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08 来源:新浪汽车
提起高德,大家印象中,它是基于手机移动端应用的一家中国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形成这一印象,高德用了十余年。如今通过与车企的合作,将手机导航应用到汽车导航,高德将定位调整为互联网出行和地图数据服务提供商,已然获得包括长安、吉利等车企的价值认同。
4月7日,高德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驾悦出行,智灵导航”的发布会,宣布正式推出互联网车载导航产品——高德地图车机版(AMAP AUTO),并同时宣布该产品将首先在长安、吉利车型上落地,陆续配装于两者今后推出的多款量产新车。
高德从手机步入车机靠什么?
首先对于一款手机地图应用,高德地图官方称,如今已经累计5亿用户。据统计,手机导航使用场景中,被用在车内占比42.4%,超过传统车载导航和便携式导航使用者。
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表示:“以用户为导向是高德始终坚持的态度。传统车载导航被用户逐渐“抛弃”,主要源于联网能力缺失,并由此带来数据陈旧等弊端。 ”
数据证明,在对于联网,智能的阐释上,手机导航的表现远远超过传统离线的车载导航。
不过,手机导航同样面临的问题:屏幕较小、游离于汽车之外的手机导航在驾车场景中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因此车载导航市场其实存在巨大的空缺,需要更好的下一代产品尽快“回归”。
其次,从车企角度而言,在新车发布时,如果没有导航这样硬需求的配置,已经很LOW。韦东直言,其在和传统车企接触过程中,常向他们提一个问题:你们导航开发动辄百万甚至千万元的研发费用,之后发现车主从来不用不说,还对导航体验一通投诉,到底图的什么?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黎予生博士表示:“高德在导航领域有十余年积累,既有深厚的数据和技术积累,同时也能充分了解用户需求,这是长安与高德合作的重要原因。”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胡红星博士则表示:汽车产业,正在走入一个需要开放、共享、共有、协作、互赢的智能联网新时代。“非常高兴吉利能与高德达成此次合作。”
高德地图进入汽车导航,一方面解决用户需求提升体验,另一方面协助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地图数据服务。从长安和吉利的合作看,无疑其所依靠的是多方需求。
高德从手机步入车机收获什么?
韦东称:“高德地图车机版的正式推出,代表着我们对于驾车出行服务的思考到了一个全新维度。”
尽管韦东这段话概括的有些虚,不过,从车机角度的收获看,高德的位置数据服务在“用车领域”的海量数据得以打通,加上手机用户,激活存量用户数据“众包”能量, 从巨量的数据维度看,更为未来商业提供想象空间。
据了解,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达成的合作中,高德将为两家企业旗下多款车型提供互联网导航应用解决方案。除CS15外,包括长安SUV车型中的CS75、CS35,轿车中的睿骋、逸动、悦翔V7,以及吉利旗下的博越、博瑞、帝豪、熊猫等车型都将搭载高德地图车机版。
新浪汽车创投部编辑在对韦东先生专访中,希望了解其具体收获,提了两个核心问题:高德地图与车企具体合作分成模式是什么?未来如何实现投资人关注的盈利问题?
对于和车企合作如何分成,韦东表示,目前合作深度仅限于厂家支付版权费,如果有涉及硬件定制化,甚至配合车型个性化定制需求的车企,会有更大投入。而关于后续更多合作,有待未来开发新模式。
而投资人关注的盈利问题,阿里巴巴方面此前对外宣布,高德地图三年内可以不考虑。韦东认为,高德并非在三年内没有产生核心价值,恰恰相反,阿里巴巴的菜鸟物流底层POI(包含四方面信息,名称、类别、经度纬度、附近的酒店饭店商铺等信息)正是高德提供。
高德通过车机接入,步入有车一族消费群,为未来实现盈利回报投资人真金白银打下基础。
高德如何咬紧牙关走到点
不管盈利前景和目前的核心价值如何,当下的盈利现状都是高德的痛点。为此,韦东也坦言“高德仍需咬牙坚持走到点。”
在这个从资本“风投”走到重运营拼实干的阶段,高德也做了系列工作。
在发布会现场,高德地图代言人林志玲从现场布置的“手机”中走出,继而走进“汽车”之中。高德希望通过这个环节向外界传递出高德汽车战略的核心所在,即“重新定义车载导航”。而以林志玲、郭德纲、周星星为代表的明星语音导航,更是成为高德独特的标签,为用户带来快乐出行体验。
在数据更新上,车机版的“手机互联”功能可以将手机上的地图数据直接传输给车机,从而节省了流量,实现地图数据多端共用。同时也可通过“一云多屏”功能,手机搜索位置直接发送给车机,并在抵达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由车机发送回手机,以实现完整出行的衔接。
作为阿里巴巴的一分子,高德立足用车领域,与电商营销平台天猫汽车 ,开放系统阿里云YunOS并驾齐驱,希望未来能帮助车企解决地图数据服务核心问题。基于此,我们也乐于看到高德走到他们期望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