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锐德执行总裁屈东明:三大理念构建企业“生态党建”体系

发布时间:2017-08-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青岛8月24日电 (李函林 安国臣)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家的共识。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新华网推出“非公党建最强音”主题系列报道,以展现近年来非公经济企业的党建亮点、典型和经验。近日,新华网采访了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屈东明,听他介绍特锐德公司的“生态党建”情况。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屈东明

1、这些年,特锐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您觉得成功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哪些方面?
    答:特锐德具有五大核心竞争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团队。特锐德的创业企业团队建设案例已经入选了清华大学和哈弗大学的教学案例库。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入选哈弗大学教学案例库的中国企业只有22家,其中青岛有三家企业,海尔、青岛啤酒和特锐德,对此感到非常荣幸。未来将坚持打造特锐德的团队建设,打造一支凝聚力高、战斗力强、高素质、高绩效有担当的狼性团队,这是特锐德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其次还有创新,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特锐德始终把创新放在企业精神的第一位。在创新驱动下,特锐德运用产品集成研发理念,每年都会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并且大部分产品能够实现当年盈利。以上这两个核心竞争力,是支撑特锐德13年间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生态党建”体系在特锐德的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您具体介绍一下什么是“生态党建”?它的主要理念是什么?

答:“生态党建”体系只是特锐德众多生态中的一项,其它还包括之前介绍的电动汽车充电生态网和多能生态网。
    所谓生态,就是在一个环境里面所有的参与者和利益相关方都能在这个生态系统里面汲取营养获得利用。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生态建设促进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在党建方面,通过“生态党建”的建设使公司能够更加蓬勃地发展。“生态党建”要求党员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为普通群众服务,要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进步、共同成长。除此之外,还提出了幸福党员的理念,在党员为群众做贡献的同时提高党员的幸福指数,这也是“生态党建”的主要内容之一。
    3、除党员幸福感之外,“生态党建”体系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命运共同体和利他哲学观。您具体介绍一下。
    答:党员幸福感、命运共同体、利他哲学观,是“生态党建”的三大核心。命运共同体不仅包括特锐德以及特锐德的员工,还包括上下游企业、公司的客户、公司的供应商以及为公司提供服务的政府、银行和各种合作伙伴。

所谓命运共同体,可以很形象地用“一主两翼”的飞机来形容,这架飞机能否平稳可靠的航行是需要所有人共同支撑和保障的,如果其中一方出现了问题,那么这架飞机可能出现波动甚至是坠毁。只有安全落地,大家才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特锐德就像这架高速飞行的飞机,所有的相关方都应该在这架飞机上共同努力、共同保障,这不仅是一个生态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正如特锐德企业宣言里的一句话,特锐德让你我的理想成为现实,最终达成企业和个人的目标。这就是我们打造的命运共同体。
    4、“生态党建”中的利他哲学观,特锐德通过哪些措施将其融入到党员的意识中呢?
    答:利他哲学观一直贯穿特锐德发展的这十几年中。企业文化里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企业价值观。在特锐德的企业价值观里,把客户放在第一位,企业的发展放在第二位,员工的发展放在第三位,这也体现了企业存在的价值。
    在“生态党建”展厅里,有一个阿基米德的模型。阿基米德曾经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们把价值观比喻成支点,如果人的价值观放在了正确的位置,就可以撬动更大的资源,甚至是地球。我认为,这个支点也可以看成是“利”。所谓利他,就是把利让给别人,让利益远离自己。如果这个支点、利益离你越远的话,那么能够撬动的资源就越多。如果反之,能撬动的资源就会越少。这个模型能够对利他哲学观给出清晰的解释。
    我们一直倡导员工不要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首先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是为了公司的发展,然后才是满足自己的发展。这样每一个人才能从企业的工作当中、从企业的事业发展当中,去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这些成果都是靠员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这就是我对利他哲学观的理解和解释。
    5、特锐德的党员如何践行利他哲学观,您能否在这里给我们举一个例子?

答:比如特锐德组织了“结伴三人行”的活动,要求做三件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事情。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每一个党员可以根据他自己对于利他哲学观的理解去执行。这些事情包括公共汽车让座、遵守交通规则,事情虽小,难道这些不是在利他吗?还有为灾区捐款、帮助他人购房等大小事情。事情无大小,关键是在思想上对利他哲学观有理解,只要真正理解了,不管做的是大事还是小事,这些都能体现利他哲学观。
    6、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锐德遇到过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答:对于我们来说,会存在一定困难,不过这并不会成为党建工作的阻碍。我本人和于总在上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有情结。
    在甄选人才方面,如果仅仅依靠一两个小时的面试,这样的了解一定是不全面的,是不是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能确定。我们从高校挑选应届本、硕毕业生的时候,把人才挑选的这个权利交给学校,交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如果能在上学期间能够入党,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比较优秀的。这些优秀的人才进入到公司以后,形成一个团体,并且分散到各个部门。党员在每个部门都是核心。用核心带动身边的群众,在群众中树立一个标杆,真正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企业的党员在企业发挥的作用就是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能够更高效的工作,能够更投入的工作,然后帮助企业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从而来实现员工个人的目标。
    除此之外,特锐德把党的理论、精神的精髓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只有密切结合才能符合企业的实际。如果不符合企业的实际,空有理论,特锐德的党建工作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