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可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1-08-26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发动机分会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发动机分会与山东省内燃机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内燃机可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准、国际性的技术研讨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邢敏、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计维斌,以及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山东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科技条件处处长闵祥娟等领导,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企业的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山东省内燃机可靠性重点实验室主任、潍柴动力副总裁佟德辉主持。中汽协会车用发动机分会秘书长、潍柴动力执行总裁孙少军首先致欢迎辞。他指出,中国现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内燃机生产大国。然而,在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内燃机产品的可靠性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产品可靠性是品牌法宝,是内燃机的核心竞争力。车用发动机分会联合山东省内燃机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内燃机可靠性技术的国际交流平台,研讨内燃机可靠性先进技术并交流经验,从而推动行业和企业提升内燃机可靠性技术、发展绿色经济、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出席会议,他首先代表中汽协会、代表董扬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做了题为《加快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内燃机可靠性水平 促进汽车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他指出,内燃机作为传统汽车的心脏,在现代车用动力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主要取决于内燃机,传统汽车整车的可靠性相当部分也取决于内燃机的可靠性。内燃机技术和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相应配套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不断提高内燃机技术和可靠性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当加强车用内燃机产品研发与产品实现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他认为,内燃机的设计要综合考虑产品的不同匹配条件、不同使用环境,要注重每个细微结构的优化改进,进而整体提高内燃机技术和可靠性水平,还要从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制造实现、产品和过程监控以及产品再制造等各个环节,全面系统考虑提高内燃机产品的可靠性事项。
    他强调,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技术和可靠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很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包括先进内燃机技术、可靠性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他同时指出,实现汽车强国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对先进内燃机技术和可靠性的攻关研究,努力并尽快掌握先进的内燃机技术,实现内燃机技术自主创新,提高内燃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促进中国汽车及内燃机工业实现健康、可持续、较快发展是全行业的重要使命。
    山东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科技条件处处长闵祥娟、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邢敏在会上也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从汽车工业与内燃机行业发展的角度介绍了行业发展情况,指出了汽车工业和车用发动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汽车工业发展对发动机可靠性的要求,并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寄予了希望。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做了有关汽车产业商用车市场的演讲。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威斯康辛大学、美国西南研究院、奥地利AVL公司、英国里卡多公司以及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紧紧围绕内燃机以及零部件产品可靠性核心技术议题进行了专题演讲,并进行问答互动,凸显了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