你8个月的切换周期,部分受益暂未体现出来。所以,奥托立夫与天合等企业下半年安全气囊的收入会出现明显增长。
  在中国国内汽车市场,一直以来高田、奥托立夫以及天合等外资企业占据了80%以上的安全气囊市场份额。但随着“高田事件”的影响,中国车企也纷纷放弃配套高田气囊,并且给了国内安全气囊生产企业更多的机会,锦州锦恒和东方久乐等四五家国内气囊企业由市占率10%多一点发展到如今近30%,尤其是发展势头迅猛的锦恒在今年上半年成为大众汽车的A级供应商后,拥有了更多继续开发合资品牌客户的筹码。锦州锦恒汽车技术总监刘崇庆表示,伴随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安全气囊技术与装配率的提升,自主品牌安全气囊企业正努力赶超外资气囊企业。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