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13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 津公车改革启动 各级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天津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近日正式启动实施。8月3日,天津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动员部署会举行。
据了解,本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各级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执法执勤、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改革后,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相关报道: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基本完成
什么阻碍了车改进程
今年年底前,地方党政机关应基本完成公车改革。然而,目前全国多地公车改革尚未进入实施阶段。有媒体分析认为,公车改革的难点在地方。中央给地方公车改革留有“时间差”,是针对复杂现实的合理应对,但地方车改必须积极缩短“时间差”的跨度。
与此相对应的是,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今年截至6月30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3,920起,其中违规配备使用公车问题最突出,达4,260起,占30.6%。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地方公车改革进度滞后。
■ 多地全面车改尚未全面启动
此前,多地出台了省级车改时间表,如山东省和江苏省均提出在今年上半年就完成省级党政机关车改。然而,媒体近日向两地相关部门求证时,均被告知全面车改尚未开始。
从近日多省发改委的表态看,这些地方的车改有的仍在准备阶段,有的已有车改方案但尚未最终确定,依旧在等中央车改办汇总的批复。除上述情况外,实际上一些省份的车改方案已获中央批复,公车改革进入实施阶段,但并未对外公布车改方案以及补贴标准。
如,安徽省就在7月初出台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今年8月底前完成省直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改革任务。目前,该方案已印发至安徽多个省直政府部门以及各地政府,但并未对外公开车改方案。
■ 存多重困难及顾虑
杭州市发改委体改处调研员马建华是杭州车改方案的设计者,据他介绍,多地视中央级别的车改为“风向标”,但各地情况复杂,在方案制定中有多重困难和顾虑。
对于这种“顾虑”,有“车改第一人”之称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直言,就是各地对制定车补标准时的担忧。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省份仍处于观望状态,希望把政策用足。此外,他认为目前一些省份未对外公布车改进度,是由于期望减少对社会的震动,这主要是担心车补引起社会舆论压力。叶青预测,随着改革的期限将至,在8月份,多省或将密集公布车改方案。
■ 16省成立公车改革小组
梳理发现,目前全国至少16省份成立了省级公车改革领导小组,并设置办公室。除机制上的准备外,四川省等多地已开始对公车进行车辆清理工作。此举意味着多省将摸清省级机关公务用车家底,理顺车辆权属关系,为公车改革后封存公车做好功课。
对于公车的处理方式,陕西省首次采用网络拍卖方式处理,这一创新方式被其他省份所注意。如今年6月,四川省多部门就组成联合调研组,专程赴陕西省学习车改取消车辆处置机制、车辆鉴定评估和通过互联网竞价拍卖等内容。
汽车后市场分享改革红利
我国公车改革方案明确要求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并将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那么,随着大量厅局级及以下官员使用的公务车走出政府机关大院,那些常年混迹于汽车市场的“车虫们”已经做好准备,迫不及待地从这场改革中寻找新的商机。除了公车拍卖之外,车辆鉴定评估、车辆报废等行业都将分享公车改革带来的“蛋糕”。同时,租赁公司纷纷开始竞标政府机关的车辆租赁服务采购项目。
随着大批量公务车导入二手车市场,增加的二手车存量也能进一步激活车易拍、优信拍这样的二手车电商的发展空间,这正是吸引不少“赔本赚吆喝”的公车拍卖热心者参与其中的真正原因所在,因为这不是“一锤子买卖”。此外,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也给汽车租赁行业带来可观的增量,有业内人士预计,由于“车改”而转移至汽车租赁市场的蛋糕至少几十亿元。
以广东为例,随着广东车改的逐步开展,经销商在布局新车与二手车市场之后,开始逐步争抢租赁大蛋糕。部分实力雄厚经销商集团针对日益增长的公务租赁市场,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租赁服务业务,主攻因公车改革带来的公务员租赁市场红利。
分析指出,在推进公车改革落实过程中,“后续公务车需求的社会化保障”等问题将会成为关键一环,这也将成为车改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点。而通过市场力量来制定与车改配套的实施方案,一方面可解决未来部分政务出行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将提升租赁市场需求。
结语
公车改革攸关官员切身利益,改革阻力之大不难想像。然而,由于此次公车改革由高层强势推动,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在这场公车改革中,汽车后市场受益明显,同时对整车厂商而言同样也有可挖掘之处。
虽然机关单位在编在册的公务用车数量明显减少,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市场和需求的明显减少,只是需求发生了转移,反倒是普通公务出行的社会化,让更多家用车型可能肩负一些公商务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