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如何在中高端市场成功逆袭

发布时间:2014-12-17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自主品牌在今年整体销量并不乐观的大环境下,虽然上升势头不错,但热门车款主要还是停留在高性价比的家庭用车,价格一般不超过15万。在20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市场占有率与合资,进口车企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大多数消费者觉得,目前自主品牌车企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比起前几年,现在在基本车型上,自主品牌的车企从技术到设计都并不逊色。而且,同等水平车款相比,自主品牌车辆或多或少还是拥有一些价格优势;同等价格车款相比,自主品牌车辆也通常能够拥有更好的附加配置,这就显示了一定程度上自主品牌的性价比高的优势。作为一般小排量家庭用车,自主品牌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发展与性价比优势,正在一步一步的逼近合资与进口品牌。
  但就购买能力稍强一点的消费者来说,20万以上的中高端车辆选择上,大多数人仍然会选择合资或者进口的品牌。究其原因,人们表示,在追求高性能的时候,自主品牌的核心技术仍然不能完全被信任,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个品牌力不足的表现。自主品牌市场认知度低,加上厂家生产制造经验不足,使其品质较一般,油耗也不具优势,花20多万元消费者还是更愿意买合资车型。
  长城哈弗H9销量上的突破,让自主品牌车企看到了产品走向高端化的希望。今年11月,长城汽车实现销售7.5万辆,同比增长6.6%。其中,刚刚上市的售价区间为22.98万-27.28万元的哈弗H9,首月销量达到2245辆,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哈弗H9的成功无疑给了我们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值。这就是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中,重塑品牌的重要性。哈弗定位SUV,拥有独立的品牌标志,这就像是丰田在进军高端车市场时,使用雷克萨斯这个在名称、标志上都区别与丰田的品牌。以此来摆脱丰田在消费者心目中“低档、省油、廉价车”的形象。
  今后,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在品牌名称、品牌LOGO、广告、销售渠道等方面应该尽量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低端、廉价的母品牌形成有效地“种族隔离”,以摆脱低端形象的影响。在自主品牌中,吉利汽车推出的中高端品牌帝豪在品牌重塑这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从而使帝豪品牌甩掉吉利品牌原有历史印象包袱。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吉利汽车在吉利自主品牌的基础上,推出了上海英伦、全球鹰、帝豪三个新品牌,分别定位低、中、高档市场。吉利旗下三大品牌实行事业部制,三者在运作体系上相对独立,三大品牌的网络渠道相对独立。通过有效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区分,多个品牌提升了自主品牌企业形象,实现对低、中、高档市场全面覆盖,从而使自主品牌更加从容地向中高端市场迈进。
  当然,品牌影响力虽然是人们在选择消费时一项很重要的价值认同点,但是最根本的购买信任基础肯定还是来自于对产品本身的信任。自主中高端品牌要想快速崛起,就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就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使产品质量、性能从根本上有资格能与合资进口品牌抗衡。
  企业的生产装备是基础、是硬实力。但是,企业的产品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专业人才和现代化管理体系是动态的、是软实力,只能磨炼、苦练才能持续发展。自主品牌更是如此,自主品牌既要学习借鉴、更要自主创新,靠科技水平、品质保证、高性价比和诚信服务,因而软实力、基本功成为企业自主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以前消费者普遍认为,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优势是低价。而当产品型消费升级到品牌型消费之后,低质低价的老路就走不通了。品牌力不足,正是自主品牌车企心中最大的痛。自主品牌试图把核心竞争力由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把产品由低端向中高端提升。这也是所有自主品牌车企的愿望。目前自主品牌企业展开新一轮的集中转型,正处于最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也是攻坚阶段,只有认清自身特点、务实创新,开展持续的正向研发,逐渐积累口碑和实力,突破20万元的天花板才有望真正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