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乘用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2015-07-22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油耗指标的压力,国家政策的支持,节能减排的需要,这一系列利好条件,让柴油乘用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开始活跃起来,近10家企业在柴油乘用车方面的立项,让柴油乘用车的初步发展显出端倪。
  国家政策支持给柴油乘用车发展创造机会
  早在2010年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在接受某媒体记者采访时就曾明确表示,只要有利于降低油耗,各种技术都会获得允许和鼓励。按照该思路,国家将以多种技术路径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未来,国家将重点发展四个方面的技术:一是小型化;二是电动化;三是柴油化,柴油是有效降低油耗的模式;四是先进的动力系统和整车技术,例如先进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通过这些达到油耗指标与国际持平的目标。”
  对于发展柴油乘用车的具体内容,王秉刚虽在当时表示由于还在商讨阶段,不便透露太多。但这些信息已经暗示出,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国家将不再像以前那样限制柴油乘用车上路,而是采取更加稳妥的方法,让柴油乘用车也担负其节能减排的任务。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为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乘用车(含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整车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2025年,降至4升/100公里左右。
  近日,在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详解版中提出,“促进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的自主开发,推动柴油发动机在乘用车上的应用”。
  另外从中国汽车市场来看,中国连续六年位居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位。而在所有车型中,国内消费者对SUV和MPV的偏爱尤为明显,使得这两种车型成为国内市场销量增长最快的车型。2014年,SUV和MPV年销量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36%和46% 。今年以来,SUV和MPV的高速增长已成为我国乘用车增长的拉动力。
  更加严格的油耗限值和我国持续热销的SUV和MPV车型之间出现了剪刀差:车越来越重,油耗越来越高,国家的限制却越来越严格,由此形成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这为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带来了巨大挑战,更使得SUV 和MPV等车身重量较高的乘用车面临紧迫的技术升级需求。
  业内专业人士预计,未来两三年内,柴油乘用车在中国的发展环境会有很大的改观,将迎来比较好的发展机遇。柴油车在乘用车中比例应该达到5%~10%。伴随第四阶段油耗的逼近与国五标准的实施,柴油机在SUV与MPV上的应用比例将会逐步增大,未来有望达到30%。
  市场基础的薄弱为未来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某企业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对于柴油车,认同的消费者非常认同,而不认同的也很难改变。之前由于国内油品质量、消费习惯和政策上的因素,柴油车在乘用车产销中所占比例并不高。
  以捷豹路虎为例,当前路虎所销售的车型中,柴油车仅占20%左右。而在中汽协最新的统计数据中,今年上半年,虽然国内汽车用柴油机总共销售了141.18万台,不过,均以玉柴、一汽、江铃、福田等商用车企业为主。
  不过,柴油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发展却非常缓慢,在新注册的乘用车用户中,柴油车比例仅为0.6%。政策上的不支持加上油品供应质量问题,使得之前到中国柴油乘用车市场来“吃螃蟹”的企业,最终没有获得成功。
  以上不难看出,在目前阶段中国柴油乘用车市场确实非常薄弱,但同时也表明了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当前消费者对柴油车的认知还明显不足,但相信柴油车明显的节油特性会逐渐被消费者接受。
  据介绍,与汽油车相比,柴油发动机具有低油耗、低二氧化碳排放、高扭矩和加速性能强等优点。而其高达30%的省油功效,在商业用途的车上尤其明显。以一辆柴油版出租车为例,一年行驶21.9万公里,使用柴油版能省下7万多元。柴油车的省油优势在乘用车上也非常明显,博世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茅淳渊告诉记者:“同样1.6LTDI的高尔夫,使用汽油油耗为4.9L,而柴油只需3.2L,节油比例高达35%。”
  随着消费者认知的逐渐提高,国内油品质量和供应问题也在慢慢改善。这些因素都将使柴油车获得市场。
  车企纷纷押宝让柴油乘用车市场开始活跃
  政策上的承认,让押宝柴油乘用车多年的企业看到了希望。近10家整车企业陆续完成柴油乘用车的立项。与之前将柴油车主要作为示范运行车不同,这些立项均以量产新车为主,这意味着,未来一些品牌新车上市时也会推出柴油版的量产车。
  以上汽乘用车为例,上汽乘用车公司明年年底推出荣威SUV新车时,将同时推出柴油版本。而且,这已经不是上汽推出的第一款柴油型乘用车,之前上汽推出的柴油版本MG6已经在英国市场销售,而这次,荣威SUV柴油版将首次面向国内。
  此外,据了解,今年以来,途锐、切诺基、福特、长安、江铃等多款柴油版车型上市,福田也新上了一款柴油车。近期美系克莱斯勒已在中国推出道奇7座SUV,其中配装菲亚特旗下的意大利VM柴油机。此外,德系车奥迪Q7也一直提供柴油动力车型。可见,柴油乘用车车型数量日益增加。
  据博世柴油系统中国区总裁王伟良介绍,一直与博世有合作的企业,近来都开始进军柴油乘用车市场,比如长城、江铃等,前两年,上汽、长安等整车企业也开始推进柴油乘用车项目。2013年博世曾与一些车企宣布要合作推出9款柴油车。目前这些项目进展顺利,一段时间后会陆续推出。通过10多年的准备,清洁柴油技术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发展机遇。王伟良说:“天时是油耗限值法规的逼近; 地利是油品质量的提升及柴油技术的储备; 人和则是整车企业已经意识到柴油技术在乘用车上应用的必要性。”
  可见,在政策的支持下,柴油版乘用车在中国取得发展也会之日可待。分析认为,最具推动力的是第四阶段百公里油耗限值的实施。“很多厂家都已将柴油车纳入到产品开发体系中。”某车企相关人员透露,未来最先使用柴油动力的乘用车,很可能是MPV和SUV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