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汽车靠自主研发逆袭 打破将被重组预期

发布时间:2013-05-22 来源:中华网汽车

曾经被业内专家预期“兼并重组是最好的发展方向”的海马汽车,显然没有按照专家的预期去发展。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海马汽车集中推出了产自全新技术平台的海马M3、S7、M6、M8四款新车型,并发布了“五个一”全新的整体战略规划。这一系列举动彰显着海马汽车绝地反击的决心。
    不突破或将被重组
    这是海马汽车自2006年与马自达分道扬镳后,首次宣称进入全面自主研发时代,海马汽车将其称为“自主2.0时代”。
   在与马自达合作关系断裂之后,海马汽车后来新推的产品一直没有太好的表现,无论是福美来、丘比特还是骑士,受制于技术实力以及品牌差距方面的原因,客户购买意向始终不高。从海马汽车独立后的销售数据看来,连年12万辆左右的销量使海马汽车在自主品牌列位中始终排名靠后。
    上海车展上海马M3、S7、M6、M8四款新车的集中亮相让人看到了海马汽车的复苏。海马汽车表示,从2013年到2015年,将有涵盖从A0级到B级,含括轿车、MPV到SUV三个品类十款新车型,在新平台上陆续推出。而这些产品全都由海马上海研发中心开发完成。如此密集的推新计划,标志着海马正在逐步完成从以福美来、普力马为代表的旧产品平台向新产品平台的更新。
    同时,海马汽车也发表了全新的整体战略规划。“在战略规划上,海马将围绕'五个一'来展开,即一个品牌、一个产品规划、一个研发中心、一个营销网络、一个质量控制体系。” 海马汽车总裁秦全权对该战略规划做出了阐释。
    急寻福美来的替代品
    中华网汽车从海马汽车历年的销量数据发现,福美来车型从海马脱离马自达初期至今,一直承载着海马汽车单车型的最大销量占比。2006-2009年间,福美来销量均占海马汽车整体销量80%以上,可到2010-2012年间,福美来销量占比则大幅下降到50%左右。个中原因,除了海马骑士和丘比特的崛起分散了销售占比之外,消费者对已经销售了7年的福美来也逐渐丧失了购买意愿。
    福美来车型历年销量及占比情况
    而福美来销量的大幅下降也是致使海马汽车整体销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海马汽车要提振销量的关键就是要生产出下一个福美来,这就是海马M3。
    海马汽车副总经理、海马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吴刚认为,海马汽车销量下滑的关键原因在于,海马这几年一直没有一款可以进入自主品牌核心市场区间的拳头产品。M3正好填补了海马多年来在产品布局上的这一缺憾。
    M3作为海马开启自主2.0时代的冲锋车型,被寄予了“成为一款年销量超过10万辆的车型”的目标。说出这销量目标的时候,吴刚显得信心十足,“截至新车上市第一天,海马M3的全国订单量已超过1.1万个。”对于独立前期在车型平台上过于依赖马自达“技术遗产”的海马而言,M3的上市,意味着海马将丢掉马自达拐杖,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客户群量身打造全新的A级车平台。
    “我们现有的很多产品,包括普力马、福美来,这些产品实际上都是在之前马自达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进入2.0时代以后,这些老的平台我们基本上会弃用。” 海马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伟胜在接受中华网汽车采访时表示,“我们有很多新的平台,淘汰掉一些老的产品,例如海福星,或对原有的平台进行升级,例如我们会为福美来、普力马这两个平台打造全新的产品。”
    新产品毫无马自达印记
    海马汽车早在2006年就结束了与马自达长达15年的合作关系,步入自主阵营。但由于海马汽车取巧沿用了“海南马自达”时期的品牌简称--“海马”,以及生产的车型都是来自马自达的平台,海马汽车在独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经常被认为是马自达的合资企业。
    受此困扰的海马汽车早已意识到活在马自达的“阴影”下,对海马的长期发展是一种阻滞。在2008年,从福美来2代换上海马鲲鹏标开始,海马汽车在内部提出的“去马自达化”进程正式启动。
    吴刚表示,“我们提出的“去马自达化”只是希望能够按照中国客户的需求来全新开发产品。”但是海马汽车的自主创新之路并非想象中的顺利。独立单飞的海马汽车如何解除自身马自达的基因,一直受到业界的质疑。
    2006年海马汽车由合资转为自主时,正赶上国内车市井喷的黄金时代,但自主刚起步的海马一时拿不出太多车型,失去了扩大市场的机会。在历史上最艰难的2008年,海马全年销量仅为8.4万辆,其中福美来一款车就销售了7.4万辆,其余车型的总销量在整体销量的比例不足二成。后继新车型的竞争力微弱,使得海马汽车销量过度依赖单一款车型,整体销量时刻处在崩盘的危险境况中。
    “海马从2006年开始走上自主之路,到现在已经有七年时间。之前也推出不少车型,但是之前的产品更多的是在模仿。”李伟胜坦言,随着自主2.0时代到来,海马全新产品占其总销量的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经历了福美来3代、新普力马之后,海马汽车通过丘比特、骑士、海马王子等产品不断加深海马的自主品牌形象,直到海马M3,海马汽车可以说终于实现了质的飞跃。吴刚表示,与其他自主品牌相比,海马多了一个与国际品牌合作的经历;从自主发展来讲,海马走向自主之路晚于其他品牌。“我们这几年一直没有一个进攻到自主品牌核心市场区间的产品,海马M3上市以后,对于海马大规模的销量增长,特别是带动全新产品入市有一个很好的标杆作用。”
    除了强化现有产品线外,海马还有意在品牌和渠道上完成资源的全面整合,海马汽车所有产品将由同一个网络销售并提供服务支持。同时,两个基地使用同样的质量生产标准。
    海马汽车用了7年的时间去适应离开马自达的日子,此番大规模变革让业界看到了海马汽车“去马自达化”的阶段性胜利。此次的全面转型成功与否,我们只能交给市场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