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观:模仿与创新 山寨极光引发思考

发布时间:2014-12-08 来源:凤凰汽车

提起中国汽车工业,“山寨”是个绕不过去的词。从2003年本田控告来宝S-RV抄袭CR-V开始(见附注),大部分自主品牌都陷入过与国外车企的抄袭纠纷中。最近,广州车展上江铃汽车展出的陆风X7“照搬”路虎极光事件除了引起口水,也令各方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山寨”这个问题上。
    附注:双环来宝SR-V抄袭本田CR-V事件:2003年10月,石家庄双环汽车推出来宝SR-V,该车在外观上与本田著名车型CR-V非常相似,一度令消费者一位来宝与本田进行了技术合作。本田公司因此将双环汽车公司告上法庭,诉其侵犯专利权。此案曾闹得轰轰烈烈,被称为中国汽车侵权第一案。
    11月21日的广州车展上,江铃汽车展出了其研发多年的紧凑型SUV车型陆风X7,该车的前脸、车灯、车顶天窗、侧面曲线以及车尾车身几乎都与路虎极光一致,即便是在车内设计上,陆风X7也对极光保持了很高的“忠诚度”。更巧的是,捷豹路虎与奇瑞合资国产的极光也在本次车展上露面,对比之后人们得出X7“山寨”极光的结论。
    捷豹路虎方面对江铃的抄袭行为表示“非常愤怒”,并称江铃的行为是“打破国际行业规则”,“江铃公司的相关作法是极其令人失望且应受到相关制裁”。江铃方面则表示“陆风X7是自主开发的中高端SUV新车,外观设计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以及未来SUV的潮流”,对于捷豹路虎的反应,江铃的回应是“汽车像谁,是见仁见智的说法,我们的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虽然迄今为止捷豹路虎并没有正式提起诉讼,陆风的“山寨”行为依旧吸引了海内外各方的高度关注,并就此引发对汽车行业抄袭与创新的思考。
    核心观点: 日本一家汽车论坛则表示,外国车企要学会习惯自己每当推出一款车型不久,就会在中国看到“几位表亲”(这里指外形相似的意思)。这种行为除了会在短期内吸引关注,什么也改变不了。
    由于西方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以及历来由于多种因素积累下来的偏见,海外媒体对中国车企抄袭行为的反应非常激烈。比如德国Handelsblatt就表示陆风X7是“源自山寨工厂里的中国极光”,除了由外到内对陆风X7与路虎极光进行对比,还顺手揭江铃汽车的伤疤,提及该公司多年前进军欧洲市场因为碰撞测试不过关而打道回府的往事。
    另外一家曾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对中国自主品牌山寨车型进行过盘点的Autobild则表示,这不是中国车企的第一次抄袭,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热爱“盘点”的Autobild还罗列中国多款模仿路虎极光的车型,比如哈弗Coupe,吉奥SUV等。当然,点评下近年来被中国山寨过的德系车更是该媒体的拿手好戏。
    日本一家汽车论坛则表示,外国车企要学会习惯自己每当推出一款车型不久,就会在中国看到“几位表亲”(这里指外形相似的意思)。在该论坛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丰田、日产、本田的大量车型在中国被仿造,但这种行为除了会在短期内吸引关注,什么也改变不了。丰田依旧是丰田,而比亚迪还是比亚迪(注:比亚迪当年常抄袭丰田车)。
    而carscoops网站则表示,除了价钱,陆风X7简直就是一个翻版路虎极光。不过,该网站也承认,陆风的售价约为路虎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对于买不起路虎的人来说,这辆陆风X7也是不错的选择。香港媒体《南华早报》的英文版则表示:如果你在中国看到一辆Land Rover(路虎),他不一定是Land Rover,也可能是Land Wind(陆风)。
    核心观点: 从汽车发展史的角度上看,学习模仿是发展的必经阶段。如今成为世界汽车格局重要组成部分的日韩车企,当年也是靠“山寨”起家。
    汽车工业涵盖的范围极广,是一国工业基础、材料技术、工业设计等方面的集大成者,堪称制造业的“金字塔尖”。欧美国家在汽车工业里有100多年的积累,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市场,要求中国车企从头开始把路再走一遍既不现实也不必要。要在短时间内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模仿无可厚非,这个不仅在汽车行业,在任何行业都是很常见的。
