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0-27 来源: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低碳生活 历史的选择
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本茨获得第一辆汽车的专利权,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自此诞生了。2013年,国内汽车销售2198.41万辆,为中国贡献了16.5%的税收。同时,汽车工业还带动了机械、电子、钢铁、橡胶等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汽车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高消耗品,汽车对不可再生资源造成的损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研发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料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应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结构升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对于这一点,长安汽车早已清晰地认识并开始实践,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曾经说过:“推动汽车社会绿色发展,是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崛起的必经之路。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引导新的汽车潮流,对长安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索新能源 打造绿色未来
长安汽车斩获8项科技大奖,仅仅是长安汽车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个缩影。自踏入汽车领域以来,长安汽车在新能源的道路上已经探索了14年之久。
2001年,长安汽车开始布局新能源蓝海战略。同年,长安汽车进入了科技部863计划项目,承担混合动力研究,完成了性能样车以及可靠性样车的开发制造,通过了各项可靠性实验。2006年,长安新能源汽车开始实施产业化,2007年长安杰勋HEV下线,成为国内自主品牌中首款量产的混合动力轿车。
2008年6月,长安汽车成立了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相关零部件研发、制造以及营销服务。同年11月,长安投入巨资建成了混合动力试验室、环境仓、电池实验室。2009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为长安新能源“混合动力乘用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授牌,更好地推动了长安在弱混、中混、强混、纯电动、PLUG-IN及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上的研发进程。
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整车控制、电机控制、动力电池管理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获得纯电动、PLUG-IN、混合动力技术专利252项,其中发明专利96项。
同时,长安汽车以开放的心态吸引全球人才,形成了千人计划专家、海外专家、博士牵头的新能源研发人才体系,组成了600余人专职和1000余人支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并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研发团队以及德国AVL、德国FEV和荷兰TNO等公司深入合作。
经过探索和研发,2009年6月,长安第一款混合动力汽车上市,成为最早投放市场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代表。在这以后,长安汽车瞄准政府机关,广泛开展新能源车示范运行,充分利用政府和重大事件进行推广。
2009年,长安杰勋混合动力轿车作为行业唯一代表,开进中南海,成为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唯一指定示范运行车辆;2009年12月,长安奔奔Mini纯电动汽车重庆基地试生产下线;2011年3月,105辆长安混合动力轿车正式交付南昌市政府示范使用;2012年至今,长安E30中级纯电动汽车累计交付北京房山出租车公司300辆,并向国资委等中央委办局提供公务用车。截至今年8月份,该批车辆共计行驶1131万公里,单车最高行驶里程17.2万公里。
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开发出奔奔Mini纯电动、志翔弱混、志翔中混、逸动中混、逸动插电式强混、逸动纯电动、长安睿行e-m80 纯电动汽车等多款新能源汽车,在重庆、杭州、昆明和南昌等20多个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涉及政府机关公务用车、出租车和私人用车累计销售超过5700辆,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亿公里。其中第一代志翔混合动力汽车单车最高里程接近50万公里,第二代CX30混合动力汽车单车最高里程超过10万公里,占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半壁江山。
提升传统技术 推进节能减排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成为热点之后,国内许多汽车企业很快跟风推出产品,但并没有如预期般获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一个新课题摆在面前,长安汽车对此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从成本、产品质量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来说,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徐留平说,“虽然短期来看,新能源不能给长安带来立竿见影的回报,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长安汽车依然会坚定不移地继续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同时,抓好传统技术的提升,研究并运用节能、环保技术是长安汽车目前核心的核心、重点的重点。”
在传统技术领域,长安汽车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整车轻量化、发动机高效化和传动系统先进化,进一步推动传统技术绿色升级,为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2009年6月2日,长安自主创新研发的H系列发动机成功点火,该发动机应用了CVVT、TC、GDI、低磨擦、静音等先进技术,具备“高技术、高性能、低能耗、低排放”的特点,燃油经济性最高可提升50%,可满足欧V甚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2011年11月,广州国际车展,长安汽车发布了全新的动力品牌BLUE CORE。该动力品牌是长安汽车集所有动力研发与创新成就,并融入极具前瞻性的未来创想,打造的“高效节能环保动力总成”的解决方案。它涵盖了自主研发的TEi、I-GDI、TC等动力提升技术和DCT、AT、CVT、IMT等先进变速箱技术,使搭载该动力品牌的整车具备“动力强劲、高效洁净、安静舒适”的特点。目前,长安汽车计划在两江新区鱼嘴基地打造国内最大的绿色小排量发动机基地,以先进的工艺生产技术,确保BLUE CORE动力品牌的工艺质量,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畅享更加愉悦、动感的蓝色驾驶。
2012年2月14日,在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长安汽车等7个单位参与承担完成的“高品质镁合金集成与循环应用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本次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长安汽车以镁合金技术的应用为主,开发了镁合金座椅骨架、油底壳、变速箱壳体、缸盖罩等大型复杂汽车镁合金产品,实现单车最大用镁量21千克,达到了国内第一、国际领先水平,为实现油耗法规达标、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了优势。
今年9月17日,2013年度重庆市科技奖励大会上,长安汽车“面向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关键技术”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汽车车身结构轻量化技术研究与轻质材料集成应用”获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动汽车电磁兼容关键技术后应用与推广”等6个项目获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中,新能源技术占3项,传统技术占5项。
从传统动力的高效节能,到新能源的稳步发展,长安汽车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在节能减排、能源优化的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打造“人—车—环境”的和谐作出不懈的努力。
提投资未来 迎来碧水蓝天
9月4日,北京东城区国税局车辆购置税管理分局,一枚鲜红的印章紧紧压住纸面,随即全国首张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完税证明新鲜出炉。9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新能源车辆免购置税政策,令购置税目录中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瞬间迎来销量高峰。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2万辆,同比2013年增长2.2倍。新能源汽车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成为了公认的事实。
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领头军,长安汽车一直深耕这个领域,从不懈怠。“尽管从时间上来看,新能源将是一场长期的‘持久战’,但是长安依然会坚定不移地继续新能源技术的投入,因为这事关长安汽车的长足发展,关乎汽车业乃至世界的未来。”长安汽车副总裁朱华荣斩钉截铁地说道。
作为长期发展规划中的核心板块之一,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长安赢得未来的关键战略之一。“不管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长安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会一直走下去。我们要力争在以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为标志的第二个汽车世纪达到世界领先水准。”徐留平的话充分体现了长安汽车发展新能源的决心和前景。
让我们设想一下,未来的某一天,大街小巷跑的都是新能源汽车,没有尾气排放、没有烟尘污染,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人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呼吸着,是多么惬意的事。我相信,在以长安为代表的汽车企业的引领下,这一天离我们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