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自主品牌希望大于困难

发布时间:2013-06-20 来源:东风汽车公司

在今年上海车展,东风发布了东风乘用车品牌,构建起东风自主乘用车的品牌金字塔——以东风为母品牌,旗下包括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风度三个子品牌。东风自主品牌事业发展再度引起广泛关注。前不久,V讯网总编辑程远走进东风,与东风公司副总经理、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刘卫东就发展自主品牌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
    程远:刘总,请你先介绍一下在大自主背景下,东风自主品牌现在发展的总体概况。
    刘卫东:这十年东风反思最多的是如何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近十年来,对我们这两届班子最大的挑战就是做好自主品牌,特别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自主品牌首先涉及到自主研发问题。总体来说,东风现在自主品牌建设整体结构确立了,去年做了113万辆。
    程远:113万辆,总量不少了。
    刘卫东:去年集团总共做了308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1/3,我们希望最终形成一半对一半的结构。2012年我们正式发布了“乾”D300自主品牌发展计划,希望2016年做到300万辆,基本构成是自主品牌商用车达到100万辆,这是我们的强项,今年已经达到70万辆。
    程远:这将是你们第一个达到百万辆级的自主品牌板块。
    刘卫东:第二个板块是挂东风双飞燕标的自主品牌乘用车,要做到100万辆;第三块是其它自主品牌,不挂东风双飞燕标,包括合资自主品牌,也要做到100万辆。
    程远:是指启辰、东风本田思铭吗?
    刘卫东:对,还有大中华自主品牌东风裕隆,之后神龙也会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就是希望通过“乾”D300中的3个100万辆,形成东风自主品牌占一半的格局。
    从产品制胜到品牌制胜
    程远:今年上海车展上你们发布了东风三个自主品牌,大家还不是特别了解,请把这三个自主品牌介绍一下。
    刘卫东: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目前还是“产品为王”,但是全球的经验告诉我们,最终是品牌制胜,所以我们想解决品牌定位问题。东风乘用车里有好些品牌,我们是想分三个系统建立我们的品牌架构。主品牌是东风双飞燕,子品牌有三个,风神,风行,还有上海车展上发布的郑州日产的东风风度。
    三个子品牌下面是车型,风神下面有A60、S30、H30、H30 CROSS;风行下面的景逸、菱智等,风度上来就会有很多车型。这样就形成一种金字塔的品牌架构,共同把东风双飞燕主品牌做好。
    程远:小康呢?
    刘卫东:小康严格意义上叫交叉性乘用车,目前品牌还是东风小康,对东风小康会不会用子品牌管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程远:你们的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刘卫东:主品牌口号用两个字:“进取”,体现改革开放时代中国人的进取精神,“从容进取”,体现自主品牌积极向上的状态。日本汽车业快速增长是1966年东京奥运会以后,韩国经济腾飞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奥运会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能解决民族自豪感问题。我们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自主品牌能在情感诉求上得到提升。自主品牌的核心情感是自豪,中国人什么都能做,奥运会办得那么好,汽车自主品牌也一定能搞好。中国用户买自主品牌追求的是民族自豪感,中国自主品牌一定是有希望的。所以我们发布自主品牌口号叫:“自豪向前”,我们希望更多地和用户呼应,希望通过“自豪向前”形成品牌价值,传达的理念是时尚科技,关爱家庭,还有专业性能。
    程远:子品牌如何定位?
    刘卫东:现在东风旗下的品牌太多,车型也很多,我们希望子品牌除承担这些理念以外,要避免同质化和互相竞争。东风风神以后主要是围绕时尚科技,更加时尚,更加符合80后、90后的消费习惯,体现央企国际化的特色;郑州日产走专业性道路,以SUV、皮卡为主;柳汽更加关注家庭生活,关爱家庭,它的很多车符合家庭用车标准。我们希望子品牌略有差异,同时共同传递主品牌战略。
    差异化之上的模块化
    程远:有一句古语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发是自主品牌的基础,东风自主研发现状如何?
    刘卫东:我们最深的体会就是做自主品牌的核心是自主研发,东风自主品牌最大的挑战也是自主研发建设,没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自主品牌是做不出来的。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最初是想用市场换技术,就是换研发。东风做自主品牌,应该说商用车已经建立了非常完整的研发体系,虽然东风有限合资时,研发人员和机构过去了一些,但我们在总部保留了一块阵地,主要是做军车,由于有这样的基础,2003年我们开始重新组建集团的研发中心。
    程远:到现在已经又是10年功夫了。
    刘卫东:对,目前我们从组织架构来说,上面是一个集团研究院,叫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下面八大板块建立了分中心,包括合资企业,形成了“1+8”的组织架构。
    程远:这8个板块是不是有重复的?
    刘卫东:应该是有的,每个合资公司会根据公司本身的需要来设立研发中心。
    程远:像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都各有自己独立的体系?
    刘卫东:对,就是合资公司有体系,自主品牌也有体系,例如在柳汽,也有自己的研发中心。
    程远:东风风神呢?
    刘卫东:风神的研发跟集团研究院合并一起了,这在集团层面又形成了另外一个组织架构:商用车研发院和乘用车研发院,另外还有工程研究院,以制造技术为龙头。
    程远:“1+8”是一个架构,商用车、乘用车是另一个架构。
    刘卫东:目前感觉力量最弱的是先行技术研究。汽车既有科技创新,又有经验积累,这种创新的技术才真正是未来的动力,我们在筹建新型技术研发机构。
    程远:有大概的时间表吗?
