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收官年汽车企业完成目标者有几何

发布时间:2015-03-10 来源:中国汽车报

3月13日,一汽丰田将率先发布未来五年的战略与计划,也就是许多人所说的车企“十三五”规划。可以说,这个战略就是未来五年一汽丰田的总纲与方针,其中制定的各种目标,在2020年都将成为衡量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杆。随着一汽丰田的战略公布,许多企业也都将会陆续发布新的五年计划,“未来之争”已经启动。不过,在期许未来的同时,总结过去也十分的重要,更何况,2015年也是车企“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想想5年前,各家车企都踌躇满志、雄心万丈,面对着全世界最有发展前景的市场,不知说出了多少“豪言壮语”、许下了多少“海誓山盟”,如今,“诺言”已到兑现之时,企业表现如何?虽然此刻对各家车企的目标最终完成度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仔细思考也能看出个端倪。车企究竟是夸下海口难以自圆,还是胸有成竹笑到最后,我们且看究竟。
    销量目标深似海合资尚可自主哀
    谈到企业的战略规划,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销量目标的制定都是重中之重。就算计划描述得多么美轮美奂,如果不能实实在在地让销量稳步增长,那也只是空谈。因此,企业在“十二五”规划中的销量目标就成为“王冠上的宝石”,最为引人瞩目。在收官之年,到底哪些企业会“爽约”,一看销量便知。
    2010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全年累计销售超过235万辆,为了更好地抓住高速发展的重要机遇,通用汽车计划2015年在华销量达到500万辆。5年过去了,通用汽车在中国表现良好,但500万辆的“终点线”似乎有些难以企及。2014年,通用汽车在华共销售354万辆汽车,创下销量纪录,同比增长12%。今年1~2月,通用汽车及其合资企业在华销量共60.09万辆。若以此推算的话,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通用汽车要销售440万辆以上的汽车才能完成目标。可想而知,在余下的月份里,通用汽车在华除非有如神助,否则将难以完成“十二五”的销量目标。
    大众汽车作为最早来到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在华发展一直顺风顺水。在“十二五”之初,大众汽车制定了到“收官之年”,整车年销量超过300万辆的销售目标。对于实力强劲的大众而言,此目标并不算困难。2014年,中国乘用车企业销量排行榜第一与第二名是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销量分别为178.09万辆和172.50万辆,两者相加,销量达到了350万辆。以此数据分析,如果今年大众在中国不出现极其离谱的差池,完成2015年的300万辆目标的计划指日可待。
    根据丰田汽车公布的未来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在华销量最少达到150万辆,力争能够到达160万至180万辆的水平。近几年,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原因,日系车在华几度沉浮,丰田也不能幸免。2014年,虽然丰田在华年销量突破百万辆大关,达103万辆,同比增长12.5%,但并未完成既定目标。进入2015年,前两个月,丰田在华销量为15.62万辆,距离全年至少150万辆的目标,还差约134万辆。以此推算,剩下的10个月中,丰田在华的月均销量只要达到13.4万辆才能完成五年计划的最终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在销量目标的制定上,自主品牌也有着自己的“盘算”。
    作为自主品牌中发展较为迅速的长城汽车,2011年所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在收官之年要达到180万辆的成绩。这在当年宏图壮志的长城看来,并非天文数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似乎越发越骨感。2014年,长城汽车年销量仅为73.08万辆,如果按照此标准衡量,2015年铁定无法完成目标。不过,好在长城汽车有自知之明,经过几次目标的修订,把销量目标将至85万辆。2015年,如果长城汽车可以保持去年的水平,并再接再厉,完成目标极有希望。
    除了长城汽车以外,大多数自主品牌的目标完全可以用“不靠谱”来形容。
    奇瑞在“十二五”计划中拟定的销量目标是200万辆,2014年销量为48.61万辆,完成率不足1/4。今年,无论用什么神仙妙法,奇瑞也不太可能让销量翻四倍,只能默默等待最终的“遗憾”。
    2014年吉利过得并不顺利,人员、产品线、品牌都在进行大规模调整。总销量42.58万辆,较去年下降了22%。当年,吉利的目标是2015年销量超过200万辆,而此后几年,吉利则一直在原地踏步,销量在40万~50万辆之间徘徊,距离目标有4~5倍的差距,“十二五”计划将成为泡影。
    新车陆续上市计划稳步实施
    在车企的“十二五”规划中,新车型的发布计划始终贯穿于其中。从A0级紧凑型车到D级车,从MPV车型到SUV车型,所发布车型几乎辐射了中国所有的细分市场。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地抢占更多的销量,布局整个市场。从这几年的客观情况来看,不管企业处境如何,新车型的“报到”还是相当的准时。
