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自主应该大胆向外资品牌说不

发布时间:2014-12-23 来源:凤凰汽车

中国自主品牌在2014年12月20日又有了新的动作。广汽传祺当晚宣布自己的一档中高端车型GA6正式上市发售。而11.68万元的起步价,让许多圈内的人士大呼值得下手。
    其实在此之前,同为自主品牌的吉利汽车也推出一款中高级车吉利博瑞,虽然,吉利汽车没有发布正式的销售价格,但是市场的期待仍然显得非常热络。
    目前,中高级车一直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梦寐以求的一道努力争取攀越的门槛,而最近自主品牌的越来越频密地推出中高级车的动作,让人感觉到自主品牌的冲破那种市场高端瓶颈的时刻即将要来临。
    不过,有一个现象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关于自主品牌的声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些汽车企业仍然将自己的产品竞争范围局限在自主品牌阵营之中,不少汽车媒体以及业内人士也只是更加关注到自主品牌阵营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格局与竞争优势。但是,这种现象只有被打破,自主品牌才能在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中寻求到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我下来讲述一下我个人的理由。
    中国自主品牌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确立了正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发展框架,比如,以品质为核心的全球化的零配件配套体系、与合资公司媲美的机器化生产方式、以逆向为参考,以正向为主线的研发模式等等都已经成为自主汽车品牌的“标准配置”。
    也正因此,在合资公司渠道下探、价格下探的巨大压力下,自主品牌在经历了长时期的市场份额下滑之后开始寻求市场回升,自主品牌在SUV市场上的优势已然完全体现出来,在轿车市场上逐渐在中级车市场露出更多的希望。
    在这样的市场基础之上,自主品牌自然而然地就开始向中高级车市场要市场、要突破。
    据大致的统计,自主品牌在中国中高级轿车市场的绝对销售规模仍然过于薄弱,有企业高层表示说,所有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的市场销量全部加起来还不到月销1万辆。如果是这样的水平,自主品牌还不如外资品牌一款车的市场销量。
    显然的是,这是消费者基于品牌的选择,但是却忽略了自主品牌产品品质不断向上的发展势头。而品牌形象是基于产品品质与性能长期积累而成,自主品牌要想使得自己的产品品质与性能能够提高到品牌形象一致的程度,这自然需要时间。
    不过这个时间过程的长短,并非人力不能干涉。如果自主品牌能够很好地向消费者传达自己的产品品质与性能,就能够更加快速地实现自主品牌品牌形象的提升。
    这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1、产品品质必须做到过硬,而且现实产品与承诺一致。自主品牌在过去有过几次的增长高潮,后来为什么出现倒退?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产品品质存在问题。好的产品品质能够推动正向口碑的不断扩大,反之,差的产品品质也能够招致负面口碑的扩散。自主品牌目前的产品品质提升来之不易,自主品牌必须时刻保持警醒状态,保证产品品质与性能不断提升。
    2、竞争要向外资品牌要市场,而不是自主品牌自己相竞争。固然,对自主品牌来说,最大的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是属于自主品牌阵营的其它汽车企业。但是,如果一味将竞争的范围与视角局限在自主品牌阵营,那么自主品牌的市场销量就远远不能扩大。有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在B级车市场的最近一个月销量也就数千台而已。也就是说,即使你和身边的自主品牌竞争,争夺市场,顶多也就是几百辆的争夺。因此,要扩大自主品牌在中高级市场的产销规模,必须将竞争的目标,标定在合资公司生产的外资品牌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合资公司生产的中高级产品的市场消费者,更多注意到自主品牌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和成熟,只要自主品牌的品质过硬,价格无疑具有相当强的竞争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中高级市场的突破就指日可待。
    3、自主品牌需要共同努力,共同维护自主品牌形象。目前,消费者的选择仍然是以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为区分标准之一,一家自主品牌的品牌形象提升无疑会带动整个自主品牌形象的提升,反之,一家自主品牌品牌形象的毁损,将对自主品牌的整体形象带来更大的冲击。
    4、从自主品牌实际上的动作来看,特别是那些主流的自主品牌,他们也都纷纷开始明确要向合资公司进行竞争,争夺市场份额。广汽传祺说过,吉利说过,上汽也说过。但是,这种声音还需要再大声,并形成一种普遍的导向,以避免目前仍然有许多媒体与业内人士,一看到自主品牌推出新产品,就开始将其与另外一个自主品牌进行比对孰优孰劣的现象。
    无论如何,自主品牌最现实的,最具有市场争夺空间的竞争对手,不是自主品牌的竞争厂商,而是那些合资汽车企业。自主品牌需要大声喊出来,需要让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够听到,了解到自主品牌的性价比优势。当然,前提是,自主品牌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品质永远过得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