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宝马本土化走向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3-12-18 来源:华晨汽车集团

 2013年,对于华晨宝马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10年前的5月,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同年10月,华晨宝马第一代量产车型——第四代BMW 325i投产上市。在至今10年的发展过程中,华晨宝马始终坚持着本土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从生产本土化、产品本土化、一直到引入宝马发动机,成立研发中心和创立新品牌,本土化步伐不断加快。2013年广州车展上,华晨宝马新品牌——之诺的首款车型1E正式亮相并全球首发。
    从产品入手本土化
    创新打造品牌生命力
    之诺1E的开发采取了基于现有宝马车型进行电动车改造的策略,既保证了产品内涵与其高档定位的契合,又确保了第一款产品如期上市。到目前为止,华晨宝马是豪华品牌制造商中唯一将新品牌的新能源产品推向市场的企业,反映出华晨宝马强大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以及其对履行本土化战略承诺的决心。据华晨宝马工作人员介绍,华晨宝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负责统筹之诺1E的研发,并承担高压动力电池的设计开发和采购以及整车测试和认证等大量工作。新车型的核心部件高压动力电池在国内采购,而新车的生产在华晨宝马铁西工厂。
    作为国内生产的首款零排放的高档电动车,之诺1E的电池续航里程和动力系统表现都非常出色,能够满足城市通勤的诉求。同时,以高科技水平满足了中国市场对高品质、低污染的汽车生活期望。
    在之诺1E之前,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宝马3系Li以及5系Li等产品的投产问世,都证明了宝马在本土化战略方面的不断努力,也正是因此,它的产品才能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以可持续发展为支撑
    社会责任是永恒主题
    除产品的本土化创新外,华晨宝马在生产和社会服务方面也努力起到了一个中国企业公民的作用。
    说到生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晨宝马铁西工厂。铁西工厂冲压车间噪声级别仅为80分贝,比传统冲压车间降低20分贝以上。而单屋顶建筑结构的主技术大楼完全采用自然通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智能亮度调节系统来节省电力,利用地下水调节温度。另外,专业的废水处理系统和废物循环利用设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废水和废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的处处重视体现出华晨宝马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自从进入中国以来,宝马一直努力切实履行作为企业公民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不断融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在资源创新、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教育支持及道路安全等多个领域作出贡献,并开展了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性的社会贡献项目。
    除了前面提到的高科技产品的推出、环保铁西工厂的创建,宝马在商业成功的同时还坚持不懈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从2007年起,华晨宝马通过“BMW中国文化之旅”对58项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总计600万元的捐助,并通过“宝马艺术之夜”连续六年赞助辽宁芭蕾舞团,积极推动芭蕾舞蹈在中国的普及。与此同时,宝马还积极致力于对中国的教育支持以及不断推动道路安全发展。
    秉承清晰发展战略
    争取下一个10年辉煌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华晨宝马十年来秉承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全面关注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将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引入中国,真正融入中国汽车工业并推动着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市场的全面发展。获得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下一个10年继续跨越创造了条件。
    对于下一个10年,华晨宝马有着清晰的目标和愿景:致力于继续提升产销规模,同时致力于经销商网络管理及商业模型的继续完善和运营质量的提升,使公司获得可持续发展。同时,股东之间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涵盖研发能力的建设、特定产品的合作以及未来更全面的战略合作。
    康思远先生表示,成功或许会带来危机,促生骄傲自满,让企业丢掉竞争优势。我们对此有充分认识。从现在开始,华晨宝马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在清晰的战略方向上打造未来,去争取未来10年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