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3-25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一份包括已经实行的减收购置税、汽车下乡在内的共11项振兴措施规划于上周五公开发布,在这份长达5000余字的《规划》中,有一段话虽然只占了区区两行,但并不妨碍有些汽车制造商会将它们读得一清二楚。
在支持自主创新的调整振兴任务中,《规划》写明,“提高传统乘用车的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重点支持排量1.5升以下、满足国IV排放标准的车用直喷汽油机和排量3升以下、升功率达到45千瓦以上柴油机的研制。”
在受政府鼓励的乘用车发展方向中,已经很久没有出现“柴油”的字眼儿。
柴油轿车政策转向 |
其实,政府早已给出明显的信号。
“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一种替代能源占据主流地位,并形成规模化生产,现阶段应该加快柴油车的生产发展步伐,这将降低25%~30%的燃油消耗。”在一次“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说。
“技术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追求单一的方向,”作为始终提倡发展柴油技术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韩镭表示,“柴油发动机的燃油利用率相对汽油机高出很多,一直呼声很高,但由于供应存在问题,阻碍了轿车的应用。”
眼下的经济危机似乎给柴油轿车带来好运。
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出口萎缩和国内工厂的关闭,削弱了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尤其是柴油成为需求增长最为疲软的油品。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汽油、柴油总库存达8900万桶,为2006年1月开始记录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以往柴油主要用于运输,经济不景气造成运输量大幅下降,故柴油的滞销程度比汽油严重得多。”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告诉记者。
同时,因低标号柴油尚且供应不足,缺乏兴趣生产高标号清洁柴油的炼油企业,亦开始巨资更新设备,降低油品杂质。
“但我对柴油轿车仍不看好,”徐长明担心消费市场对柴油轿车的接受程度和需求或许不那么理想,“不过作为一项中长期的鼓励政策,可能会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
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韩镭的担心则完全不同:“欧洲的柴油轿车早已普及,其技术先进程度很高,中国的自主品牌必须尽快跟上欧洲的水平。”
奇瑞 长城抢先发布柴油车 |
与专家相比,中国的本土制造商——长城和奇瑞公司乐观得多,很难分辨两者之间,谁对这一新政更为兴奋,他们都已等不及推出自己研发已久的柴油轿车。
“一款1.9升的柴油发动机,将首先搭载在东方之子车型上,未来的新款东方之子匹配起来更加容易,瑞虎也同样适用。”奇瑞公司副总经理陆建辉向记者透露,“我们争取在上半年正式发布,无论北京等城市是否对柴油轿车解禁,都不会影响投放计划。因为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市场需求不是问题。”
四年前,奇瑞启动了柴油发动机项目,除了这款匹配中高级车的1.9升产品以外,1.0升小排量柴油机也将于明年投产,二者都可实现欧洲Ⅳ号排放标准,但后者搭载的车型陆建辉并未透露。
以柴油SUV和皮卡作为企业支柱的长城汽车,其柴油轿车也已箭在弦上。
虽然产品的计划慢了一拍,可在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何伟看来,《规划》中对柴油发动机的升功率指标并不算高,其研发的2.0升和2.4升产品将在未来匹配已经成型的中高级车和SUV。
当然,还有利于一切机会说服中国政府发展柴油轿车的大众公司。尽管《规划》不过是鼓励本土企业自主研发柴油技术,只要大众得到了他们要求的清洁燃油,相信没有什么能够拖慢其在中国投产TDI发动机的节奏。而在此之前,搭载2.7TDI引擎的奥迪A6L将于下月的上海车展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