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城千辆”工程,初探新能源汽车市场化

发布时间:2013-12-12 来源:中国汽车报

11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公布了《四部委确定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以城市或城市群为单位示范运营的第二阶段。经过“十城千辆”工程的示范推广,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推广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十城千辆”工程,为即将展开的第二阶段更大规模的示范运营提供借鉴。
    3年25城2.7万辆
    “十城千辆”工程,全称为“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由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09年启动。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
    “十城千辆”共25座城市分三批投入示范运营。
    首次确定参与“十城千辆”工程的城市有13个,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株潭、昆明、南昌。第二批确定参与的城市有7个,分别是:天津、海口、郑州、厦门、苏州、唐山、广州。第三批确定参与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沈阳、成都、呼和浩特、南通、襄樊。2012年年底,“十城千辆”3年示范运营期结束。2012年12月,四部委组织专家对25个示范城市(包括6个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进行了验收,验收工作主要依据国家对示范工作的要求及四部委批复的各城市实施方案,对相关工作展开实地检查。经过核实,截至2012年底,25个示范城市共推广各类示范车辆27432辆,其中公共服务领域各类车辆23032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4400辆。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组组长王秉刚认为,通过“十城千辆”工程,我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数量得到快速增长; 混合动力公交车数量多、成效显著;纯电动乘用车数量明显增长,商业模式获得多方探索;政策适时跟进,扩大了混合动力公交车示范范围,技术创新工程启动;企业研发与产业化投入加大。
    示范城市大力推进
    以城市为单位推进的“十城千辆”工程,让一些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基础、有能力和需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抓住了机遇,推进了当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及产业发展。合肥、深圳、北京在推广数量上位列前三,推广数量达到9943辆,占全部推广总数的36%,而南通市只有150辆,不同的城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示范效果。
    借助2011年“大运会”,深圳新能源汽车得到大力推广,示范车辆种类众多,各类示范运行车辆数量达到3452辆,累计行驶里程超过3.5亿公里,并涌现出以五洲龙、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极大发展,并在市场推广中形成“深圳模式”。
    面对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的双重压力,北京市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2012年示范推广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到2012年底各类示范车辆总数已达到2457辆。其中纯电动出租车750辆,在北京延庆县、房山区、密云县、平谷区、怀柔区、昌平区和大兴区等郊区县实现了纯电动出租车的小规模区域化运行。
    长株潭示范区作为“十城千辆”工程中惟一一个以城市群为单位组成的示范区,重点推广了混合动力公交车的市场运行,实现2017辆的市场运营规模,并培养了一批掌握混合动力技术及产品的企业。
    王秉刚表示,“十城千辆”3年示范期,有少数城市示范工作进展缓慢效果较差。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领域,工作难度较大,少数城市未能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私人购买。
    不同商业模式试水
    在“十城千辆”示范推广过程中,各个城市根据各自特点发展出了不同的商业模式。以“融资租赁、车电分离、充维结合”为代表的深圳模式和杭州的租赁模式较为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最大障碍就是居高不下的价格,一辆纯电动公交的价格是普通燃油车的2~3倍,混合动力公交车价格是普通燃油车的一倍。尽管运营成本要低很多,但是高昂的购车成本还是让公交公司等用车单位欲购“乏力”,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最大障碍。
    为了解决公交公司无资金、买车难的问题,深圳市采取了由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普天”)出面担保,公交公司向交通银行下属的金融租赁公司贷款支付新能源购车费用的方式。政府则将同样行驶里程下的燃油汽车所需运营费用直接转入普天账户,帮助公交公司先实现新能源公交车的购置,即“融资租赁”。融资租赁解决了公交公司前期无法一次性支付巨额购置资金的问题。然后再用“车电分离”的方式实现公交公司新能源车辆的更新。“车电分离”即公交公司支付新能源公交车的裸车价格,剩余的电池费用由中国普天支付,分离车辆和电池的所有权,进一步降低公交公司的购车成本。在运营过程中采用“充维结合”的运营模式,充维服务商进行动力电池购置投入,并对新能源车辆进行充电服务、动力电池的维护和回收,向公交企业提供充维服务,充维服务总成本原则上不高于同类燃油车辆的燃油成本。“融资租赁、车电分离、充维结合”的“深圳模式”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一次性构成成本高的压力,让深圳公交实现了新能源汽车运营。同时,由比亚迪和深圳巴士联合组成的国内首个纯电动出租车公司也拉开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介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运营的序幕,打开了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的市场。
    杭州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过程中,创新了新能源供给模式和运营模式。“以租代售”、“换电模式”、“双租赁”和“分时租赁”等模式的有效运营,帮助杭州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规模达到了2034辆。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科技咨询机构清佰华通所著《中国重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进展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对杭州模式给与了高度评价:“全球独具特色的‘杭州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供给模式,全球创新并率先实践换电解决了充电时间长、续驶里程短等新能源汽车使用问题;二是运营模式,采用了多人共享模式,在不同时间内一辆电动汽车可供多人租用。这种通过车联网管理的多人共享租赁模式,已有两个租赁公司在实际运行操作,大大提高租赁车的效率。”综观“十城千辆”工程示范运行效果,商业模式成为决定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关键因素。北京市副市长张工在总结北京分时租赁模式时表示:“我们欢迎各种商业模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中来,尽情发挥,抢占市场。”王秉刚认为,“十城千辆”取得的主要成果就包括“商业模式获得多方探索。”他表示,在示范期间,杭州、上海等地展开了纯电动乘用车租赁模式的探索运营推广,深圳、北京、杭州开展了纯电动出租车的运营推广,示范城市短途物流、邮政等专用车数量提升较快。私人购买纯电动汽车示范取得初步探索。
    推动产业发展企业获发展良机
    借助“十城千辆”国家和地方的双重财政补贴,“高高在上”的新能源汽车得以进入市场,尤其是在公共领域,借助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得以投入实际运营。
    2012年底,全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推广已经达到了5859辆,取得了较好进展,车辆技术趋于成熟。四部委决定扩大示范,通过联合招标确定了17家企业的70个混合动力客车车型在全国推广。宇通、中通、厦门金旅等企业不到3个月时间里在全国多个城市销售2000多辆混合动力公交车。
    根据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任务要求,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共同启动了技术创新工程,首批24个企业获得25个支持项目,奖励资金达16.22亿元。
    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获得市场订单,让企业纷纷投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国内主要汽车几乎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快了产品研发进程,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示范运营效果好的城市也都培育了当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发展。
    三大问题涌现
    “十城千辆”3年示范运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出现一些问题,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最突出的就是地方保护、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不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借助国家和地方两级财政补贴,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成本有所降低,但是,地方财政补贴往往更倾向于本地企业,从而出现“地方保护”行为,阻碍了外地车辆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先进技术和产业的市场推广。比亚迪e6进入了包括伦敦、香港在内的多个环保大都市,却始终无法在北京上牌的尴尬就是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王秉刚认为,“十城千辆”示范运营各示范城市发展不均衡,部分城市对外地车辆不够开放。
  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市场推广中,市场尤其是私人消费者不愿买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不成熟,不愿意做“试验的小白鼠”。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一些关键零部件尤其是电池技术还有待提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较好,是当前我国动力电池的主流产品但能量密度较低,在北方冬季使用条件下存在启动困难、性能衰减严重问题。”王秉刚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尚未成熟。”
    清佰华通的《分析报告》,对“十城千辆”多座示范城市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发现,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市场推广的最大障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头等大事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表示,“要加快充电桩的建设,而且要注意其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