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06 来源:羊城晚报
也许疑问最大的是为何碰撞的角度是15°?本田研究所安全领域主任研究员古贺英树表示,车对车碰撞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交通事故形式,因此15°模拟实际事故发生时由于驾驶员本能避让所导致的车辆倾斜,相比传统的正面碰撞形式更接近真实,“许多事故都类似于这种碰撞,而且很多时候发生在十字路口。”
上周,广汽本田在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落成的碰撞试验室公开举行了国内首次车对车15°小重叠率高速碰撞试验。在此次碰撞试验中,两辆第九代雅阁分别以56公里/小时的速度,呈15°斜角以25%重叠率进行碰撞,最后获得成了成功。由于这样的条件非常严苛,并且类似碰撞测试尚未在欧美引入,更吸引了全球NCAP主席Max Mosle、秘书长David Ward及全球9家NCAP机构的代表前来见证。
碰撞挑战四大难度
广汽本田此次举行的碰撞测试全称为“车对车15°小重叠率高速碰撞试验”,在之前国内从来没有公开进行过,甚至在欧美N-NCAP、IISH等汽车安全碰撞测试机构中也没有引入。
这次碰撞测试简单地说主要面对的挑战有四个方面,就是车对车、15°斜角、小重叠率(25%)以及两者皆以56公里/小时的高速行驶。首先,目前绝大部分法规的碰撞测试,均是以车对障碍物的形式,而事实上,车对车碰撞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交通事故形式。相对于车对障碍物碰撞试验而言,在车对车碰撞中,碰撞能量的吸收与分散情况比车对材质均匀的障碍物碰撞更加复杂。
另外,由于采用的是15°斜角,在有角度的事故发生时,碰撞能量将不仅可能会错开前纵梁等核心安全吸能结构,而且可能会错开翼子板附件的车架而无法被有效吸收,对乘员舱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冲击,造成严重伤害。小重叠率(25%)也有类似的道理,由于碰撞能量也可能会错开前纵梁等核心安全吸能结构,而且由于碰撞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单位面积的冲击强度会大幅增加,因此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要求也更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两辆车都是以56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那么两车的相对速度就达到了112公里/小时。
碰撞测试具有现实意义
实验结果无疑让广汽本田可以称之为“成功”。碰撞数据结果显示,碰撞后,两辆第九代雅阁(Accord)通过发动机舱的变形,充分吸收了碰撞能量,两车乘员舱结构完整,车门可顺利打开。同时,安全气囊(安全气帘)也及时弹出,更好地保护假人。测量获得的两车车载假人指标部位(头、胸、大腿和小腿等)伤害值均远远低于各部位伤害限值。
古贺英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次的好成绩,与第九代雅阁搭载了FUNTEC SAFETY先进ACE承载式车身构造分不开,有效地吸收和分散了冲击力。另外,之所以把时速设定在56公里,是因为“我们现在社会中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当中,有高达90%的比例,都是与这个速度相当。”
其实广汽本田已经不是第一次公开举行这种特别的碰撞试验。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表示,早在2006年和2009年,广汽本田就分别在国内举行过国内首次车对车碰撞试验、行人保护碰撞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