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钢管行业形势和预测

发布时间:2009-11-19 来源:中国矿业网

    控制总量 优化结构 避免价格竞争过渡

  一、2009年生产经营形势

当前金融危机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而且其对经济实体的影响还在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行业受其影响尤为严重。1季度由于市场预期好转,生产企业明显加快恢复生产,销售企业积极补充库存量,致使1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4%,钢材产量同比增长2.8%,出口钢材同比下降54.9%,在国内需求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供大于求的形势进一步加剧。因此,钢材价格自2月中旬以来持续大幅回落,一直到4月中旬下游行业逐渐复苏,价格才出现上涨。我国钢管业也毫不例外。

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全面衰退,并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的运行,全球经济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下降0.5%~1.0%,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遭遇“深度衰退”,今年将下降3.0%~3.5%。我国外贸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钢铁产业首当其冲。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内需潜力还相当大,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努力完成保增长8%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形势对完成保“8”目标既存在很大困难也存在着发展机遇。只要我们面对当前形势,积极限产、压库,在国家4万亿元拉动内需项目的逐步落实和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作用下,预期3季度至年底经济下滑态势将止跌回稳。但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将决定了我国仍处于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

当前,钢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国内外钢材市场急剧萎缩,导致的供需严重失衡,而我国钢铁工业仍有大量的新增产能在陆续投产,使钢材供大于求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价格仍将在低位徘徊,市场竞争将更加剧烈,经济效益将明显下降,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我国成为净出口大国后,钢管出口迅猛增长,对我国钢管行业发展、资源分流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遭遇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频繁,贸易摩擦数量之多,频率之快,涉及品种之广,影响之深在全球贸易史上也是罕见的。近两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最多的产品就是钢管,计16项,所占比重达38%。2009年4月28日,美国对我国出口其石油套管正式立案进行“双反”调查。我国2008年出口美国钢管311万t,其中石油套管243万t。2009年1季度累计出口美国石油套管29万t。如果美国“双反”胜诉,则今年出口美国石油套管同比将减少近210万t,这无疑给今年我国钢管出口雪上加霜。

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进一步加深,再加上政治方面的因素,贸易摩擦的风险将加大,出口的整体形势将更加恶化。另外,我国钢管业已面临产能高而需求低增长的局面,钢管行业产业集中度低,出口企业众多且良莠不齐,容易出现自相压价竞争而招致反倾销的事件,同时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而又面对国际市场反倾销的形势,将进一步增加国内市场的压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颁布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将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为企业重组迎来重大机遇。为战胜金融危机给经济实体造成的影响,国家已经出台和陆续出台扩大内需和稳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有助于我国钢铁工业度过最困难的“严冬”而迎来“早春”的到来。

  二、2009年钢管产需预测

根据年初中国钢铁协会对全国钢材供需水平预测,粗钢产量将低于2008年,在4.4~4.8亿t水平,同比降低12%~4%。而1~8月实际水平是4.4亿t,如果按此数量推算到全年将达到6.6亿t。因此继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钢铁工业生产形势不可能好于去年,否则供需失衡状态将进一步加剧。同样,我国钢管行业的钢管产量2008年达到4417万t,同比增长7.05%,其中出口990万t,占钢管产量22.4%,表明2008年的钢管产量主要是依靠大幅度增加出口的结果。2009年钢管出口形势十分严峻,加上美国对石油套管“双反”,钢管出口美国将受阻。

为此,中国钢管分会的报告中就2009年的严峻形势对钢管行业的产、需水平做了预测,即钢管产量4000~4200万t,同比降低9.4%~4.9%,其中无缝钢管1800~1960万t,焊接钢管2200~2240万t,同比分别降低10.8%~2.9%和8.3%~6.6%;钢管出口量500万t,同比降低近50%,其中无缝钢管300万t,焊接钢管200万t,同比分别降低50.7和47.4%。从1~8月实际情况看,钢管产量达3263万t,同比增长9.53%,如推算到全年将达到4895万t,同比增长10.83%,比预测产量的上限高16.56%;1~7月钢管出口量371万t,同比降低29.67%,按此推算到全年将达到636万t,同比降低40.17%,比预测出口量增高约27.2%,总体情况似乎好于预期。但是,绝不能盲目乐观,要有迎接更加严峻形势的思想准备。

1、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对钢管产量和需求的影响

中央出台4万亿元拉动内需政策,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机场建设,经济适用性住房建设,石化行业建设等,对国内钢管需求将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2、外贸出口对钢管产量的影响

国际需求急剧减少、库存增大(美国油井管的库存量达到400万t,超过了1年的用量,钻机数从2030台降至1300台)。价格经过前几个月的大幅度下降已经很低,但仍然有价无市。各家公司合同量大幅度减少,2月25日,中国钢铁协会进出口处对国内钢铁行业出口量最大的3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几乎所有的企业今年出口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有的公司1t也没有出口,整体上来说,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只有去年全年一半的1/3左右。中国钢管行业稍好,上半年出口同比下降40%以上。同时石油价格大跌,导致油气钻井数量减少,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已承诺签署行政命令减少或取消美国沿岸大陆架海上油气井作业,足见形势之严峻。

