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来源:中汽协会零部件部
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中部,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景观独特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柳州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6.75平方公里,总人口355.4万人。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6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5.1亿元,财政收入20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15元。是全国唯一独揽2010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2010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和中国最具竞争力特色经济市三项殊荣的城市。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和第二大中心城市,是广西和我国西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发展,柳州工业现已形成354的格局,即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新材料、生物及制药、机电仪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四个新兴产业。2010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完成2652.6亿元,占全区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22.8%。全市有百亿元企业5家;亿元企业2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84家。十二五期间,柳州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二次创业、经济升级、城市转型战略要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三大支柱产业的完善,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提升,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由354向543转变,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增强柳州制造业竞争力。
汽车工业是柳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2010年,柳州汽车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是柳州市首个、广西第二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目前柳州市现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440多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3家,专用车生产企业4家,低速载货车生产企业2家。2010年,柳州市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37.2万辆和134.7万辆,同比增长14.9%和18.9%,产量在全国排名第5位。其中多功能乘用车产销分别达到50888万辆和50245万辆,同比增幅达110%和109%,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努力,柳州培育出了;五菱、乘龙、霸龙、风行、景逸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知名品牌。其中,五菱微型车连续四年领跑国内微车市场。
在整车的拉动下,柳州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聚集效应,具备了发动机、变速器、车桥、钢圈、减振器、制冷压缩机及空调系统、车身覆盖件、冲压焊接件、内外饰件等重要零部件的批量生产能力。截至2010年底,柳州市具有一定批量生产能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达432家,资产总额为578亿元,从业人员5万多人。其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34.8%;实现利税17.6亿元,同比增长37.3%。
柳州是目前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上汽、一汽、东风、重汽等中国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作为面向东盟市场的汽车产业桥头堡,柳州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