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 电动物流车能否成最佳药方?

发布时间:2015-07-21 来源:商用汽车新闻

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俨然是快递业的一块心病。
  根据预测,2015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将完成196亿件,同比增长约40%。但是,在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中,诸多快递小哥们仍然驾驶着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在街巷车流之间“玩特技”。
  电动三轮车无牌、无照、无标准,不管它多经济便利,这种低效率、不安全的方式,肯定不能根治“最后一公里”的病症,特别是在各大城市的限制政策日见严格的趋势下。
  围绕“最后一公里”怎么破,各方都开出了药方。那么,电动物流车是否会成为中选的“最佳药方”?
  政策推动 抢滩新能源物流车
  按照现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纯电动物流车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将达到5万辆。天津、重庆等地还有针对新能源物流车的专项扶持政策。
  政府的政策扶持,肯定是车企进入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重要推力。还有一个有利的因素要考虑:和公交固定线路近似,快递公司的物流车每天路线也是基本固定的。稳定的里程、固定停车场地,这都是在当前电池续航能力和充电设备建设有限的条件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在其他车型销量同比下滑的同时,兼具环保、安全等优势的电动物流车,如果能够在城市配送领域发力,或许给市场带来惊喜?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很多汽车厂商看来是信了,已经开始纷纷进入电动物流车领域。
  截至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共71批。从记者统计来看,目录车型里有关城市物流配送的新能源车型近年激增,其中有纯电动厢式运输车58 个品牌163 款、纯电动邮政车15 个品牌24 款。这些车型既产自北汽、比亚迪、东风、福田等大牌整车厂,也有奥新、康迪等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
  品牌推广 还有大片市场空白
  从国家邮政局提供数据来看,截至2015年6月,从快递业务量前50 位城市中,有10 余个城市、近500 辆纯电动汽车实际投入快递业运营,其中补贴力度最大的天津市拥有160辆,重庆154辆紧随其后。
  在纯电动汽车品牌应用方面,各地基本以本土品牌为主,这有当地政府的影响,也有品牌推广覆盖面还没达到的原因。
  天天快递新乡公司总经理胡存勇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有6辆电动物流车,是由河南蓝海新能携手东南汽车、福汽新龙马推出的启腾M70EV,这款车也是河南省邮政快递行业的首选用车。
  新乡天天快递公司原有各种车辆70多台,使用燃油的微客包括五菱、长安、威旺等。对于电动车,胡存勇起初并不很放心,既不知道怎么充电、也不知道具体能够行驶多少里程,“都是河南本地企业嘛,厂家和我们联系比较多,很热情地介绍了车型、售后和充电桩安装的情况。”是厂家的积极推广销售政策,让他决定尝试。
  那是不是就认准了这个品牌,会不会选择其他品牌呢?“现在也就这个品牌我们了解得比较多,据我了解,其他品牌还没有进入我们当地市场。如果市场有多个品牌,我们当然愿意综合比较安全、性能、价格各个方面再做出选择。”
  看起来在市场培育方面,新能源物流车企业还得全国多点使力,尤其要重视二三线城市,以免错失机会。
  租售结合 减轻压力更能接受
  无须讳言,在安全性之外的采购和运营成本,是影响企业采购与否的最重要因素。
  以天天快递新乡公司为例,购买一辆M70EV实际支出5万余元,比同类的燃油车辆贵差不多2万元。不过同样是每天跑100公里,电动车百公里耗电16.8度,燃油车百公里耗油8升。按照5角钱一度电、6.5元一升油计算,电动车每天燃料费是8.4元,燃油车每天燃料费是52元,一年能差16000元。如果能达到每天140公里,价差就更大。
  只要3年,油电差价就足以抵消购车成本了。也就是说,不管胡存勇担心的几年后电池组需要更换的情况是否发生,至少肯定是不赔本。
  但是光是算账,并不能解决快递企业在微利时代没有更多资金购买车辆的困境。这种情况下,有人搭建了平台——“我来买车你来用”,让企业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解决用车需求。
  重庆瑞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就在做这样的事情。
  该公司2013年成立,由6大快递服务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而成,是一家专业的纯电动汽车综合运营服务商。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凤向记者介绍,目前重庆地区各大快递公司的电动物流车都是从瑞康租赁的,用的比较多的有中通快递和圆通快递,各有20~30辆车左右。“保证金一万元,租期一般为5年,现在有两款小康工业集团瑞驰新能源车:瑞驰EK05面包车每月租金1700元,瑞驰EK05A厢式货车每月1800元。”5年或者10万公里之后,企业可以选择退还车辆,领回保证金。也可以将保证金作为购车款,购得车辆所有权。
  在国内新能源物流车推广方面,重庆市走到全国前列,或者和租赁形式比较成熟大有关系。
  后续应用 还需解决具体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新能源车推广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充电,而快递企业更大的担心是维修耗时,有可能耽误送件。
  从去年年底开始使用,新乡天天快递几辆电动物流车,充好电每天能跑100多公里,感觉还不错。就是差在一点:说好的充电桩还没装。“按照厂家介绍,充电桩电费是5毛钱。现在我们都用的仓库外接商用电,得一块钱一度电呢。”胡存勇对此只能等待。“路上要是遇到线路问题不启动,当天都能维修解决。”对本土企业的维修速度他还是很满意的。
  全峰快递天津公司车队长郝振勇向记者介绍,该公司目前拥有12辆北汽威旺307纯电动,这是一款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研发的纯电动汽车。“充电倒是没问题,现在就是担心这车性能不稳定。小毛病当天能修,复杂一点儿的,就得派人把车开到过去。天津的4S店太少、还有点远,修下来至少得耽误一天的工夫。”郝振勇听说同行说,顺丰用的另一款电动车,一天跑200公里没问题,这让他羡慕不已。
  关于充电桩建设,重庆瑞康还在与合作方协商,争取在新能源车大面积市场应用之前落实到位。至于后期维护,陈凤表示,“瑞驰在重庆有10多家4S店,维护团队能够覆盖全城。接到用户报修之后,瑞康也会第一时间派出自己的工程师,做好服务。”
  很明显,在市场布局的关键阶段,切实可行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将关系到企业能否真正占领快递的“最后一公里”。究竟最后谁把众人描绘的新能源前景真正变成“钱景”,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