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18 来源: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国内汽车市场呈现“微增长”格局,不过并没有打乱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股份)全国布局的步伐。首款自主轿车E系列上市、北汽股份汽车“三包”政策发布、自主研发的首款发动机BSEA-12下线……今年以来,业内有关北汽股份的消息就没有间断过。
就在6月18日,媒体将视线集体转向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正式开工的同时,相隔不算太远的北汽股份株洲分公司也是一番忙碌景象。在崭新车间一侧的空地上,机器轰鸣,大型泵车正在浇混凝土,这里如火如荼建设的正是株洲工厂二期工程。明年6月建设完成后,北汽股份株洲分公司将形成20万辆整车(1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也是在这天,北汽股份经营企划部部长吕元美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在介绍北汽股份全国布局最新进展的同时,也诠释了敢于在业内首尝汽车“三包”螃蟹的信心所在。
市场表现支撑全国布局加快
为了发力自主品牌,北汽集团目前已在北京、株洲、重庆、广州建立了生产基地,其中,北汽股份作为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研发制造的主力军,承担着北京、株洲两地项目建设,位于北京的顺义基地主要生产如基于萨博技术开发的C70中高端轿车以及B系列越野车;株洲基地生产微车和高端小型车;此外的重庆银翔基地依托当地良好的配套环境专门生产微车;刚刚动工建设的广州基地则主要生产SUV。
“今年,我们的产能提升很快,1月生产了1150辆,随后一路攀升,可以说是一月一台阶,5月达到6606辆,全年有望突破十万辆。”谈到株洲分公司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吕元美告诉记者,“尽管今年全国汽车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北汽股份的销售势头却很好。今年威旺月均销量达到4000多辆,在一些城市已跻身同类产品销量榜前三甲之列。3月E系列轿车上市后,4月产量就突破了1000辆。可见株洲分公司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已具备充足条件,也是市场需求所致。”
吕元美透露,目前株洲分公司的威旺及E系列同平台的全新产品正在准备中,预计将于明年上市。
硬件奠定领跑基础
北汽株洲分公司作为微车和小型车生产基地,在建设之初便对先进性和成本控制提出较高要求,但这与其多次强调的“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思想并不冲突。
在株洲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对标北京现代的要求贯穿始终,因此采用的均为国内轿车领域主流的工艺设备,确保北汽自主产品优良品质,也成为北汽E系列在业内率先承诺汽车“三包”服务的信心所在。
吕元美介绍说,在株洲基地的冲压车间,采用国际一流模具公司制造的模具,另外配备2000吨压力机,确保生产的效率和零部件的精度;在焊装车间,引进韩国公司设计的自动化生产线、门盖线滚边机器人、ABB自动焊装机器人,采用国际先进的三坐标检测设备,并且拥有“旋转式两面体柔性夹具”,可以实现产品快速切换;在涂装车间,采用阴极电泳系统,ABB自动喷涂机器人,配备了先进的污水、油漆处理设备,并在国内率先采用了ITW电动输调漆系统,具备世界领先水平;在总装车间,配置了2条由美国公司设计制造的性能检测线,1条灯光检测线,同时还拥有先进的ABB玻璃涂胶机器人,轮胎装配采用拥有德国技术,使四轮拥有相同的标准扭矩,从而保证行车安全。强大的制造技术在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生产车间较为罕见,而在合资产品中则相对普及。这些令北汽自主产品拥有与合资产品同台竞争的实力。
除了采用主流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外,株洲基地生产车间的信息化程度在自主车企中也是领先的。目前,株洲基地采用ERP、MES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控制,有效地进行了资源整合,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整个流程,同时运用TPM思想,对设备进行管理,提高设备的开动率和综合效率,保证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据记者了解,有些消费者在得知E系列轿车与微车混线生产,而对E系列轿车的质量有所担忧。对于这种担忧,吕元美解释说,两类车型只是在涂装和总装工艺实施混线生产,而在决定车身精度的冲压和焊装工艺阶段则是分开生产的,这种安排不仅确保了E系列的产品质量,同时使威旺拥有超越同级的品质水准,而且大幅降低的生产成本。
重视夯实软件基础
一位年纪二十上下的工人熟练地操作机械手臂,“抓”起一副E系列车型的车门,移近车体、定位、上螺丝、拧紧、检查。安装完毕,车移到下一工位,传输带又送来一辆……这是记者此前在参观株洲工厂时看到的一幕。在四大工艺车间,如此年轻的面庞还有很多,即便是班组长看起来也相当年轻。“别看他们年纪不大,每个人在上岗前都接受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有的还去北京现代工厂参加过培训。”吕元美说。
考虑到株洲的汽车工业底子相对薄弱,专业的汽车技工人才水平和数量无法与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同日而语,北汽株洲分公司就在人才培训方面下足了功夫。
吕元美介绍说,基于与韩国、德国车企合资合作的经验,北汽股份从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引入了合资企业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株洲工厂的组织管理人员、班组长、一线优秀员工到北京现代生产现场进行业务培训外,每个车间还设有技能训练场,新员工和转岗员工训练达标后方可上岗,另外每个部门均有“多能工”训练计划。对于老员工,公司则安排了平均每周4学时的OJT(在职培训)课程,力图不断提高员工素质。除了现场授课外,还经常组织一线管理人员与一汽大众、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同行车企的参观学习交流。此外,株洲分公司还聘请日本精益专家,推动公司的精益化管理。
品控打下信心基础 株洲分公司从建厂初期就开始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用体系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而且正在导入APQP、FAME、PPAP、SPC、MSA等质量控制工具,与国际汽车行业接轨。
为把住供货源头质量,公司对零配件供应商所供产品进行严格把关,不但进行常规检查,还利用实验室的先进检测设备,如高低温试验仪、酸碱性试验仪、拉伸试验仪等对关键性零部件进行检验,以保证产品质量。
在生产环节,实行自工程完结制度,实行首末件检验、巡检和自检、互检、专检,形成了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流出不合格品的严格制度;并引入“质量门”概念,质量不达标不能进行下一环节的生产。
为确保车身精度,车间每天利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一定比例的白车身进行抽样测量检验,这一比例基本达到了国内最高标准。利用试片点检,漆膜厚度仪、色差仪等设备和4点管理办法保证焊接、涂装和安装扭矩的质量。“打个比方,在工位上发现问题修理费用可能需要花1块钱,形成整车就需要花10块钱,而到了客户手中就需要100块钱。”吕元美告诉记者:“不单为了客户,也为了我们企业,就要把质量问题控制在源头上。”
北汽股份采用Audit评审方法,参照对标车型制定Audit评审指标,从用户的角度对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质量评审,通过评审充分发现问题。针对白车身,评审车辆的表面质量和焊点的位置、数量、外观以及焊接搭接精度、安装间隙和面差等质量问题;针对油漆车身,评审色差、漆膜厚度、硬度、柔韧性和防腐性等质量问题;针对整车,从CIP(外观与静态功能) 、COT(动态功能)、VEL(线路与管路布置)等角度对车辆进行评审。将评审出的质量问题落实责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消除问题原因,逐步提高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流入到市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