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承认中国油价超美国 1升油约含30%税费

发布时间:2012-07-12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进入年内以来,国内油价经历三次下调,多地油价重回“6元时代”。油价的连续下调也打破了过去国内油价“涨多跌少”的怪圈。虽然国内油价经历了罕见的“三连降”,但是与美国油价相比,中国油价仍超过美国。
  发改委承认中国油价超过美国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中国油价超过美国的部分主要是在税收环节,并且这部分已收归国库。
  据报道,发改委前日在成品油价格下调答记者问中,首次承认中国的油价高于美国,并且特别说明所谓高的这部分在于两国油价含税值不同,并强调高的这部分已收归国库。
  据了解,国内的成品油零售税金大头由消费税、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构成,其中消费税为汽油1元/升,柴油0.8元/升,增值税占据17%;剩下的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因此总的来看,国内汽油零售价格中含有约30%左右的税费值。
  卓创资讯分析认为,美国之所以能享受低油价是因为其税率低的缘故,而欧洲、日本价格高主要是因税率高,税率高的原因与政府推行的节能环保政策密切相关。而且其税率依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通过市场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高税收实现节约和环保的目标。但是,欧洲、日本税收虽然高,但是对应的福利政策也完善。来自石油行业的税收除了可以用于环保、道路交通意外,还用于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的开发以及养老、医疗等方面。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发改委回应“涨多跌少”质疑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中国的油价调整是严格按成品油调价机制来进行的。另外,也有人反映现在油价调整按照22个工作日来测算,时间明显偏长,涨跌4%的幅度也有些过大,对此发改委表示,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针对“卖油”利润分配到了哪里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这部分收益并不是完全是给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这里面有一块儿收益是给三大公司去进行前期的勘探开发,但是大头是通过特别收益金收归国库的,来促进国家其它事业的发展。
  中美日欧汽油零售税费对比
  美国:
  2011年2月,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征收的汽油燃油税平均为每加仑(1加仑合3.785升)48.1美分,占汽油零售价格的14%。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征收的柴油燃油税平均为每加仑53.1美分,占汽油零售价格的15%。
  中国:
  2009年我国实施新的燃油消费税和新的定价机制以来,国内的成品油零售税金大头由消费税、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构成,其中消费税为汽油1元/升,柴油0.8元/升,增值税占据17%;剩下的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因此总的来看,国内汽油零售价格中含有约30%左右的税费值。如果再计算上游开采环节的石油特别收益金,税费则更高。
  日本:
  汽油零售价格主要原油成本、炼油毛利和税收构成。原油成本指进口原油的到岸价加上进口时征收的关税(2006年已经取消)、石油税等。税收主要包括一般的消费税和汽油税。炼油成本包括:炼制成本、储备成本、运输费用、销售成本等等。日本在1998年汽油价格中税收的比例占到58%,到2008年10年期间税收占到34.6%,虽然下降了21.7%,但仍旧是税收比例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
  欧洲:
  目前欧洲地区油价偏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国际油价上涨带动炼油成本上升影响,另外一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因则是欧洲地区汽油税率普遍偏高,据卓创统计2009年英国汽油税率占汽油零售价格的69%、法国为67%、意大利为62%。而美国的汽油税率则不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