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16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汽车业发展,治理机动车尾气、推广新能源汽车等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的词汇无疑成了业内外热议的关键词。不过,笔者以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一些重要信号关乎中国汽车业未来。同样被置于重要关注点的农业、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或将扭转中国汽车业的发展现状,成就中国汽车的未来。
农村市场将成为中国汽车业的绝对增长点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明确指出城镇化的重要性,报告用“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来描述接下来的城镇化建设。李克强总理也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
政府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决心不仅仅体现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就在不久前,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强调“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号文件已连续12次锁定“三农”,凸显“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
近年来,政府不断在各个层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而正是这些举措也在为汽车行业酝酿着未来。
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2月初出炉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客运和农村校车安全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交通运输部会同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旨在全面提升农村物流发展水平,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
……
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上,据有关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0%的增幅。
基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生产结构的变化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对于汽车的需求必然将越来越旺盛。
反之,就目前城市市场需求来看,市场增幅越来越窄。越来越多的城市步入限行、限购行列,虽然限购、限行措施饱受诟病,但就目前城市拥堵情况及现有治堵措施的局限性来看,限购举措很难停下脚步,反而会继续辐射至更多城市。
而对于城市市场需求的反应,合资品牌的价格下探似乎是最好的证明,价格下探也意味着市场的下探,合资品牌也开始逐步打入三四线城市,那么,农村市场、城镇市场也必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说农村市场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绝对增长点并不为过。
但是,农村市场拥有自己的特质,也必然会与城市市场存在较大差别,习惯了在城市征战的汽车厂商到底能不能适应这样的市场还有待时间验证,而这片市场或将给自主品牌带来反击的机会。
农村电商物流用车及客运车辆将出现显著增长
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携六份提案参加两会,其中就包括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农村电商成为两会热议话题。伴随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产品流通需求将逐步增加,农村电商不仅是城市工业品下乡更是农产品进城的重要通道。而电商、流通就意味着车辆需求,特别是商用车需求。
事实上,这种趋势在2014年已经开始出现苗头。
农村的“墙体广告”出现了时髦的电商名字,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纷纷推出实质性动作,布局农村市场。
阿里巴巴去年提出了为农村电商投入100亿元的宏大计划,并大力度布局供应链物流体系;京东从自身仓储物流优势切入,助力农产品进城和生活品下乡……而这正契合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农业发展的期许。
而政府也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开启绿灯。日前,交通运输部会同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旨在全面提升农村物流发展水平,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意见》提出,要统筹农村物流发展,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基于农村建设发展需求,政府还提出突出加强道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全面完成西部边远山区溜索改桥任务。
伴随农村道路通行条件的改善及产品流通需求的逐步提升,农村物流体系将逐步建立与完善,实现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服务的物流用车也将快速增长,这对于商用车企业来说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如何适应农村物流市场需求也是不小的挑战。
此外,伴随人群及货物流动增加,不仅货运物流市场,农村客运需求也很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农村客运站已经达到了24.6万个,开通农村客运线路9.6万条,每天发车117万班次,全国有98.6%的乡镇和92.8的建制村开通了客运班车。农村客运线路和城市公交衔接更加顺畅,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
2015年,这些数字还将出现较大变化。
虽然国家不断在改善农村交通建设,但是农村地区的客运通达率及水平与城市仍存下较大差距,所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强化农村客运市场发展并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进行支持。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指出,要加强农村客运和农村校车安全管理。未来,农村客运通车率将达93.2%,交通运输部提出,要切实让百姓出门更方便、更暖心。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农村客运线路和城市公交线路对接,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广度和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客运通达率。
农村或将孕育纯电动汽车的未来
与政府工作报告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契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表示,从民生需求及节能减排上看,发展城市微型电动车是我国13亿人口出行机动化的必由之路,政府需要合理引导人们使用节能环保的出行工具,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和小城镇地区。
张天任认为,对于广大的农村和小城镇地区来说,微型电动车拥有购买及维护成本低廉、燃料获取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和节能环保等优势。
虽然低速电动车尚未被正名,但是根据有关统计,从2009年开始,短短几年的发展,国内已上路的微型低速电动车累计数量超过100万辆。对于低速电动车仍存在很多争议,其发展面临各种各样的“硬伤”,但是毫无疑问,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已是不折不扣的现实。
相比纯电动乘用车目前在城市里的推广情况来看,二者可谓冰火两重天。
虽然新能源汽车推广在2014年出现爆发式增长,但这也仅仅限于在政府大力支持的背景之下。受限于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条件,纯电动车的推广并不顺利,而纯电动车推广中的这些桎梏对于低速电动车在城乡及农村地区的发展来说,完全不存在,所以其百万级的市场纯粹是市场需求造就的结果。照目前低速电动车的发展势头,其市场需求还会持续走高,甚至可能成就纯电动车“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路线,最终推进纯电动车在城市区的普及。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关键零部件尚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而城市微型车基本采用国产部件,如能低端切入、科学引导其发展,或将有效推进我国动力电池等新能源关键零部件材料形成规模优势,激活新能源汽车市场活力,支撑高端市场的发展。
虽然有人会说,去年央视315晚会曾曝光多家低速电动车企业,在没有整车生产资质的情况下非法生产销售四轮汽车,低速电动车企业面临“工艺简陋、粗制滥造、安全性差、事故频出”等问题。
笔者以为,市场需求不应被压制,正是在市场需求旺盛与生产条件较差的双重作用之下,农村低速电动车市场亟需正规生产厂家的进入,以满足市场需求,进而推动电动车的全范围推广。
伴随城镇化建设、节能环保需求及老龄化社会发展,借鉴欧美日等国家经验,我国农村市场很可能成就电动汽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