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油价下跌能让中国受益良多

发布时间:2015-01-16 来源:腾讯专稿

据人民网国际频道报道,1月14日布伦特原油期货跌幅逾2%,收于46.32美元/桶,美国原油期货跌幅近2.5%,报44.92美元/桶。按照《今日美国》的分析,不断下挫的油价或令美国的汽油价格跌破每加仑2美元(1加仑约合3.78升)。据悉,在过去3周,美国每加仑汽油的平均价格下降了27美分,至2.2美元。这是5年多以来的最低价格。业界人士认为,该价格仍会继续下跌。
    而中国油价“受益”于财政部门的三次上调燃油消费税,每升还维持在6元左右。以北京为例,1月15日北京93#汽油的价格为6.21元/升。财政部的主要职责是给党和政府收取税费,但是也管起了环保部门的事儿,在不到50天的时间内三次上调燃油费加税,给出的解释居然全是环保部门台词:“为了保护环境的需要、为了节约能源、为了防止过度消费燃油”云云。这些说法不禁让我们哂然失笑。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4亿辆,确实不少了,但是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已高达2.71亿辆。面对接连下挫的国际油价,美国政府与中国财政部门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美国利用下跌的油价,节省公民的用车成本、释放其他消费,激活4亿美国居民的消费潜力,换来的是美国GDP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关物价的合理平衡。而中国财政部门只盯着油价下跌这点小小的红利了,急于将这点儿利益装进口袋,却忽略了以13亿人口为基数的消费能力若得到释放,对国内经济的大提速将会有多重要的作用!
    我读到一份调查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在4.3亿户家庭中,住户存款是主要的资产形式。截至2014年末,中国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高达116万亿元。也就是说,中国人喜欢把钱“存起来”,为何要“存”?因为没有足够的保障,根本不敢消费!这种爱存钱的习惯其实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大繁荣。但是试想如果中国的油价也能接轨国际价格,那么能释放多少消费能力?转化为国内经济后又该是多么大的消费热潮?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的非常时期,亟需一种方式激活全盘经济,而低油价就是办法之一。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诸国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都放任国内燃油价格随着国际油价下调。另外一个例子是得益于国际油价的下跌,1月15日中国石油的股价大涨8.66%,中国石化涨4.86%。试想如果把这种红利释放到全国,又会是怎样的效果?按照凯投宏观中国经济学家埃文斯-普里查德的说法,若油价下跌30%,将在2015年给中国GDP带来1%的提振。但是很可惜,相比于去年,中国目前的油价只下跌了21%左右。因此还难以助推中国GDP的增长。对此,我表示非常非常非常可惜!原本按照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Kaushik Basu的预计:“油价走跌为中印这样的石油进口国创造了发展机遇,预计印度经济增长在2016前会达到7%。用这次机遇来推动财政和结构改革,将能促进长期发展和包容性增长。”印度做了,中国呢?想错过吗?那些持“油价下跌是双刃剑”的专家学者们可以出来说两句吗?不过因为我一直在坚持从多个方面谈这个问题,一些关键部分逐渐被澄清。这几天以来,我发现主流媒体已经不再出现“油价下跌不利于中国”的所谓评论文章了。
    另有研究发现,中国有八成以上的汽车消费者集中在城市中,而美国的汽车消费者有36%在城市中,更多的人大约有45%的人居住在城郊。由于居住位置的不同,所以造成了用车方式的差异巨大。通过问卷调差发现,有六成以上的中国有车族愿意每天开车上下班,但是居然有高达64%的中国人驾车上下班行程在15分钟左右。而美国由于很多人住在城郊别墅中,所以美国人驾车上班所需的时间要远远大于中国,大约有43%的驾驶者的开车时间超过了60分钟。而且中国属于低收入国家,平均居民收入大约仅为美国人的八分之一左右,目前中国6元/升的油价还是属于高油价,因此所谓油价下跌会造成中国燃油过度消费的说法,根!本!不!会!出!现!
    另外,有部分专家担心过低的油价会不会对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造成干扰?不会。因为天然气价格与燃油价格是联动的,一般油价下跌,天然气也会随之降低,所以这对国内一些工业用煤炉改为天然气是非常有利的。而天然气属于绿色能源之一。
    以前我已经谈过,油品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燃油燃烧后的污染程度,而现在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不是限制燃油的消耗,而是快速提升燃油品质。但是石化部门曾经算过一笔账,要想完成中国炼油设备的升级,至少需要700亿~1000亿左右的投资,他们说了这笔钱他们出不起,国家财政也说没有钱。最终石化企业想到的办法是分摊,即由企业、政府财政和消费者三者分摊炼油设备升级改造的费用。但是自去年国际油价下跌之前,中国的油价已经高到8元/升左右,若在那时升级设备、分摊费用,整个社会都吃不消。但是现在好了,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中国是最大受益国之一。根据中国海关报出的数据,2014年1-11月份,我国共进口原油2.78亿吨,同比增加9%。以中国平均每天进口原油600万桶计算,每桶少10美元,就相当于每天减少6000万美元的支出。用省下的这笔钱完全可以完成设备的升级改造,对未来的环境改善更是巨大利好。
    那么过低的油价会对新能汽车的推广造成不利影响吗?也不会。因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能源结构,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不会因为短时的油价波动而有任何改变。而且目前的国际油价是因为供需出现失衡造成的,随着未来国际原油供需平衡秩序的重新建立,油价还会回到一个合理的价位。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会因此而受到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