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率超七成 二手车商哑火

发布时间:2015-02-04 来源:每日新报

2月1日,首批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车改革取消车辆拍卖,举行最后一场竞拍。因场地原因限制报名人数500人,结果名额提前一天全部报满。参与程度之 热烈和成交价格之高可谓始料未及。这种火爆和高价是否正常、拍卖的公正透明是否经得起推敲、对进一步推进公务车改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首批300辆公务车的拍卖共进行了三场,每场平均溢价率都超过了70%。
    1月25日首场拍卖
    106辆公车全部拍出,总成交价660.9万元,平均溢价率超71%
    1月26日第二场拍卖
    98辆公车全部拍出,总成交额786.6万元,溢价率为77.9%
    2月1日末场拍卖
    起拍价总价208.3万元,成交价总价494.3万元,溢价率达137%
    现场
    神秘买家三场皆有大收获
    第三场公车拍卖会上,前两场每次都能拍得9辆公车的神秘买家,又拍走了11辆车。
    这位买家似乎对大众系的车辆情有独钟,不论是奥迪、帕萨特还是桑塔纳,只要是大众系的车辆不论起拍价多少,他都会第一时间举牌。在拍卖过程中, 这位神秘买家称还有竞拍任务,没有领导的允许不能接受采访。记者在其同伴的拍卖清单上看到,一些帕萨特、桑塔纳和奥迪等竞拍车辆均被用蓝色粗水笔框起来, 但是他们没有拍到的车辆后面,还注清了最终的成交价。这位神秘买家却从不与人“疯狂竞价”。在竞拍22号拍品——一辆奥迪A6L时,他举了三次牌就告放 弃。
    而这辆起拍价3.3万元的2004年登记的车辆,一经开拍就引发在场13名买家同时举牌。188号、204号、393号买家的牌举起来就没有放下过。在经过9轮的僵持举牌加价后,这辆车以12.2万元的价格成交。
    本场拍卖会上最后两辆拍卖品均为奥迪轿车,125号女士独得这两辆车。这位女士此次拍卖共拍得3辆奥迪,其中最高的成交价11.7万元。而本场奥迪的起拍价大多在3万元左右。这位姓张的女士表示,这个价格在其心理预期内,而买下的车主要是给公司用。
    收入
    三次拍卖总额1941.8万元
    最后一场拍卖,由于车辆车龄较老,因此起拍价比前两场都低,溢价率也创造三场拍卖的纪录。三场拍卖总成交金额约1941.8万元,无一流拍。根 据2014年7月出台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这批处置公务用车所得的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将全部上缴中央国库。
    据了解,公车拍卖在春节后还将继续进行。不过具体时间暂未确定,有消息人士称,或将在4月份开始第二轮公车拍卖。
    地方公车改革时限为年底
    2014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方案出台,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2015年1月16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宣布,中央层面取消的3184辆公务用车已全部封存停驶。春节前,将正式启动第一批300辆车的拍卖,所拍卖车辆“不带牌”,严格遵守“车牌分离”原则。
    1月25日到2月2日,北京车市的拍卖公司连续组织多场中央部委公车拍卖会。根据车改时间安排,为地方党政机关公车制度改革拟定的时限为2015年底。
    焦点一“翡翠白菜价”——车况好有面子推高价格
    起拍价18万元的奥迪A6经过35轮竞价,最终以32.4万元成交;起拍价2000元的金杯车最终以2.5万元成交,溢价率达1150%……
    担心公务车卖出“白菜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是拍卖前社会舆论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部门下大力气要防止和避免的,但现在卖出了“翡翠白菜价”,这正常吗?