3、国内消费对钢管需求的影响

国家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目标,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在努力扩大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制定有利于促进增加房地产、汽车、家电、纺织等产品消费的政策,以便加快消化过剩产能。如增加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汽车消费税的调整、农机家电的下乡等,这都将促进钢管的需求。

三、2009年钢管行业的主要工作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2009年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应对挑战,认真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眼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减少钢材进口,保持效益好的钢材品种出口;工作着眼于提高质量、创新品种、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改善环保、搞好用户服务;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合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振兴而努力。

1、调整产品结构、满足扩大国内需求、维护好国外市场

要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众多利好政策扩大内需,积极开拓新市场。国家投入的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发展资金,会有众多增加消费的机会,尤其是建筑用钢会有较大增加,钢管的主要用户在建筑业,尤其是焊接钢管60%~70%用于建筑结构,西气东输工程及中亚油气管线年需管线管300余万t。目前供不应求且尚需进口解决,2008年进口大口径管线管27.4万t。可喜的是,我国钢铁与石油合作目前已经研制成功X100的管线钢,X70~80钢已批量生产,钢管行业要紧紧抓住这些契机,苦练内功,加快技术进步,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扩大内需。

同时,要充分发挥近年来出口钢管的经验和资源,以用户为中心在产品和服务两个方面谋求差异化,巩固、深化与用户的长期合作关系。行业内部要加强信息的沟通,协调立场、统一行动,防止贸易摩擦的发生,努力维护好已有的国外市场。考虑到出口难度加大,尤其是焊接钢管出口难度更大的现状。钢铁行业与用钢行业共同加强构建产业链,使防范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控制总量和淘汰落后

与我国钢铁产能远大于需求量一样,我国钢管已呈供大于求的局面,焊接钢管产能过剩更加严重。供过于求是钢铁工业摆脱当前困难的最大难题,近10年来钢管行业突飞猛进,新建了众多的生产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落后需淘汰的工艺和设备。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这些落后的生产线(包括老的没有退出的落后的产能)以低档次的产品以低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并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另一现状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如钢管产品,过去不生产这一产品的企业现在也要进入这一领域,尤其石油钢管产品国内外需求良好,国内新增无缝钢管生产线都以石油油井管为主,管加工车间如雨后春笋,如今已形成800多万t的加工能力,而国内需求只有300多万t。钢管行业分散度高,如果众多企业一致行动就构成了所谓的合成谬误,钢管的设备投资和产品选型上同一性较强,新建钢管企业如果没有差异,未来国际竞争力差,任何产品只要不是适销对路,再高端亦无价值,必须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钢管行业的设备和工艺技术参差不齐,水平相差悬殊。当前这场金融危机使市场需求严重萎缩,这对淘汰那些落后设备是绝好的时机。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是,把住低水平重复建设关,政府部门应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由于产能过剩,对被称为高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3、加强企业自律和行业协调

根据《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要求,防止钢材市场大幅波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制定了“钢铁行业规范国内钢材市场秩序自律公约”。各企业应认真学习和执行,并将各企业执行自律公约的情况及时在会员中公布。保持供需平衡是稳定钢材市场的基本条件,各企业要坚持没合同不组织生产。通过调控产量、优化品种结构促进供需平衡,避免盲目的价格竞争。坚持产品合理价格,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防止优质低价,努力减少贸易摩擦和反倾销案例的发生。市场平稳时坚持产品售价不低于完全成本,市场需求减少、库存大量增加、销售困难时要坚持不低于制造成本。

4、加快企业兼并和资产重组步伐,努力提高钢管行业产业集中度

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中国钢铁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钢铁业的科学发展之路,也是我国钢管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当前,钢铁市场因受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价格在低谷震荡盘整,为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供了机会。

据统计,我国钢管行业无缝钢管产量前10家企业2008年合计产量968万t,占全国无缝钢管产量48%,其中前5家企业合计产量658万t,占全国无缝钢管产量的32.6%。通过兼并重组后,10家企业合计产量有望达到60%以上,前5家企业产量达到45%以上。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主动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入到兼并重组的行列中来,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实施结构调整,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做大做强。钢管在钢铁企业中多为企业的一个品种,如何实现资产重组需要进一步探讨。

我国焊管企业的特点是,企业多(2000余家),分布散,企业规模差异大,大则百万吨,小则万吨,小于?114mm的ERW机组占总产能80%左右。在钢管分会中焊管会员数占全国焊管企业的比例太低,仅为4%左右。2008年12家会员企业报生产数423万t,占全国总产量2239万t的17.6%,即使全部会员企业(50余家)产量之和占总产量的比例,估计也不会超过50%,产业集中度太低。在当前形势下,有条件的焊管企业应抓住机遇,走兼并重组之路,使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总之,通过兼并重组,在全行业能造就一批(10家左右)百万吨以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或特大型钢管企业,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届时,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同时遏制盲目的重复建设。

综上所述,2009年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工业运行最困难的一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有所好转,而是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要清醒认识当前形势造成的困难,既不盲目悲观,也不盲目乐观,认真贯彻国务院下达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中国钢铁协会制定的“钢铁行业规范国内钢材市场秩序自律公约”,控制总量,优化产品结构,发挥价格杠杆作用,避免盲目的价格竞争,维护市场平稳发展,就一定能战胜危机实现中国钢管业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