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28 来源:腾讯专稿
2014年已经进入最末的Q4,在过去的时间里,这个行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
企业层面,麦XX和罗YY这两家公司给中国车企造成的孽乱正式落幕,奇瑞、吉利终于相继放弃多品牌战略,开始战略回归,后者更开始名正言顺地将沃尔沃的上一代车型平台S80和V40为基础打造了帝豪EC9和帝豪cross,踏上一条集中资源打硬仗的道路;东风购入PSA股份,中国成了雪铁龙和标致的第二个主场,借助这种关系,A30、AX7等基于PSA现有技术的车型也很快开发出来,同时东风英菲尼迪等合资项目也让其补上了豪华品牌缺失的短板;上汽是努力折腾的,不但是电商,还是车联网,还是新能源车型,还是双离合总成等,也搞出了些大大小小的成绩,一直试图做出不一样的自主品牌;北京奔驰也终于国产车、进口车二网合一,开始了正常的市场追赶,僵化、短视、守旧的利星行无疑得到了数年前就已经注定的结局;庞大,这家中国唯一敢于挟网点令诸侯的企业,不断巩固和斯巴鲁、双龙的合资公司,要努力地站到跷跷板的中间地带上去,其他入华不畅的品牌是否也会关注于他。
品牌层面,DS、观致、红旗等新生或复产的品牌并没有如他们自己预想的那样碰到好光景,征程仿佛还遥遥看不见苦海的边;以吉利、奇瑞、华晨等为代表的老一批自主品牌正在遭遇市场优胜劣汰的空前压力,也是所谓自主品牌“十三连降”的故事主角,而长安、传祺、奔腾等后发品牌却凭借资源聚焦已经逐渐突出重围,发布的新车型也得到市场很好的认可,前期已经完成调整的比亚迪更是借助近期秦的热销在新能源车领域着实风光了一把。
产品层面,9代雅阁换代冲击中高级车排名前三的努力目前来看基本遭败,日系在2014年除了东本的杰德之外,没有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上构建出引领市场的能力;速腾从非独立后悬到独立后悬的一折腾,顿时让新明锐歇菜了,斯柯达全系车型,一如野帝,已经被市场逐步遗忘;新奇骏翻走了日产在SUV市场靠边站的一页,加上新逍客,开始真正吻合其市场前五的身份;北京现代这个在市场细分上最善于打“2比1”数量战的企业,用名图、新胜达拦住了很多索八和ix35守不住的市场。
政策层面,2014是中国汽车自合资开始以来,最波澜壮阔的一年,特别是在下半年,随着新一届政府对各行各业市场秩序的整顿,汽车行业的传统力量对比终于被撬动。从对豪车巨头的一系列反垄断调查和处罚,到取消经销商品牌绑定的备案,再到零部件管制领域的解禁,以及平行进口车的合法化,一个接近于更加公平交易、充分竞争的新市场气氛正在逐步形成,原先形成的新能源城市目录等地方保护也在被加紧去除。可以说,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于走向持久发展、稳定繁荣的起点,未来的市场也将更加可期许。
我们身裹其中,自然不能仅仅被夹带着走,一定要能有预见以及提前的准备才能继续决胜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