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行进口 日韩、欧盟或将成为借鉴

发布时间:2014-12-05 来源:南方周末

日本、韩国、欧盟、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都明确允许平行进口。日本在平行进口汽车认证、销售、服务以及组织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体系。例如日本汽车公平交易协议会明确规定:汽车厂商不能妨碍进口商的平行进口行为,跨国汽车厂商在日本设立的总经销商应为平行进口汽车提供售后服务。
    大多数情况下,汽车制造商和本土经销商都把平行进口汽车看作威胁。为了避免跨区域销售套利行为,汽车制造商使用各种办法减少、避免人们从低价销售区域购车、转手套利。譬如,很多平行进口汽车无法享受全球质保。英国平行进口汽车经销商卖出的车只能享有泛欧1年期质保,而英国经销商渠道卖出的车辆质保期为2-3年。截止到发稿前,丰田、宝马、大众等外资车企没有对南方周末记者关于平行进口汽车质保问题做出回应。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企划部部长郭咏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未来平行进口汽车有望对拉低进口汽车价格起到一点作用,但不能寄望过高,厂家对平行进口汽车货源有限制,决定了平行进口汽车的市场份额不会很大。
    前述《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每年通过这种方式销往中国的全新豪华汽车约为3.5万辆。2013年起联邦检察官和特勤局、国土安全部的执法人员就已开始对这个出口领域的“灰色市场”展开大范围的打击。同时奔驰和宝马的美国分公司也表态,支持联邦当局的打击行动,以确保希望购车自用的美国消费者不被剥夺购买机会。
    平行进口汽车在中国整体汽车市场中只能算是小众产品,业内人士对它的最高寄望是能够对现行《中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修订起到某种作用,因为国产汽车销售和进口汽车一样,都是厂家品牌授权机制下运行,同样存在不充分竞争问题。
    一位汽车流通领域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商务部已经就最新修订意见稿在各省商务厅征求意见,他本人已经看过全文。相比老《办法》,这份意见稿最大的改动是去掉了“品牌”二字,但是继续坚持“授权”方式。
    在他看来,“品牌”是汽车销售核心,去掉了品牌,授权意义不大。可是,当汽车已经变成生活中常见的耐用消费品,在政府提倡简政放权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继续出台专门的销售管理办法而不是干脆废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