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09 来源:车尚
鲜有新车问世的长安铃木,日前推出了全新车型——小型SUV维特拉。新车上市之时,长安铃木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不足十万辆,同比下滑近三成,也是连续10个月出现下滑。可以说,长安铃木此举是将砝码押到了小型SUV市场上。但长安铃木常年累积的品牌力问题,早已动摇根本,尽管当下SUV 市场依旧火热,但锋驭销量的失利让长安铃木在SUV市场早已失去先机。面对品牌力羸弱、产品力不足的双重压力,维特拉能否一举翻身,将会决定铃木在华的命运。
探访 车型优惠大 店内顾客少
“现在店里卖得最好的应该是启悦了,优惠大约1万元,其次就是锋驭,优惠在2万元左右,如果是旧车置换,优惠还会比2万高,雨燕也有1万元左右的优惠。”一位长安铃木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
当然,店员口中的“好卖”只是相对的。对比销量数据不难发现,就算启悦在10月的销量也仅为3000辆左右。
为了吸引消费者来购买长安铃木车型,挽回销量的颓势,经销商店面作出了不小的让利。长安铃木的车型定价一般在十万元左右,普遍优惠1万-2万元。
不过,记者发现,虽然店内挂着不少的优惠横幅,但在店里将近两个小时却只看到两位进店的顾客,本是周六,店里却显得冷清。
据销售人员介绍,目前新到店的维特拉的关注度会比其他车型多一些,而像天语和雨燕等热销的车型已近无人询问。面对店里客流寂寥的情况,店内销售只能寄希望于新上的车型来扭转局面。销售人员感叹道:“希望新来的维特拉会卖得好一点,不过目前店里的情况不好,就算是SUV的锋驭也销量不佳,新车想大卖也不是易事。”
数据 十连降 销量全面下滑
在进入金九银十后,日系车型销量逐渐回暖,但同为日系品牌,长安铃木的销量却依旧一蹶不振。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长安铃木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仅为98370辆,同比下滑28.5%。相比同系的自主品牌长安汽车,长安铃木前三季度的总销量仅仅超过长安一个月的销量,并持续下跌10个月。
今年10月,长安铃木锋驭销售2761辆,同比下降20.55%,雨燕销售1788辆,同比下降29.47%,奥拓销售2139辆,同比下降43.32%。而曾一度热销的天语SX4已经连续3个月销量未过千。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A0级轿车累计销售84.1万辆,同比下滑16.7%,为此,部分品牌纷纷选择减少A0级轿车产能,甚至停产。
此外,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各大车企都在加紧改良车型,但长安铃木旗下车型与竞争对手相比,却是车型陈旧,更新慢,旗下奥拓、雨燕、天语SX4几款主力车型在今年均没有重大更新,除锋驭在今年7月份增加了1.4T的车型外,并未有太大变化。
策略 先机已失 维特拉救市不易
随着小型SUV的热卖,自主品牌力推SUV,合资品牌也不甘示弱,纷纷抢占这块市场。急需扭转颓势的长安铃木也不例外。
2013年,长安铃木的销量从2012年的17万辆下降到15万辆。为此,长安铃木在当年年底推出了首款小型SUV锋驭。锋驭上市后也确实没有辜负期望,支撑了2014年的销量连续增长。但随着竞争对手的新车集中上市,SUV市场愈发拥挤,车市整体增长放缓,锋驭的销量也开始萎缩:3月销量为5122辆,到了6月便骤降到3431辆,到10月仅交出2761辆的成绩单,金九银十之际,销量反而同比下滑了20.5%。
面对再次来临的颓势,长安铃木的做法很简单:再推一款小型SUV——维特拉。
维特拉的命名来自铃木的高端SUV车型超级维特拉。但实际上维特拉与超级维特拉并无直接的传承。超级维特拉轴距为2640mm,属于途观这一级别,而新车维特拉的轴距只有2500mm,是标准的小型SUV。同时,超级维特拉的卖点之一便是全系四驱,而维特拉只有近16万元的顶配车型才配备四驱系统。当然,从二者十几万元的差价便可以看出,两款车确实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被“超级维特拉”的名号吸引来的购车者,可能会感到失望。
虽然此车非彼车,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长安铃木对维特拉的重视。只是如今小型SUV市场早已强手如云,前有C3-XR、昂科拉、缤智、XR-V等合资车型压制,后有奇瑞、长安、长城、比亚迪等一众自主品牌挤压,长安铃木维特拉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更重要的是,维特拉在底盘结构、发动机技术等方面相比锋驭并没有带来革新性的变化。在锋驭销量日薄西山,维特拉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的情况下,长安铃木要翻身,并不容易。
迟缓 从2012到2015 B级车去哪儿了
从1993年进入中国开始,长安铃木一直都产品更新换代较为缓慢,坚持微、小型车战略,过于刻板的套路很快让长安铃木走入了绝对的瓶颈。
2012年,铃木品牌退出美国市场。有媒体报道,铃木汽车公司会长铃木修对此解释道:“我公司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小轿车这一领域。但是美国是以大型车为主。像我们这种中小企业,制造的都是系列车型,而缺乏开发能力,无法满足美国市场的需要。”
但铃木在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依然坚守小型化的策略,对B级车的导入显得并不急切。早在2012年,铃木就有在华推出B级车的消息,但3年后的今年,长安铃木仍然没有B级车的影子。作为一家“中小企业”,铃木在新产品导入和技术更新方面的效率,反倒不如大众、奔驰这些巨头。
业内人士认为,铃木一直坚持“小汽车,大未来”的口号,主打紧凑型车。这与中国消费者喜欢宽敞车内空间和大气外观有较大差距。
实际上当年奥拓的成功并非简单因为“小”,而是凭借亮丽的外观和优异的性能,在经济型轿车的竞争中占据先机。如今,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之时,如果只是依靠一次次的“随大流”,推出维特拉这种“从众”的车型,而不能有所突破,在中大型车领域建立完整的产品线,那就很难有在中国市场重塑辉煌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