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1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从组建之初就备受质疑的观致汽车虽然用两款车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产品成绩单,但市场考核这张试卷目前仍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叫好不叫座”是眼下观致汽车面临的客观处境,人们为这块中国汽车制造新模式试验田能否成功捏了一把汗,现在提得最多的是观致需要时间。而提到时间,一个最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股东还有多大程度的耐心?对此,七年来一直在幕后的观致外方股东以色列集团首次给出说法,观致合资项目的主要谈判者以色列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NirGilad日前在上海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采访。
第一财经日报:经过七年的经营,观致汽车现在有两款车型在售,这两款车型在日内瓦国际车展期间得到了国外媒体的广泛称赞。然而,在中国市场,尽管这两款车都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但销量仍不够理想。作为观致股东方的主要负责人,你给观致汽车当前的业绩情况打多少分?给观致现任领导团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谦、副董事长石清仁以及设计总监何歌特打多少分?
NirGilad:其实,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容易低估两件事,一是已经取得的成功。比如:一家小公司首次尝试造车就能够达到的国际标准的质量。二是白手起家建立一个全新品牌,以及为了培养品牌知名度、消费者的兴趣和信任、到促成销量而面临的挑战。这些因素每一项都不可小觑。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激励人心的迹象:现在观致汽车经销商店里已经有两款卓越的产品,随着销售网络的不断拓展,以及一步步推进的市场营销活动,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观致汽车行驶在路上了。观致汽车高管团队的所有成员将一如既往对公司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日报:在技术、生产流程和运营管理等方面,中国的汽车合资公司至今仍是外方为主导,高管人员中中方和外方兼有。观致汽车打破了这些方面的惯例。观致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谦是奇瑞向这一合资公司派出的唯一代表,而外方代表石清仁则是以色列集团为建立合资公司外聘的人才。当时设立这样的一种合资架构和采用这样的中外团队管理模式是出于什么考虑?创立一个新汽车品牌是以色列集团的想法吗?对以色列方面来说,你们之前也没有从事汽车业的经历,你们对这家企业的控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NirGilad:当前,我们的整个业务模式都旨在开创新天地:中国汽车业终于创造了一个可与外国品牌相抗衡的本土品牌。正如您所指出的,创立一个新品牌的想法最初来自以色列集团,而非经验丰富的汽车业高管。合资公司模式和管理模式都非常稳健:两大根本目标之一——制造具有国际品质的中国汽车——已经成功实现。另外一项根本目标——从零开始建立一个全新品牌、赢得信任、赢得市场——也已启动。
日报: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一家新生的汽车公司势必将面临诸多挑战。观致汽车最近推出了第二阶段的营销计划;研发、人力资源和工厂建设等都在不断提高成本,考虑到当前的效率,实现盈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成本是否已超出股东预期?请您谈一下观致汽车当前的财务状况。现在对于观致汽车的财务状况外界有各种猜测,您能否提供诸如投资资本、负债和亏损等的详细相关数据?
NirGilad:首先,我要指出,汽车业的投资是长期性的。眼下,合资公司双方已投入25亿美元。对于希望实现相同成果的成熟汽车制造商而言,25亿美元的投入也仅仅是一笔小数目。其次,我们要了解到,公司是走精益高效运营路线的。当然,目前还没有盈利,并且还需要实质性的投入,但我们并没有感到意外,这一切都在我们的预期和计划中。现在,已经是时候看到成效了。观致汽车的经销商网络正在扩大,产品线也在不断丰富,消费者对观致汽车品牌的认知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品已经行驶在路上。
日报:我跟很多考虑购买观致汽车的人聊过,他们都完全接受观致汽车的产品,只是对公司的了解甚少。他们问的最普遍的问题是:“这家公司能开多久?如果它破产了,我怎么修车?”作为股东,您有没有什么话想对这些潜在客户说?您预计观致汽车将在大约多久之后实现盈利?您觉得从哪年开始观致汽车能实现收支平衡?
NirGilad:首先,细数一下到现在为止观致汽车取得的成就:我们不仅仅在中国国内屡获殊荣,而且还获得了令许多成熟品牌艳羡的全球知名奖项:在欧洲荣获EuroNCAP2013年最安全小型家用轿车奖;红点设计大奖;观致逸云互联服务平台荣获北美TelematicsUpdate大奖之“新兴市场最佳车载信息产品与服务奖”。这些都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因为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打造anewpremium(同级别产品中的最高品质)的具体计划。这是截至目前观致汽车作为一个新品牌创造的历史。我们不会设定一个实现盈利的具体日期,但是,白手起家建立一个新品牌是需要时间的,对此我们非常清楚。我们做好了长期准备,并将全力投入,我们有信心将观致汽车打造成为一个成功的品牌。
日报:虽说观致汽车里的每个人都富有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组成一个实力雄厚的团队。一家汽车企业的成功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公司架构和体系的竞争力。作为股东,您如何确保观致汽车公司架构和体系的竞争力?
NirGilad:如果您了解观致汽车所取得的成绩,比如,我们在设计和研发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您也会认同,尽管我们投入了大量资本,但对于实现相同成果的成熟汽车制造商而言,这些投入也仅仅是一笔小数目。所以,没有理由怀疑观致汽车团队实现销售的能力,因为到目前为止,公司兑现了曾做出的所有承诺。未来我们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日报:品牌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考虑到其他汽车公司的历史,观致汽车可能需要更多产品的积累来取得市场成功。也就是说,观致汽车的股东必须准备好面对进一步的亏损。作为股东,您还愿意容忍公司继续亏损多久?
NirGilad:我们要做的是长期的打算——任何人,如果在进入量产汽车行业时希望很快能获得回报,那都是不现实的。我们赞同观致汽车的商业计划,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观致汽车取得的成就,所以我们期待它今后能够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日报:尽管大多数消费者正在逐步开始认识观致汽车,但其外方投资者却仍覆盖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究竟以色列集团是经营什么业务的?它的未来投资策略是什么?以色列集团在新能源价值链研发或运营方面是否具有优势地位?如果是,以色列集团在这一领域的优势能否支撑观致汽车的发展与运营?以色列集团希望观致汽车能为它带来什么?
NirGilad:以色列集团是一家全球工业控股公司,涉足为快速增长的全球市场提供基本需求的一些关键行业,包括化学、能源、运输和汽车等行业。ILCO集团公司包括IsraelChemicals、ICPower、OilRefineriesLtd.、观致汽车、ZIMIntegratedShippingServices、TowerJazz和ICGreenEnergy。公司成立于1968年,并于1982年在特拉维夫证交所上市,目前公司市值在特拉维夫证交所排名前十位以内。
以色列集团提供给《第一财经日报》的资料显示,以色列集团2013财年合并销售收入为110亿美元。截至2014年8月31日,以色列集团的股东持股情况为:53%股东控股实体;29%公众持股量;18%Leumi银行持有。
以色列集团涉足五大板块。在化工领域,持有以色列化工52%股权,后者2013年销售收入为63亿美元;能源板块,持有ICPower全球发电公司100%股权,该板块2013年销售收入为8.73亿美元;汽车领域,持有观致汽车50%股权,目前尚未盈利;该公司涉足航运板块,持有以星轮船公司32%股权,2013年销售收入37亿美元;半导体板块,持有TowerJazz30%股权,2013年销售收入5.0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