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04 来源:中国汽车报
近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相关人员向记者透露,原计划今年5月在海南完工的6万吨生物柴油生产项目进展缓慢,预计今年9月工程才能竣工。
记者了解到,对于海南生物柴油项目工程,中海油并不急于让其竣工。主要原因是在原料收购价格上,公司没能与农民达成一致,农民还没开始大面积种植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小桐子。
一位中海油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很多公司对外宣称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小桐子,可是,据我了解,事实并不是这样。农民对小桐子的收购价格期望过高,企业从市场角度出发,无法满足农民的要求。”
■ 小桐子是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
据相关专家介绍,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储备有限,三种能源可供开采的年限分别只剩40年、50年和240年,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寻找可替代能源。
很多发达国家看好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并将生物柴油的产业化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目前,美国有4家生物柴油生产厂,年产量达30万吨。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的生物柴油年产量分别达40万吨、33万吨和40万吨。业内人士介绍说:“全世界植物生物能源每年的生长量相当于600亿~800亿吨石油,这种可替代能源的前景很好。”
记者了解到,目前,发达国家用于规模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各有不同,其中美国主要采用大豆、欧盟主要采用油菜籽、东南亚国家主要采用棕榈油。在我国政府“不与民争粮,不与民争油”的政策指导下,通过对生物原料在油性、含油率和采收等方面的比较,我国将小桐子生物柴油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海油的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道:“小桐子的物理性质很好,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我国选择这种原料不仅能很好地实现发展生物能源的战略规划,而且不会影响百姓生活。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计划种植小桐子,并致力于推进小桐子生物柴油的商业化。”
■ 国家支持生物柴油项目
“国家已经认识到生物柴油的重要战略意义,为了鼓励和规范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防止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国家发改委已经做了相关安排,中海油的海南项目就是国家安排的项目之一。”中海油相关人员对记者说。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生物柴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发改委有意选择那些具备生物燃料发展经验、能够承担重任的特大型国有石油公司,先行开展生物柴油示范工程。
记者了解到,发改委已经批准国家三大石油公司的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项目,涉及的原料都为小桐子。其中,中石油南充炼油化工总厂生物柴油的产能为6万吨,已于2008年完成建设工作;中石化贵州分公司年产5万吨的生物柴油基地已经部分投产;中海油海南年产6万吨的生物柴油项目正在建设中。国家发改委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发改委计划使我国到2010年形成20万吨生物柴油的年产能,到2020年形成年产200万吨的生产能力。”
中海油相关人员透露:“虽然中石化、中石油已经建成生产基地,但由于原料问题,一直无法规模生产。目前,原料问题是制约生物柴油发展的主要原因。”
■ 农民不积极种植小桐子
中海油这位工作人员说:“中海油没有迫切地要求海南生物柴油项目尽快完工的主要原因,是在小桐子收购价格问题上,无法与农民达成一致,农民还没有开始大面积种植小桐子。”
云南神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苟平说:“2007年,云南省的小桐子种子的收购价已超过每公斤6元。这意味每吨生物柴油的价格将达到数万元,远远超过普通柴油四五千元的成本。各大石油公司不可能以这么高的价格收购小桐子。”
中海油的内部人士透露说:“如果收购价格合适,农民种植小桐子的积极性很高。但在价格问题上,中海油与农民之间互不妥协。”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家大力支持生物柴油的发展,肯定会给予大公司相应的补贴,价格不应该成为主要问题。但是,各大石油公司可能看到了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不愿放弃与农民谈判的主动权,不愿让价格问题成为制约日后各大石油公司生物柴油发展的瓶颈。
中海油的内部人士同意这种说法:“由于目前生物柴油生产价格高,国家能够补贴各大石油生产公司,可是,谁也无法预料这种补贴能够持续多长时间。中海油希望通过自己的方法,确定一个合理的可以长期执行的收购价格。”
一位海南农民告诉记者:“对于农民来说,种植小桐子是个很好的赚钱机会,可是中海油给出的收购价比市场价低很多。我们也知道在海南大面积种植小桐子后,其收购价格肯定会下降,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僵持一段时间,迫使中海油提高收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