    从汽车发展史的角度上看,学习模仿是发展的必经阶段。如今成为世界汽车格局重要组成部分的日韩车企,当年也是靠“山寨”起家。比如原来搞纺织机器的丰田喜一郎(丰田汽车创始人)为了进入汽车行业,直接买来福特和雪佛兰汽车进行拆解和逆向山寨;日产和三菱刚开始也是以仿制福特和英国Woleseley汽车为生,直至二战后,日系车企也是直接引进欧美技术进行学习。起步更晚的韩国车企更是通过大规模山寨日本和美国汽车奠定自己的技术基础。
    曾有汽车研究专家指出,日本和韩国车企“蜕变”的关键是在消化吸收欧美技术后进行自主创新,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如今日韩车企拥有遍布世界各大的研发中心,常能开发出引爆市场并被西方车企学习模仿的车型,实现屌丝逆袭。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的一位专家表示,陆风X7虽然与路虎极光外观非常相似,但在市场定位、价格、配置等方面两者差距很大,陆风X7很难对路虎极光的销售产生真正影响。“虽然陆风X7只有极光三分之一的售价会在一定程度上拉低极光的品牌形象,但是只要中国汽车厂商沉溺于模仿和跟随,则不会对欧洲车企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核心观点:有法律业内人士认为,陆风敢于理直气壮地推出X7,除了行业风气使然,更重要的是在研发之初,陆风X7已经注册了外观专利,并获得通过。
    从陆风X7的母公司江铃汽车的股价上来,自从11月21日展出之后,一直在每股30元左右徘徊,抄袭事件似乎并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这说明投资者并不在意陆风X7是否抄袭了极光。资深汽车分析师封士明表示:“我相信他们是激动的,一方面能踩在巨人肩膀上很爽,另一方面在憧憬未来大卖后能有多少奖金。最不济,至少能火一把。”
    有法律业内人士认为,陆风敢于理直气壮地推出X7,除了行业风气使然,更重要的是在研发之初,陆风X7已经注册了外观专利,并获得通过。有法律为后盾的陆风自然不惧捷豹路虎的指责和恐吓。从多年来中外车企因为外观设计纠纷导致的诉讼来看,外方要么是和解,要么是败诉,获胜的几率不高。这也是捷豹路虎大声指责却难以付诸实践的原因所在。
    当然,对此担忧的人也不少。比如,一位居住在香港的分析师表示,简单的Ctrl+C和Ctrl+V(复制粘贴)虽然可以在初期带来高销量,但就此产生对模仿的依赖性却会对车企的长远发展带来致命性影响。他以在香港上市的比亚迪为例,热衷于山寨的比亚迪当年成长迅速,多款车型位居销量榜前列。但如今,没有掌握核心研发能力的比亚迪在前三季度销量大跌20%,当年成为世界第一的目标沦为笑谈。
    核心观点:网友举例称“像陆风X7这样直接模仿的行为固然不对,但当宝马推出X6之后,一大波车企纷纷推出类似车型,这算不算抄袭?”。
    相较于媒体的义正词严和专家们的长远眼光及理性分析,海外网友对于中国车企抄袭的话题显得颇为“感性”和“宽容”。在德媒报道陆风X7抄袭路虎极光事件之后,不少人在看完外形对比和性能参数后对“陆风X7的售价只有不到2万欧元(约合15.2万元)表示惊叹”,并对抨击路虎这种“自恃优势赚取高额利润的行为”。
    另外一些人则表示“抄袭一点都不奇怪,不光是中国,其它国家的汽车厂商也相互抄来抄去”,并举例称“像陆风X7这样直接模仿的行为固然不对,但当宝马推出X6之后,一大波车企纷纷推出类似车型,这算不算抄袭?”
    进行反思的观点也不少,有人表示“难怪在欧洲街道上看不到中国汽车,这样抄来的车型当然不会被允许在这里出售”,还有人则表示“面对中国企业来势汹汹的价格大战时,德国企业需要花更多钱去研发,才能真正保持优势”。
    一个山寨的讨论,极光与陆风X7都火了一把,都在私下里窃笑吧。回顾中国汽车的发展之路就是从模仿到创新,从逆向开发到正向开发的过程。中国汽车企业已经从单纯的模仿1.0时代步入正向开发的2.0时代,随着创新的3.0时代的到来,中国汽车就具有与合资企业抗衡的实力,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并能打造出全球化品牌。记得某车企董事长这样说过:“一眼看出山寨的是模仿的一款车型,这是初级阶段;模仿3-5个车型,就是融合发展阶段;能够模仿5-7个车型,你就进入融会贯通的创新阶段。”模仿与创新,希望山寨极光引发中国车企思考,中国车企早日走出模仿的阴影,甚至让别人来模仿。
    其实在广州车展上,有两家中国车企受到海外的广泛关注,除了搞“山寨”的陆风,另外一个是目前销量和名气都处于初级阶段的观致。与江铃陆风的广受抨击相反,引进欧美汽车高端人才进行自主研发的观致得到的几乎都是好评,其刚推出的SUV车型甚至被认为有在欧洲上市的实力。
    与“躺着就能挣钱”的合资车企不一样,一切需要靠自己拼搏的自主车企起点更低、生存环境更为恶劣。山寨抄袭是一剂毒品,一时使用可以缓解疼痛,长期使用则最终掏空身体走向毁灭。山寨并不可怕,当年丰田现代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但可怕的是只会山寨,不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