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协委员支招成都缓堵 限行限号决策须慎重

发布时间:2013-01-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四川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交通先行”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然而,作为四川省会的成都,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最亟待解决的大城市病,这也成为出席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有时要去开某个重要的会议,被堵在路上,那真的是很难受,相信很多市民都有过同样的遭遇和感受。”作为成都交通出行参与者中的一员,省政协委员、川师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张廷蓉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访谈和网络调研等多种途径的准备后,提出了进一步缓解成都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
    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张廷蓉认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市民出行需求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机动车保有量又在快速增加,地铁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建设以及二环路高架桥快速通道建设的复杂局面,“诸多因素使成都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虽然在二环路改造过程中,政府实施了机动车限号和开通免费公交线路措施,交通拥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中心城区上下班高峰仍然存在交通拥堵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要缓堵,张廷蓉首先建议进一步加大公交、地铁出行分担率,而这就需要出台更加积极的惠民政策。包括要合理制定地铁刷卡优惠政策,将现有“刷卡八折”调整为“刷卡七折”,让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使道路拥堵得到一定缓解。同时科学规划公交站点,实现公交与地铁“有效对接”,在人员密集区域,如大学新建校区或大型居民居住小区附近增设地铁站点。在地处中心城区外的地铁站点附近同步建设大型停车场,从而加快实现私家车与地铁、自行车与地铁之间的“有效衔接”。
    目前,成都开通了部分免费公交线路,确实对缓堵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有网友吐槽,有的线路过于“冷僻”,乘坐率低,免费意义不大。对此,张廷蓉也认为,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拥堵情况适时调整免费公交线路,开通新的公交支线线路。“我觉得人流密集的热门线路应该增设免费公交线路,同时一些确实坐的人不多的免费线路可以取消。”
    张廷蓉告诉记者,她自己平时就是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主,偶尔开车。提倡公交出行不仅是针对目前成都城市建设高峰的特殊时期,从长远来看也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还应更多地积极倡导低碳出行方式,也就是自行车。张廷蓉提到此前多地爆发的雾霾天气,要让更多人选择骑自行车出行必须解决空气质量问题,而自行车承担的交通出行越多,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能够达到的缓解程度就会越高,这无疑是一个良性循环。“政府应积极出台新的政策,引导发展自行车交通,保护自行车的正当路权,并在一定区域内为自行车开辟专用通道和免费停车场。”
    合理制定地铁刷卡优惠政策,将现有“刷卡八折”调整为“刷卡七折”,让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使道路拥堵得到一定缓解。科学规划公交站点,实现公交与地铁“有效对接”。科学设置地铁站点,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在人员密集区域,如大学新建校区或大型居民居住小区附近增设地铁站点。高度重视地铁在建和新开工线路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地铁站外路引系统建设,地铁站外路引导标识应该做到醒目易辨,以方便本地和外地市民乘坐地铁。在地处中心城区外的地铁站点附近同步建设大型停车场,从而加快实现私家车与地铁、自行车与地铁之间的“有效衔接”。
    在自己的建议中,张廷蓉还提出了要科学设置信号灯。“有的路口红灯等待时间太长,而左右两边的实际车流量却很少,应该梳理比较重要的路口,改善这样的现象。”张廷蓉建议,不断改进技术手段,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方向车流量的变化情况,合理设置和调整信号灯红绿灯时间,以缓解部分路口的拥堵现象。此外,增加交通信号灯倒计时功能,让司机做到心中有数,也能够减少由于部分司机抢黄灯引发事故而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
    当下,成都正在执行二三环之间工作日每天限号两个的交通管制暂行措施,收效明显。于是有网友提出,是不是可以加大限行力度,如单双号或是扩大限行范围。对此,张廷蓉表示,这样的决策必须慎重,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科学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