    刘卫东:已经开始在推进,全国“千人计划”中,我们有9个专家;国际资源利用方面,已经在瑞典成立了一家电子电器公司,实际上很多公司都是在做先行技术开发。完整的架构大概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建立五个专业类别,把非常齐全的先行技术研发做起来。
    第三方面是开发理念,我们内部叫“五化”。第一个是“产品魅力化”,我们开发理念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用户,始终围绕客户转,为用户创造价值,让用户更好地享受汽车生活。通过八个维度评价研发体系,如安全性,燃油经济性,时尚美观等,整个研发是围绕客户需求做的。
  第二个叫“平台模块化”,汽车越来越同质化,差异化的压力越来越大,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平台大概占整个车型成本的65%,35%是差异化部分。平台越公用,成本就越低。我们在差异化中还能做模块化,未来做汽车越来越像堆积木,这样成本更低,质量更好,开发周期更短,所以我们叫“平台模块化”,车型分平台,每个系统里分模块,一个个模块开发。
    第三个叫“资源国际化”,自主品牌不是关起门做,全球经济一体化,汽车业国际化是大趋势。下半年我们将在美国成立第二个海外研发机构,可能会以整车管理为主。
    第四个叫“管理系统化”,研发更多的是出一套控制体系,汽车是一个系统工程,质量、成本、期限,都要去把控,汽车是批量生产,既要有创新的技术,又要有经验积累,很多知识是靠积累形成的,所以要形成一套组织体系,有标准的规范和流程。
    第五个叫“中心美誉化”,就是为技术人员创造更好的环境,就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让技术人员更好地发挥聪明才干。
    基数虽低但速度很快 最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和管理模式
    程远:和国内其它自主品牌企业相比,东风这种模式有什么优势,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刘卫东:国内自主品牌的模式,奇瑞、吉利和比亚迪这样的公司跟东风和一汽有区别,它们在组建的时候就是全价值链,因为一汽和东风有很多板块以前已经形成,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既要立足于未来品牌发展应用先进理念,也要正视已经形成的若干事业板块,这个问题在奇瑞、吉利和比亚迪都不存在,上汽目前只有荣威和MG,相对简单一点,我们跟一汽情况更接近一些,东风是兼顾未来的发展,一汽也在做调整,我相信最后都会形成一种有自己特色的品牌和管理模式,还是更多地立足于自己的企业现实,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去做,东风是在做这样一个选择。
    程远:从实力上讲,在国内自主品牌企业中,东风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刘卫东:这样说吧,去年东风广义乘用车自主品牌做了50多万辆,处于行业第七位,今年我们希望能做到第五、第六位,往前进一步。一到四月份的表现我们前进了一位,这是目前情况。相对来说,东风三家自主企业做的时间都不长,现在不光是排位在提前,比较自豪的是增长速度非常快,去年东风风神增长了130%,柳汽也超过了50%的增长。今年到四月份,东风乘用车三家也都增长了。今年整体自主品牌压力比较大,郑州日产还受到钓鱼岛事件影响,这种情况下,仍然实现了高增长,东风风神一至五月份,增长了将近50%,柳汽也增长了40%多。虽然我们基数低,但是跑的速度快。
    合资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种途径,但形成核心竞争力还要靠自主
    程远:目前看,你觉得自主品牌发展是困难大于希望,还是希望大于困难?
    刘卫东:毫无疑问,是希望大于困难,自主品牌当然要做,绝对不仅仅是政治原因,中国汽车业发展到这一地步,合资只是一个途径,但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定得自己做。如果仅仅是一个制造大国,都是给别人做加工,一定不是世界强国,更不是“中国梦”,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
    第二,中国汽车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未来还会延续。虽然现在进入微增长,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增长态势,今年1到5月,整个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汽车仍然有13%以上的增长,这个数字是很鼓舞人心的。总体来说,中国汽车业的大环境是不错的,对我们来说,还有海外市场那么大一块蛋糕,我们还可以冲出去。
    程远:总体舆论是支持自主品牌的。
    刘卫东:政府对自主品牌的态度,包括舆论环境都对自主是支持的,特别是政府的引导,给自主品牌创造了新的机会,但是机会需要自己去把握,从大方面来说,利好因素是非常多的。
    程远:风险也很大。
    刘卫东:当然风险也是有的,这取决于自己,朱福寿总经理前段总结说现在汽车业是“四个有,四个没有”:“有产品没有品牌;有规模没有收益;有研发没有技术,有大企业没有国际一流企业”,总结得非常到位。这种“四有四无”情况在自主品牌企业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自主品牌压力是巨大的,因为品牌的弱势,研发能力的提升,人才的积聚能力,压力都非常大。另外自主品牌产品效率非常低,单一产品销量不高,新产品很多,可能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但是车型效率不高,一些自主品牌企业跑马圈地,产能大于销量,自主品牌比合资公司突出。这都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但总体来说自主品牌还是大有希望的。
    程远:东风自主品牌的优势是什么?
    刘卫东:东风的优势,我们说是三个:一是央企品牌,二是国际品质,三是超值的产品。央企集中了人才,又经过困难日子的磨炼,经历过风浪,长期的国际化,视野可能比别人更宽一些,包括说我们“花心”,我们的合资企业比较多,和每一家合资,都能吸取营养,欧系、美系和日系都不一样,博采众长,就是最高的水平,所以东风特别是在品质追求上的国际化,会为用户创造价值。
    程远:这三大优势,我很认同。从内心讲,我们非常希望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好,特别希望东风在自主品牌方面能够领先。听了今天介绍,看到你们的研发实力,觉得很期待,期待东风自主品牌的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