    在通用汽车的“十二五”规划中,计划未来五年在中国推出超过60款全新和升级车型。其中别克品牌将推出约12 款全新和升级产品,雪佛兰品牌则推出15款全新和升级车型。在别克方面,君威、君越与GL8等车型并行前进,几乎每年都有新款上市。另外,为布局SUV市场,别克陆续将昂科雷、昂科威、昂科拉引入中国。进入收官之年,全新英朗与新凯越也会相继登陆中国。可以说,上汽通用别克从未懈怠,一直努力向中国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在雪佛兰方面,目前在售的有科鲁兹、创酷、景程、科帕奇与新爱唯欧等9款车型。今年还将有沃蓝达、新款迈锐宝、雪佛兰新Equinox和新科帕奇等新款与改款车型上市。几年下来,通用汽车在华的新车计划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真正实现了“说到做到”。
    根据福特公布的未来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福特将在中国推出15款全新产品。截止到目前为止,福特在中国正在销售的车型有经典福克斯、新福克斯、新嘉年华、探险者、新蒙迪欧、麦克斯S-MAX、致胜、福睿斯、进口锐界、全新锐界、翼虎、翼搏与MUSTAND等车型。在2015年,随着全新车型福睿思的上市,也拉开了福特新车计划的布局。去年在广州车展亮相的两厢的锐界也将会在今年5月上市,王牌车型福克斯将会在二季度推出大嘴外观的新车型,而作为福特中大型车的代表金牛座则会在2015年的8、9月推出。
    目前,日产有17款乘用车和启辰品牌的6款电动车型,总共23款车在华销售。其中,东风日产的16款车型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细分市场,畅销车型逍客、奇骏、骐达等也都已更新换代。2015年,日产还将在中国推出7款新车。这样的车型发布节奏,基本与当初制定的战略规划相一致。规划中表示,到2015年末,日产将依托于两家合资公司在中国投产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30款新车型。虽然2015年还未结束,但日产基本提前完成了“十二五”新车布局的计划。
    除了上述几家表现突出的企业外,大众、丰田和本田等车企也按照5年内20款新车的上市速度布局中国汽车市场。虽然目前并未全部完成任务,但胜在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十二五”新车计划基本不成问题。
    企业圈地为求产能建厂计划基本完成
    销量目标已定,新车型也蓄势待发,之后就剩下保证二者顺利完成便是。如何做到?建厂!没错,在车企的上一个五年计划中,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新建工厂。无论是整车工厂还是发动机工厂,提高产能成为了完成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步。
    在长城汽车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显示,2011年天津基地一期30万辆产能将投产,2012年天津基地二期30万辆的产能预计也将投产,2013年保定新基地有望建成,并且到2014年该公司还计划将扩建新基地,再次增加50万辆产能。从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长城汽车的天津基地一期二期的工程均已完工。另外,保定新基地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不过,截至目前,拥有50万辆产能的新基地投产一事尚未有准确消息。可以看得出,长城汽车基本上是按照“十二五”规划在进行产能布局,但由于这几年在市场上表现不甚理想,因此新工厂的建设计划也暂时搁置。
    长城汽车为求销量在国内布局,而奇瑞则为了更好地开拓全球市场,选择在海外建厂。据了解,奇瑞汽车在“十二五”规划中表示要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目标是在巴西建设工厂。一期工程定于2013年投产,形成年产5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第二期将追加固定资产投资至4亿美元,实现每年15万辆汽车的产能。对于这个目标,奇瑞基本完成。但是,原定于2013年的投产的一期工程,事实上拖到了2014年才完成,二期工程目前暂无消息。
    在华建设工厂,怎么能少了跨国车企。
    根据丰田汽车公布的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除了成都工厂以及将在2012年建成投产的长春新工厂以外,丰田还将在天津与广州的其他地区建设新厂。在丰田发布“十二五”计划后至今,丰田一直有传言因为产能问题将在天津与广州两地再建新工厂。可到目前为止,这些消息只是停留在传言上而已,是否再建新工厂,丰田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在日系车中,本田的“十二五”规划也有明确的扩大产能的目标。规划显示,本田2012年前将在华两家合资公司累计产能提高36%,至83万辆。到2013年,本田在中国的汽车总产能也将由现在的65万辆扩大到89万辆。截止到目前,广汽本田位于黄埔的第一工厂产能为24万辆,位于增城的第二工厂也是24万辆,广本总产能48万辆。东风本田第一工厂和第二工厂产能分别为24万辆和10万辆,总计34万辆。专门生产Jazz出口车的本田中国工厂产能将保持在5万辆产能,这意味着当前本田在华总产能为87万辆,已基本完成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