    参与了竞拍的刘先生表示,此次拍卖会的溢价率在社会车辆拍卖中很罕见,超过了自己的预期,感觉成交价格偏高,个别价格不太理性。
    “有些车拍出的价格确实出乎意料”,北汽鹏龙拍卖公司总经理韩涛表示,这次拍卖受到的关注度之高是他从未遇到过的,网站的浏览量每天都破万次,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人士都在关注此次公车拍卖情况,一度造成了服务器瘫痪。
    分析原因,国管局资产管理司副司长徐永胜说,首先是中央机关公务用车的改革受关注程度高;其次,中央机关的车有严格的日常管理,车况都比较好;再有就是目前二手车交易市场状况相对较好。这些因素都推高了拍卖的价格。
    北京中拓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叶民说,高价的产生一是跟拍卖现场的氛围有关。同时,这些车在不同人眼里的价值不同,中央机关公务车不仅有使用价 值,还有他们眼中的附加值。从安徽阜阳专门赶到北京买公车的陈先生说,价格是挺高,但公车买了心里踏实,比二手车市场贵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给别人说 起来自己买到了中央单位的车,比较有面子。
    但同时,确实也有消费者是因为一时冲动。“我了解也有后悔的,说太冲动了。第一场拍卖的106辆车当中,还有2辆车没有被领走”,北京北辰亚运 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蔡海员说,按规定买主在7个工作日内需要交齐购车款办理相关手续,如果买主一直不来,只能算作流拍。蔡海员说,过去一般的车都是以 各地二手车经纪公司为主,这次吸引了全国的直接买家。直接用户对二手车市场的价格把握不好,不像经销商,有的时候出价可能会不太理性。
    焦点二一人拍多辆车——限制竞拍次数反影响竞争
    公正透明是此次公务车拍卖的一大亮点。从之前拍卖相关的环节全部公开,所有车辆信息提前在网上展示,拍卖机构公开招标,再到过程中,国管局、中直管理局的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全程参与拍卖过程,可称得上是滴水不漏。
    但在三场拍卖中,出现了一人先后买了20多辆车,以及竞拍者中不只有个人用户还有不少二手车商等现象,这再度引起舆论对拍卖的过程是否真正做到公正透明的担忧。
    对此,徐永胜表示,对于个人没有限制其参加竞拍次数,一个人购买多辆车也是符合政策的,只要能够满足北京及各地二手车购买落户、上牌等政策的要 求。中拓拍卖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在满足条件的基础上,这是消费者其个人行为。如果对个人的竞拍次数有所限制,反而会使得竞争不充分。
    针对有大量二手车经销商参与拍卖的情况,中拓拍卖公司总经理叶民介绍,这次公务车拍卖是面向全社会,只要满足条件的都可以参加,不管是个人、团 体,还是二手车经销商。实际上,从拍卖的情况看,最终的买家个人占多数,因为拍卖价格比较高,不少到场的二手车经销商由于缺少利润空间,基本都没举牌。同时,对于舆论集中关注的拍下20多辆车的“神秘人”,叶民说,经过他们的了解,这位竞买人不是二手车经销商,而是一家类似做汽车技工人才培训的专业技工学校,可能需要买二手车搞拆解和教学。对专业车商来说,公开拍卖没有留下太多利润空间给他们。
    焦点三拍卖“扣扳机”——车补发放司机安置需考量
    “正是此次公车拍卖的公正透明让参与的人更加放心,价格也水涨船高,没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对改革来说是有益的”,被称为“公务车改革第一人”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一直在密切关注公车拍卖的每一个环节。
    叶青说,公务车改革目前主要面临三大问题,公务车拍卖、车补发放和司机安置。
    叶青表示,公务车拍卖的模式已经趋于成熟了,未来需要考虑的是,大规模的公务车取消后在拍卖出去之前这段时间内的存放、保养等问题,不能车收上来了没人管,使车辆受损造成国有财产的损失。
    其次,发放车补的方式已经为人们所接受。未来需要注意的是要监管落到实处,不能出现一边拿车补,一边用公款或下属单位租车供领导使用的情况,更不能允许车辆拍卖之后绕一圈又回归原位的情况发生。
    叶青表示,三个问题中最难办的还是司机的安置。可以考虑将车况比较差的、拍卖不出去的车辆集中起来,成立车辆服务中心,或交由汽车租赁公司管理,按照市场化运作。
    徐永胜说,公务车制度改革具有“扣扳机”的作用。下一步要用3年时间,推动全国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