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03 来源:法治周末
三大原因致大众销量首降
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速放缓、大众汽车品牌信任度下降以及大众旗下产品线单一等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销量下跌的重要原因
法治周末记者 马金顺
大众汽车集团的汽车销量出现5年来的首次下滑。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公布,2015年4月,大众汽车集团全球交付销量为85.32万辆,较之2014年4月的86.43万辆,同比下跌1.3%。这是自2010年12月以来,大众汽车集团月销量的首次下滑。
有评论称大众连涨不跌的时代至此终结。
汽车行业分析师梁锋涛向法治周末记者分析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速放缓、大众汽车品牌信任度下降以及大众旗下产品线单一等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销量下跌的重要原因。”
在华增速放缓
在梁锋涛看来,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销量下滑,主要原因是作为大众集团的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增速放缓,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
车透社主编罗裕对此表示赞同。
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前4个月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交付销量和去年相当,为119.22万辆(去年同期为118.98万辆),同比微增0.2%,而4月份单月在华销量为29.38万辆,与去年同期30.87万辆相比,下跌4.8%。
公开资料显示,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大众汽车稳定的盈利点,也是其超过三分之一车型的销售地。
对于出现此次状况的原因,梁锋涛认为,主要是受国内市场环境的影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需求不振,各车企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惜大打价格战,并且大众汽车集团在国内比重最高的大众乘用车品牌此前在华遭遇连跌,已经释放出信号。
数据也显示,大众品牌1月份在华交付销量为26.59万辆,同比下滑0.7%;2月份交付为17.57万辆,同比增长3.4%。3月份交付23.68万辆,同比下降3.3%;4月份交付22.10万辆汽车,同比下降7.4%。
数据显示,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的合资公司表现也不乐观:今年4月,上海大众销量约为14.01万辆,同比下滑5.6%;一汽-大众销量约为13.22万辆,同比下滑16.9%。其中,一汽-大众旗下6款车型,销量均出现了同比下滑的现象。
业内人士表示,某一个品牌的全系车型都出现销量降幅,实属罕见。
另根据最新消息,5月份前三周,一汽-大众的销量仅有6万辆,出现同比45.7%的惊人下滑幅度。
大众品牌拖累整体增长
另外,数据还显示,今年1至4月份,大众累计全球交付销量为334万辆,去年同期331万辆,同比小幅提升1%。除大众核心品牌乘用车外,其他品牌均为增长。
大众品牌销量下跌2.2%至198万辆,奥迪成交量上涨5.2%至59.11万辆,保时捷销量增长32%达7.26万辆,斯柯达品牌销量增长6.1%达35.72万辆,西雅特品牌全球销量增加了8.6%至13.84万辆。
并且,根据数据,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的三大主要品牌中,拖累销量增长的主要是大众品牌。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今年前4月累计销售97.56万辆,同比下滑3.4%,而去年同期销量超百万辆(100.94万辆)。
奥迪和斯柯达品牌销量均实现增长,其中,奥迪前4月累计销售16.28万辆,同比仅增长3.9%,斯柯达品牌前4月销量由去年同期的8.75万辆增至9.68万辆,同比增长了10.6%。
在梁锋涛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与大众品牌饱受各种事件影响,品牌形象受损有关。
众所周知,大众作为德系车的代表品牌过去在中国市场一直具有良好的口碑,但持续近两年的“速腾断轴”事件以及车展上消费者的各种维权,企业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太积极的处理方式,逐渐拉低了大众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法治周末报社和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阳光安吉公司联合推出的《2014-2015年外资汽车品牌网络口碑和影响力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期间,十大外资品牌汽车中,负面信息数量排名第一的为大众。
罗裕表示,与民心相悖,大众汽车集团这种销量负增长的趋势,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不过,站在股市类比的角度来分析,大众汽车集团的销量‘跌停’,未必是件坏事。如果能因此警醒大众汽车集团,并开始加强对品牌维护以及产品品质的提升,那么也许能够遏制住更可怕的‘神车危机’蔓延。”罗裕进一步表示。
产品线过于单一
不过,在梁锋涛看来,除了上述因素外,从大众汽车集团自身来看,致其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产品线过于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